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敏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8~30页。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大数王国,这个大数,应该是比谁大的数呢?
让学生说出:可能比100大。有可能比1000小。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出:我看大屏幕上的,认识千以内的数。
师: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千以内的数。
师:想象一下,比100大的数会长什么样子呢?能举个例子吗?
(学生举例)
师:老师选取生活中几个千以内的数,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师:看了这些数学信息,你有什么感觉?
让学生提出:
1.数量比100大。
2.数量比1000小。
3.在超市里,像这样的数比较多。
4.还有比这些数更大的数。
师:确实,生活中用到千以内的数随处可见。你们打算怎样研究?
(让学生说出用研究百以内数的认识过程和方法)
师:老师现在就选几个数来研究。
教师板书:300 444 760 987
师:这些数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数)
师:光会读还不行,这些数到底表示什么意义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以下学具如图1,每四人一组,每个小组从中选一个数,每人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开始。
图1
(学生研究)
师:你们选的数表示出来了吗?谁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一学生带着自己的材料到前面展示)
(用小棒表示的是300,如图2)
图2
师:还有谁表示不一样的数。
(又一学生用小棒上前展示)
师:他表示的是哪个数?
(学生回答444,如图3)
图3
师:你们怎么知道是444,怎么看出来的?谁来说一说?
(让学生到前面说:表示4个百,4个十,4个一,合起来就是444)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不是用小棒表示444的?用小方格表示。
(学生到前面用小方块表示)
师:谁来说说他(她)表示的444?
(学生说出表示4个百,4个十,4个一,合起来就是444)
师:小棒表示出444,小方块也表示出444了,谁能用计数器表示444?
(让一学生到前面用计数器边拨珠边说,如图4)
图4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数,有什么特别吗?
(让学生说出个位、十位、百位上都是4个珠子)
师:都是4个珠子,那它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让学生说出个位上4个珠子表示4个一,十位上4个珠子表示4个十,百位上的4个珠子表示4个百)
师:这4个珠子摆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刚才你们用小棒、小方块、计数器把某一个数表示出来,说明同学们对数有了认识。比如300,你发现300是由几个什么组成的?
(学生说出由3个百组成的)
师:其余的两个数是由什么数组成的?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师:760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出760是由7个百、6个十组成的)
师:987呢?
(学生说出987是由9个百、8个十、7个一组成的)
师:会摆、会读还不行,还要会数,同学们会数数吗?以前你们是怎样数数的?
(让学生说出: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一百一百的数……)
师:下面我们用3个数,300;760;987从这些数开始一直数到1000。我们先从300开始数到1000,你怎么数?
(学生认为可以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一百一百的数等等)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法,引导学生怎样数比较简便)
师:我们现在就一百一百的数,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边数边拨珠。
(一学生到前面边数边拨珠)
师:提问:百位上十个珠子怎么没了呢?
(让学生说出满十进一,百位上满十向千位进一)
师: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新的数——千,跟着老师读一读个、十、百、千。760怎么数?
(学生认为十个十个的数比较合适)
师:谁到前面来边数边拨珠?
(一学生到前面边数边拨珠,760—770—780——)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满十进一)
师:987你认为怎么数呢?
(学生认为一个一个的数)
(再让学生到前面边数边拨珠)
教师小结:百位上满10个珠子,就要去掉这些珠子并在它前面一位加一,这时就需要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千”,千所在的位置叫“千位”,千位上一个珠子就表示一千。
板书:十个百是一千。
师:同学们,数学是有趣的,但同时又是充满挑战的,下面让我们在挑战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出示:(1)看一看数,想一想需要几张相应的图片,见表1。
表1
(学生练习汇报)
出示:(2)看一看数,画一画,见表2。
表2
(学生试练、汇报)
师:老师下面再来考考大家,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1.在计数器上一边拨珠一边数。
(1)一十一十的数,从八百六十数到一千。
(2)一个一个的数,从七百八十六数到八百零五。
2.接着下面各数再数出5个数。
五百零七二百九十八 九百九十五
3.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说明:本节课整体设计以“学生为本—构建认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几个环节都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引领学生认识并建立计数单位的概念时,主要渗透了类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计数单位的创造、发现与认知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类推出我们需要更大的计数单位,同时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建立了“千”的表象。本节课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在探索中自悟、在操作中理解,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