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等教育理念及其建构

2018-04-08 09:09钱思延
魅力中国 2018年51期
关键词:建构内涵特征

钱思延

摘要:高等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和理性认识,其在教育活动中具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反思功能。在创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的新形势下,应在持续发展上树立生态友好理念,在宏观管理上树立服务理念,在功能提升上树立发展理念,在组织办学上树立开放理念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内涵;特征;功能;建构

一、高等教育理念内涵及特征

(一)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

学者韩延明认为, “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据此,高等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和高等教育哲学观点,是高等教育主体在高等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二)高等教育理念的特征

1.国际性与民族性。高等教育理念体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文化内涵、民族特质方面具有历史继承的属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高等教育国家化、民族化的基础上发展的。只有坚持民族特色的高等教育,才能成为具有国际性的高等教育。

2.导向性。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对高等教育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蕴涵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是指明高等教育前进方向、引导和鼓舞人们为之长期奋斗的高等教育理想。

3.前瞻性。高等教育理念本身是指向教育的“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因为高等教育理念能够使具体的高等教育行为具有一种超越自身、跨越现实的功能,使其产生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高等教育理念的功能

(一)育人功能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高等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也必然蕴涵着巨大的育人功能。从本质上说,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之间的心理交往、情感沟通、智慧碰撞、视界融合以及思想同构的过程。

(二)导向功能

教育理念既为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经过亲身体验和理性审思而形成的对教育的根本性判断和观点,来源于教师鲜活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理念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另一方面教育理念又是教育实践的向导和灵魂, 它一经形成,就会立即反哺教师的教育实践,产生强有力的导向功能。

(三)调控功能

教育理念总是蕴含着相应的教育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带有一定的践行教育价值观的强烈要求。一方面教育目标的分解和实施依靠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离不开教育理念的调节和控制,另一方面同样的教育内容,在不同的教育理念的调控之下,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教育方法和手段选用的差异以及改革和推陈出新,都是教育理念调控作用的突出体现。

三、高等教育理念建构路径

(一)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生态理念

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内部结构和自然界类似,同样存在生态友好、和谐协调问题。一个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首先要保证、倡导、鼓励多样性。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分布、不同学科专业结构、不同服务面向、不同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高校的发展壮大,是建设世界水平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就某一所高校而言,体现为党、政、学术三者之间权力和功能发挥的协调性。目前,大学内部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的党委抓的是大事,把握的是办学方向;行政是主导实施,体现的是效率;而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学术权力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权力生态环境”的友好,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影响很大,对一所高校的健康发展来说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服务理念

高等教育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国家和省一级政府必须担负起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职能。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大众化、走向普及化阶段。因此,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到位并富有成效是重要保证。当前,政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服务理念,学校本位理念,尊重大学的学术独立性,把服务放在首位,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层次,同时综合运用高教立法、拨款、规划、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并尽可能杜绝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大学的法人主体性确立和创造性的自主办学提供空间和保障,使得大學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高等学校功能提升:发展理念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大学依赖性的提高,今天的中国大学不仅要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充分发挥其基本办学功能,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应与时俱进,拓展、提升办学功能,承担起引领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在于思想理念的前瞻性。适应社会固然重要,但一味地强调跟随、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将会缺乏应有的活力。不仅一流大学要具有“引领”功能,普通大学也应努力发挥引领作用,只不过是影响的范围、领域、层次等可能有所差别而已。引领作用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方面,这是大学的优势,还应包括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大学创造性和批判性为大学的引领与自我矫正变得可为。

(四)高等教育组织办学:开放理念

中国大学必须树立开放理念,首先是面向世界的开放,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适应能力的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要紧跟世界前沿、赶超世界前沿。其次是面向社会的开放。要面向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开放办学。在办学实践中要与社会各界保持一种常态性的交流与互动。对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活动中相关性较强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要与其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战略联盟,使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更具针对性,更能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培根.多维度审视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9,(22)

猜你喜欢
建构内涵特征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抓特征解方程组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