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妙娟
(郑州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0)
阅读各种优秀书籍是提升未成年人文化修养和精神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不仅可以拓宽未成年人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开朗乐观的性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由于儿童基数庞大、未成年人图书发行总量有限等因素共同导致未成年人实际阅读书籍数量较少,极大降低了书籍对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公共图书馆是少年儿童阅读各种书籍的主要场所,也是传播未成年人阅读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加大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多元合作模式的研究和创新力度,最大限度的提高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准确性、科学性、多元性和层次性,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中提高未成年人阅读水平和阅读效果的基本职能奠定基础。
公共图书馆顾名思义必然具有公共性、教育性和服务性的基本特征,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职能,而加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有利于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和实现公共图书馆运营管理的终极目标。此外,少年儿童的文化素养以及思想水平直接影响未来国家的发展命运,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因而,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国家命脉,不仅可以满足少年儿童对不同类型和内容的少儿书籍的要求,也可以引导未成年人由浅入深的学习和研究少儿书籍内容,帮助未成年人摆脱书籍阅读的肤浅性和功利性,从而引导未成年人养成独立阅读和主动阅读书籍的好习惯,最终让未成年人可以真正的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成长,为以后成长为祖国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民阅读推广工作自然包含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因此,加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必然会对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阅读的兴趣爱好,纠正全社会对未成年人阅读无法促进未成年人成长的错误观念,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阅读的良好氛围。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不同主题的未成年人阅读活动,有效增强了公共图书馆对少年儿童和家长的吸引力,不断的增加公共图书馆内书籍的阅读量,有利于实现家长和少年儿童文化修养的共同提升,促进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国公共图书馆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公共图书馆内未成年人阅读资源紧缺。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成年人教育观念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因距离公共图书馆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许多少年儿童到公共图书馆内阅读书籍的次数是少之又少。还有一些地区公共图书馆内少儿阅读书籍数量有限,且种类过于单一化,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少儿书籍,或者少儿馆藏图书更新缓慢,这些都造成公共图书馆内的未成年人阅读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少年儿童阅读各种类型的要求,降低了少年儿童到公共图书馆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一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因基础设施不完善或者破损严重,比如公共图书馆的实际面积较小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对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产生消极阻碍作用。
另外,一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与当地中小学图书馆并没有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更不可能彼此共享阅读资源,让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大大折扣。虽然也有许多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意识到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园图书馆进行深度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因双方合作模式过于僵硬化和表面化,加之,双方长期合作机制不完善和合作经验不足等,造成双方合作进展缓慢,导致双方合作效果不尽人意。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电子阅读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壮大,已经对传统阅读造成强大的冲击。一些地区公共图书馆继续沿用原有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模式和方法,很少甚至根本不会使用新媒体进行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宣传,降低了公共图书馆各种宣传资源的有效使用率,降低了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效率和推广效果。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并非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和实现的,不仅需要长时期的坚持和努力,也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应转变原有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无关紧要的错误观念,将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适当的增加公共图书馆的资金、人力以及技术等投入,引进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公共图书馆运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促进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资源更新机制,实现公共图书馆内未成年人阅读书籍种类和数量的持续增加。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及时调整和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扶持政策,为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搭建沟通协商的桥梁,比如以市或者省为单位开展大型未成年人阅读活动,在全社会掀起未成年人阅读的狂潮。另外,相关政府部门应完善未成年人阅读公益推广人员招募选拔以及培训流程,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提供强大的志愿者团队,进一步加快未成年人图书馆的建设进程。
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园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是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学校应达成合作协议,签订规范的合作协议书,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依据,合作双方可以共同推出未成年人图书阅读活动计划书,并纳入中小学语文教学计划之中。合作双方应实现未成年人阅读资源的共享,提高双方未成年人阅读书籍的全面性和多样性。此外,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可以联合开展未成年人阅读联合活动,并将中小学生阅读活动参与率以及参与效果列入中小学生综合成绩考核体系之中,促使中小学生主动到公共图书馆或者校园内图书馆阅读各种未成年人书籍。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领导通过自愿报名和民主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从公共图书馆管理员、老师以及家长之中选择并组建成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小队,充分发挥其对未成年人阅读的模范带头作用。
公共图书馆应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推广宣传体系,在保障原有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官方网站等新的宣传推广渠道。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平台来开展阅读抽奖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以及家长关注未成年人阅读。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官方网站推送一些宣传未成年人阅读重要性的文章和链接,拓宽未成年人和家长了解未成年人阅读核心内容的途径,并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各种形式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活动内容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此外,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文化相关单位的合作,比如微媒体单位、少年宫、未成年人教育培训机构等,实现本地区未成年人教育资源的统一和共享。
未成年人图书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丰富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图书体系的内涵则是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保障。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未成年人阅读联盟以及推出联合阅读比赛活动等方式来实现未成年人阅读资源的融合和共享,提高未成年人阅读书籍的流通性。公共图书馆可以邀请一些未成年人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未成年人文学作家等到公共图书馆开展知识讲座,提高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我国许多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社区分馆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有效解决了少年儿童因与公共图书馆距离较远等原因而减少到公共图书馆阅读未成年人书籍次数的难题,有利于实现少年儿童家门口阅读未成年人书籍的目标,提高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便捷性。
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将其作为文化战略发展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推广措施。加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多元合作,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以及公共图书馆管理体系的改革升级等途径来克服未成年人阅读推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公共图书馆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引导少年儿童多阅读高品质的少儿阅读书籍,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