文 | 王雄云
学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宝贵资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可以说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表现。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和科学探索,重要的不只是学习知识,更是从知识化向能力化过渡的一种直接体现,是学生的创新和发展综合能力的集中表达。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课程的创设突出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性。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校应尊重每一个人独特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的健全发展。实践活动的组织一般都围绕着四条线索,即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和与学习者自我的关系来构建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明显特点。综合实践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解决自我个性与群体社会、自然体验与文化发展各自内在与外在之间的空间联系,形成以“个性、群体、体验、发展、知识、反思”为主要元素的“学习生态空间”,最终实现人的发展。
杭州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以学校精品课程为载体,以突出探梦主题实践活动为研究取向,强调多主题任务驱动的活动研究方法,侧重于学生个体对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认识和学习的过程。下面以学校航空航天特色的探梦主题实践活动“学习生态空间”构建为例进行论述。
探梦主题活动总体设计——学校课程体系支撑。学校的探梦主题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由“飞梦基础课程”和“逐梦拓展课程”组成。探梦主题实践活动是课程群的拓展延伸和具体实施,形成以航空航天科普知识普及教育,学生思想品质、科技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为链条的探梦主题实践活动“学习生态空间”。
探梦主题活动实施目标。通过对航空知识的了解,感受航空前辈们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强烈的国防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品质、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使学生能正确调整情绪,能够在愉悦的心境中展开学习。
探梦主题活动实施平台——航空航天文化节。旨在了解感受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情感,使之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
2014年航空节,我校100名学生通过“画出自己心中的航天梦”参与全国航天员体验营招募活动,通过活动,培养了同学们热爱科学、勤于动手动脑的科学素养,助力他们圆自己的航天梦。
2015年航空节,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潘习哲教授为学生们做了“航天遥感改变我们的生活”科普知识讲座,带领学生参观了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实验室。
2017年的航空航天文化节,我们开展“我爱祖国的蓝天英雄”——追“星”活动。“谁是我的偶像”,设计了全校性的“我爱祖国的蓝天英雄”学科整合实践活动。
航空航天科技创意节。每年一届的科技创意节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大胆实践、不怕失败的科学研究精神。
2013年六一创意节“蔬菜创意秀”和2014年六一创意节“校园嘟嘟城”,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2012年“心怀科技 放飞理想” 第十届科技节和2014年“搭乘梦想·勇往直前”的第十一届科技节活动,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科技才能,增强了互相协作的团队意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掌握了更多的科技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2017年举行了“探梦主题”活动之“合作、创意、梦想”第八届创意节,此次创意节也是发展群社团的一次交流活动。
航空航天“飞梦网”。我校在中国航空学会的指导下,于2014年1月创办了首家全国青少年航空知识专业网站“飞梦网”。全校学生参与“网上航空馆”“互动学习社区”“航空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了解航空知识、关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我国航空航天英雄人物事迹,从小树立国防意识,立下报国志向。
航空航天主题日展演。学习航空知识,做小小“航空知识讲解员”;参与科普探究活动,做“小科学家”,参加“互动学习社区活动” ;学习“航空英雄”,做“国防知识小达人”。
探梦主题活动实施特色——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探梦主题活动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实施的时候把科学性和人文性进行有机结合。集中反映在教材的编写上,确定了校本教材的呈现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些和飞机的产生、宇宙的基本认识有关的知识。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不忘介绍在航空航天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
内容与方法和谐相融。探梦主题活动指向学生今后的成功。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们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学科要求,自行编制了一些课程纲要。第三梯队以阅览的形式学习了解宇宙,并动手尝试最简单的飞行操作;第二梯队要求接触基本的飞行原理,并动手尝试操作各种模型;第一梯队要求了解航空航天的科学原理,创造性地设计飞机模型,在设计室将自己的设想付诸实践。除校本专用课程外,将其他课程进行整合,把成功教育的理论引进课堂,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自主与引导协调发展。探梦主题活动的实施是自主的,学生自行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意见,帮助教师及时更改课程安排,教学互动。师生都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追随者,而是课程的主人和创造者。
过程评价一体化实施。探梦主题活动中,为了鼓励孩子们奋发向上全面发展,德育处以“学航空航天英雄,做奋飞少年”为主题,从品德行为到学科制定了“奋飞好少年,争夺飞翔卡”实施计划,出台了详细的评比细则,每周评比班级“飞梦少年”。
综上所述,将探梦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学校航空航天科技特色课程中的“学习生态空间”打造,为学校的新课改工作打开了一扇窗,激发了我们研究、创新德育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热情。我校的航空航天科普馆近几年成为区航空航天德育基地,学校航模社团的成员通过探索实践,在每年省市科技节中成绩逐步攀升,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催生了学生的梦想,激发了学生创意情趣和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