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平 陈丽敏/深圳市龙岗区教学研究室
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具有区域政策引领、治理规约、专业引领和统整共享四个方面的价值优势,可以有效打破学校课程建设的分散式格局,改变学校“个体作坊式”的单打独斗状态,更好地引领学校课程建设价值导向,规范学校课程建设行为,扶持学校课程高品质建设和实现课程优质资源共享。
从2003年起,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启动了包括教材、教法、管理、评价在内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十五年的课程改革中,龙岗区教育系统筚路蓝缕,上下一心,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树品牌,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教育改革之路,有力地推动了龙岗教育的大发展、大跨越。特别是2014年以来,围绕深圳市教育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通过系统构建、校本创生、课堂变革、多方聚力和评价创新等改革路径,将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学生素养提升紧密结合起来,教育生态不断优化,改革效益日益凸显,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建设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
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是当前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有利于解决当前课程改革中片面追求课程数量、规模,忽略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造成课程建设“碎片化”“分散化”“割裂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龙岗区教育局研制印发了《关于鼓励中小学校创新学校课程计划的通知》,鼓励龙岗区中小学校对本校课程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积极开设校本课程,形成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学校课程体系。一是鼓励学校加强课程系统的整体构建,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实际和发展愿景,开展学校课程体系研究和讨论,形成系统的、个性化的学校课程计划。二是根据学校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丰富、修订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三是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拓展型和探究性课程的研究与建设,加强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督促和指导,组织学校之间的课程规划、课程实施经验交流活动。目前,龙岗区大多数中小学都建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譬如,龙城高级中学的“荣誉”“拓展”“实验”三大培养体系、龙岗区外国语学校的“玉兰花”课程体系、平安里学校的“和融慧雅”课程体系、龙城小学以科创素质课程与人文修养课程的同步深度创建为基础的STAR校本课程体系等,均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同与欢迎。
龙岗区教育局鼓励中小学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开展基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不断丰富学校课程储备并逐步规范化、品质化,增加学校课程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拓展学生的课程选择性。一是在全市率先研制了《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对校本课程开发原则、程序与方式、内容要求与选题参考、实施与评价等给出了区域表达形态。二是率先建立区域校本课程评审制度,每年开展区级校本课程评审,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校本课程评审工作,并将校本课程(教材)优秀成果的评价纳入龙岗区优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的评审。三是探索建立了校本课程资助制度,开展校本课程精品化行动,鼓励以团队形式开发课程,并为区域精品课程提供15万元的课程资助。龙岗区在全市中小学“好课程”评选中连续三年位居榜首,有近200门课程入选;2016年在广东省优秀科技类校本课程评选中有四门课程获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五分之一。
从2015年起,龙岗区通过学科课程教学改革,逐步革新课堂组织形式,从固定班级、课室、教师的班级授课转向以分科、分层为特点的走班授课,开展了名师课堂建设,以鼓励教师形成特色教学法,加大了认知、学习和思维科学的课堂应用,以提升教与学的效益。一是分步制定了英语、语文等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抓手。2015年,印发《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选定29所学校为首批改革试验学校;2016年,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选定54所学校开展改革实验;2017年,印发《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关于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全区公民办学校推进改革实验。二是创新学生作业管理方式。龙岗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作业效能、加强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从作业类型、数量、反馈、效能等方面规范中小学作业布置,积极开展多元作业研究实践。2014年,龙岗区举行了中小学生暑假“快乐作业”设计与成果网络评选活动,以快乐为出发点,以社会化出题为基本形式,以学生自愿自主选题为原则,实现了对传统作业形式根本性的突破。
龙岗区依托设置课程专业研究部门,通过实施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工程和教师小课题研究、引进校外优质资源等举措,形成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合力,加快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向常态化、规范化和品质化发展。一是为统筹协调全区课程改革行动,在全市教科研部门中率先设置课程部,作为区域课程改革的负责部门,指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加强对学校课程的实施管理。二是出台《关于提升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指导意见》,从课程引领、规划、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等六个方面,对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修订了《龙岗区课程与教学视导报告》,改变过去重视“课堂”,忽视“课程”做法,全力推动学科课程领导力建设。三是坚持“课题回归校本,科研走进课堂”的教育科研方向,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教育教学小课题研究,将老师们许多灵感和素材积累下来,继而将课题研究升级为课程研发,形成以课题促课程、以课程带课题的良好生态。四是引进校外资源开展课程建设,如平安里学校集聚柴火创客空间等全国顶尖的创客优质资源,创建了五个学生实践室;万科天誉实验学校与深圳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密切合作,开展了学生历史文化创意设计、历史文物进课堂、文物专题讲座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是检测和保障课程改革效果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学校课程建设持续改进的重要途径。自2014年以来,龙岗区逐步探索建立了教育质量绿色指标体系,以引导学校和教师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一是经过广泛调研和多轮研究设计形成了义务教育学段学业质量监测方案,对学生的学业质量采用增值评价并定期发布学业质量进步报告,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二是创造性地在小学阶段实行免考制度,制定了《龙岗区小学学业质量监测申请免考的条件和要求》,允许整体课程改革或教学改革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整体校本评价或校内质量监测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或学科申请免考。三是进一步完善《龙岗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加强评估型集体视导和学科跟踪式视导、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学业水平监测和专项素质抽查评价,以及基础年级起点学力的监测与评价。四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进行专项测评,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第三方测试结果纳入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从入口看出口”的学业质量评价机制;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开展“龙岗PISA”测试,对学生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技素养进行测评,并发布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