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燕 唐惠良
在人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是教师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从对方法的教学到策略的理解乃至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都是教学研讨的聚焦点。“求瓶子的容积”这个例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之后安排解决的“非常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新教学内容,我们带着诸多问题进行了思考。
“求瓶子的容积”这一“非常规”问题,学生经验体系里是否有“瓶子倒置”的想法?对于在“瓶子倒置”之后,还能继续怎样思考?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分析了教材的例题,同时也检索了不同版本的设计、杂志上的文章等,使我们对教材的意图与教学的目标逐渐清晰起来。从众多文章中梳理,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侧重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中体会变与不变、转化、推理的数学思想。我们更倾向于“非常规”的问题不以计算为目的,我们认为这和其他的以数量关系为基础的解决问题属于不同地位,虽然策略特殊,但是它在经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四能”的价值更明显:问题在哪里?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设计解决问题方案?怎样回顾反思?……这些都体现了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进程,这对学生解决不完整圆柱的容积问题乃至更为“非常规”的解决问题能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关注,一方面要与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建立起联系,同时又要在具体问题解决的进程与台阶中,将特殊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与能力适度提炼,化为一般的思想方法或思维模式。
基于以上思考和分析,我们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体现在本节课的两个挑战性问题上:1.不借助其他任何容器,你们还有办法求出瓶子的容积吗?(设计方案)2.水的体积(圆柱体)加上空气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了吗?为什么?
本节课使学生认识到之前的解决问题方法需要改进,改进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方案设计变为学习的需要。我们把“问题解决”看成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利用已知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加工,重新组织若干已知的规则,形成新的高级规则,这些活动涉及到了“高级”的思考过程,学生应在解决问题中,找出对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这便形成了对“策略”的需求。
不同的教材都向学生展示了正放与倒放的图示,用意何在?我们想不能仅仅是让学生读懂教材呈现的两种状态,因为这不能很好地呈现伴随思考的过程。所以在材料设计时采用想象的方式,不过早呈现结果状态,而是以挑战性任务呈现,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假设。
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你会想到什么?
生:计算体积可把水倒入一个量杯中,看刻度。
师:还有办法求出瓶子的容积吗?如何在没有量杯的情况下也能测出容积呢?
师:(教师现场喝掉一部分水,引导学生思考)现在你们有想法了吗?愿不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思考:随着问题提出去解决不断产生的新问题,这是“解决问题”教学的最佳状态,即以问题驱动学习。以“求一个装满水的瓶子的容积”问题驱动,直面任务,使得问题更加开放。同时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材料的动态化设计变得很有价值。】
《解决问题的非常规思考法》作者迈克尔·卡莱特强调,面对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当我们的大脑在经验的驱使下习惯于固定的思维时,意味着我们已陷于平庸。面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摆脱自动化思维,充分利用创造性、假设性、非真实性等批判性思维重新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汇总结论,得出蕴含更多可能的解决方案。“求瓶子的容积”方法上的特殊性正好有利于产生方案的需要。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设计一个“求瓶子的容积”的解决方案:
【思考:方案的设计是理清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设计方案的意图在于方法的特殊有利于方案的需要,需要以步骤的形式把思考推理的过程记录下来,并且这样的记录适合后续的交流活动,可以在了解学生原生态的思维上加以分析和引导,可以将策略意图逐步明显揭示。】
组织反馈,重点交流两个问题:
1.你是怎样求得瓶子的容积的?
2.水的体积加上空气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了吗?为什么?
依次呈现上述方法,并请学生加以解释,在讨论中分析、补充,认识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师:在同学们的讨论中,老师知道了:要求瓶子的容积,先求出水的体积,再加上空气的体积,因为空气的体积不规则,想到了把瓶子倒过来,转化成规则的圆柱体,在转化后空气的形状变了,但体积没有变。
1.给出数据,计算并反馈。
师:现在如果要精确地求出这个瓶子的容积,你认为至少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生:需要测量圆柱的底面直径,水的高度和倒过来后空气的高度。
小结:同学们真厉害,想到了把瓶子倒过来这个巧妙的办法,求得了瓶子的容积。
2.展示不同,计算并反馈。
师:刚才还有一个小组的方案不一样,你们能看懂吗?
生:水很少的时候,水的体积×2+中间的圆柱的体积=瓶子的容积。
生:水比较多的时候,水的体积×2-重叠的圆柱的体积=瓶子的容积。
(请一位学生上来边演示边说)
师:大家能想象吗?用这个方法也能算出瓶子的容积,但没有直接用水的体积加空气体积简便。
【思考:方案的梳理是学生思维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从“不知”到“知了”,从“有困难”到“成功解决”,从“没道理”到“有道理”是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同时学生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中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最后一种方案的呈现是对知识的提升与串联,意图让学生感受策略的适用性与转化的普遍性。】
本环节,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强调策略的意义,是为了促成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其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成功解题的需要而形成选择相关策略的意识,体验具体策略的优越性。这可以归结为我们教学中的“举一”。其二,将形成的策略映射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运用具体的策略解决问题,完成对具体策略的重新建构。这一过程可归结为我们教学中的“反三”。
1.课件出示题目: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后,剩下水的高度是10厘米。他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的高也正好是10厘米。瓶子内直径是6厘米。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哪些问题呢?请你自己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出答案。
师:你们用 π(6÷2)2×10=90π(立方厘米)这个算式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我用这个算式知道了水的体积。
生:我用这个算式知道了空气的体积。
生:我还知道了倒过来之后水的体积是不变的,所以倒过来水的体积也是90π立方厘米。
【思考:在经历了之前探究过程后,让学生自主地在练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让学生从头到尾地进行思考,并在“巧合”中进一步巩固“变与不变”,让学生对于策略的特征、策略的实用性进一步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区别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策略。】
如上图,一个底面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圆柱体,如果从中间斜着截去一段后,它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师:请大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写在纸上。
组织反馈:
生:找一个一模一样的木头,拼在上面,拼成一个底面积为20平方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再除以2,就是木头的体积。
生:我可以把4厘米上面的这段不规则的切掉,再把切掉的部分从中间横切成两半,把其中的一半拼上去,变成一个高为5厘米的圆柱。
全课小结:把不规则的转化成了规则的,像这样的方法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就用到过,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
生:求圆的面积的时候,我们把圆转换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求梨的体积,将它沉入水中,转化为水上升的体积;求三角形的面积,将它先转化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还有我们今天的求瓶子的容积。
(课件依次呈现)
师: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像今天一样,学会运用数学的思考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考:回顾这节课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发现问题→方案设计→方案梳理→回顾反思”这四个环节,它与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提出的四个步骤“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不谋而合,关键要在弄清问题和拟订计划这两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抽象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模型;这四个环节更是与课标倡导的“四能”同步紧密,因此“且问且行”,即以问题驱动学习,随着问题的展开与深入,不断有新问题产生,不断去解决,这是解决问题教学的最佳状态。本课的亮点:其一是问题,其二便是策略。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随之而来采取什么方式处理与分析数量信息间关系、建立何种有效的数学模型解决,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普遍意义等是靠策略性知识来完成的,这便形成了对“策略”的需求。可见,策略是对方法本质的认识,是介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数学思想之间的连接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