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浅析

2018-04-08 11:58:43赵曰鹏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9期

赵曰鹏

(山东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 264200)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以及学生遭遇的困惑和矛盾不断增加,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等问题。所以,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当今社会日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国务院自从颁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以后,各高校都积极创造一种和谐、文明、高雅且积极向上,富有时代性的校园文化和氛围,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在提升校园文化的同事,不断完善和加强艺术教育,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有效教育形式正式被引入高校课堂。

舞蹈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本质目标并不是为了培养出专业的舞蹈人才和专家,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我国教育一直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循序渐进的完成。高校素质教育和舞蹈教育本质上都是让学生在表演、训练、创作以及鉴赏中不断提升自身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进一步激发自身潜能,为社会贡献力量。舞蹈教育在当前社会对审美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明显作用和功能正逐步彰显出来。

素质教育重视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艺术教育,特别是舞蹈艺术教育对于增强学生个性和综合能力的效果尤其突出。舞蹈艺术能够让学生的灵魂和身体开始,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有效培养。

一、舞蹈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品德素质的影响

学生在接受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对舞蹈知识以及园林详细、生动的讲解,他们会更进一步了解舞蹈艺术,乐观、积极的思想情绪也会逐渐培养起来。我国民族舞蹈历史悠久,学生在学习中爱国主义会得到培养。舞蹈教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统一性,这对于学生团队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因为舞蹈艺术教育中一些难度动作,学生进取、勇敢等意志品质都会得到培养。抒情性的舞蹈艺术教育让学生的感情更加细腻。高校舞蹈一壶水教育的开展,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受,他们在学习工程中个人思想品德得到培养,并且都是在实践中通过自我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这是书本知识所无法完成的。因此可以说舞蹈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德育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二、舞蹈艺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素质的影响

绝大部分人认为舞蹈艺术教育没有知识方面内容的传授,实际上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不但需要提升专业技术,相应的也需要不断地挖掘和开拓自身的潜能。舞蹈艺术是一种需要表现自我情感的艺术,需要进行思维活动来表现个人的情感。从大脑分工方面剖析,右脑就负责情绪和情感的调控,左脑进行理解、计算。舞蹈本身就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势必会得到增强,当前已经有很多证明,很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都比较擅长舞蹈。

三、舞蹈艺术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舞蹈艺术教育对学生的身体强化功能是比较明显的。舞蹈艺术教育能够对人的情感、体力、平衡感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舞蹈教育中,学生的肌肉调整能力和发展都会得到增强,舞蹈节奏练习中,学生身体灵活能力得到增强。另外,舞蹈艺术教育还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学习舞蹈,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增强,部分学生的自闭心理得到治愈。通过舞蹈教育学生一些不良的身体形态都得到纠正,通过专门的训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耐力、力量的发展和控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通过练习舞蹈,他们的气质、精神面貌以及身体各器官都得到明显改善。

四、舞蹈艺术教育对鉴赏美、欣赏美能力的影响

素质教育中美育就是对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起到的美育效果是最形象和至关的。舞蹈艺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鉴赏美和欣赏美的品味。舞蹈艺术和美学、哲学以及人文思想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哲学中认为最美的就是人体,舞蹈艺术教育实际上就是人体运动的高级话,对人体运动进行美化的艺术。大学生通过舞蹈教育,自身的形象、气质、情感、举止都会得到完善和优化。大学生通过学习舞蹈将人体语言淋漓尽致地呈现给人们,将青年的活力全面的展现出来。大学生该有的朝气和内心情感的丰富性都会得到有效表达。

总而言之,舞蹈艺术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高校和社会应当认识到开展舞蹈艺术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全面改革和推行的背景下,要将舞蹈艺术教育有效的开展起来,转变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