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2018-04-08 11:58:43许云翔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9期

许云翔

(泉州市闽南民间歌舞传承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目前艺术管理在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相对单一,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一味“灌输”的方式将内容传达给学生,导致课堂极度缺乏活力与创新,在课程设置体系上也有所欠缺,致使学生对本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高,抓不住重点。同时,艺术管理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还不是很完善,会出现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懂艺术的人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人不懂艺术。除此之外,当下人才培养更是把大量的宝贵时间投入到应试教育中,忽略了对艺术素质、艺术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艺术的学习与研究,致使学生的潜力没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对于本专业的认识不够深刻。以上的几点对于艺术管理的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并成为发展的瓶颈,如果不能及时的完善与解决,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艺术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一个行业要想获得以及保持其竞争优势,其核心要素就是人才的培养,加强优化人才的培养对艺术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发展与艺术文化的交流传播。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等因素,国内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艺术管理以及相关和相似的专业,使艺术管理成为当下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传播,更是各国之间友好往来的重要渠道之一,加强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扩大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在艺术层面的沟通与交融,有利于推进关系的和谐与发展,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进而提升学者在文化艺术鉴赏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对艺术文化进行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艺术管理者可以利用国内外的各大高校,做到校企联合和院校联合,这样无论是对在校生还是艺术管理的从业人员来说都可以走进剧院、剧团以及工作岗位,切身感受到实际操作的管理。国内外的高等院校,也要积极进行人才的交流学习,定期举办艺术管理沙龙、学术论坛、研讨会议等,引进不同学校的学生乃至留学生等进一步了解当地的艺术文化,有利于营造更专业的学术环境,重点抓好管理经营人才,策划营销人才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大型文化活动的创意人才的培养,并促进艺术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为艺术管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增添新的血液。

既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便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与高水平的艺术管理人才。

第一,端正思想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因为艺术管理者从事的是与社会艺术和艺术文化发展相关的创造性活动,所以,端正思想意识,提高道德修养是极其重要的。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具有清醒的政策与法律意识”,“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及“具有宏观的视野和敏锐的思想”,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自觉献身艺术文化事业,遵循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懂法知法,积极学习与艺术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所有的艺术活动都要在法律的轨道上平稳运行,对艺术成果加以保护,使其艺术家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

第二,夯实理论基础,提高鉴赏能力。作为一名艺术管理者,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理论素养是管理者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全面学习艺术学理论、艺术史以及艺术批评的方法,关注了解艺术资源,明确艺术管理的专业范畴,通晓与艺术相关的各门类知识,进而提升艺术创作与分析的能力。专业的鉴赏能力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管理者要吸收外来优秀的文化,摒弃落后固有的思想以及学习模式,与时俱进,学习当下最新理论。从而丰富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素养。从多方面提高自身鉴赏艺术的能力,懂得艺术批评、艺术鉴赏和艺术创新,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独特见解的艺术鉴赏能力,不断完善鉴赏优秀艺术作品的逻辑思维,才会挖掘出更多的艺术文化、经济以及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促进艺术管理的发展。

第三,培养独特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当代,艺术管理不再是简单的对艺术活动的一般性操作或运行,而是对艺术活动具有创新性的运作。艺术管理者的创意和创新能力,是树立一个品牌发展的关键,作为一个艺术管理者,必须要热爱艺术,知晓艺术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在当今社会,艺术创作者已经不再是遵循以往的创作规律,更多的是要在原有艺术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二次创作,从而赋予作品二次生命。所以,优秀的艺术管理人才要时刻拥有创新意识,创新不仅能够提升艺术价值,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其经济价值。

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不断发展的,培养专业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以及民族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今后长期的艺术活动与艺术事业中,社会对于从事艺术管理人才总量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这对艺术管理人才的综合培养必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