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飞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文化馆,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我国的群众文化是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是一项面向群众并为群众服务的文化事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以及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同时还有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认识。
为了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要营造出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种文化娱乐形式也随之产生,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些丰富的、文明的活动形式,摒弃那些不健康的、低俗的文化活动,营造出一种健康的、趣味性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活动的先进性。实际的生活之中,常常会有一些人沉迷于酗酒、赌博等等不良活动之中,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了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群众文化活动中应重视百姓法律意识、道德素质的培养,让群众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的意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群众文化与人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具有全民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必须要积极拓展文化活动的空间,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增强其感染力,因此,共青团、学校、妇联、居委会等等部门应发挥自身的团体力量,拓展参与人群,共青团可以充分利用青年团员的优势,以新思想、新知识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活动,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妇联、居委会等等组织机构可以开展趣味运动会、家庭演唱会、法律讲坛等等活动丰富百姓的日常生活,渗透道德法律知识,此外还可以与各个地区的学校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与文化艺术、科学知识有关的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广场文化是现阶段一种普及度较高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参与的群众较多,不受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社会阶层的限制,涉及到休闲、娱乐、健身等等活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善于利用这一文化活动空间,使其更具吸引力。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形式,戏曲、剪纸、泥塑、木版画、皮影等等,构成了绚烂的民族文化,分析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可以发现传统的民间艺术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想促进本地群众文化的发展及繁荣必须要重视传统民间文化的继承及发扬。这就要求相关组织及部门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要积极搜集、整理本地的传统民间艺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诉求,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创新,保持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及内容,使其与现阶段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加贴合,更具时代特征。
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发动群众、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使命,当前我国各省市都在积极兴建文化馆,基层文化工作者在开展文化活动时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作用。这就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现有文化设施的管理,及时修补或者更新陈旧及破损的旧文化设施,结合区域人口布局情况,合理调配,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管理形式,文化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一个文化网络活动体系,为一些落后区域的文化馆提供丰富的资源,以点带面。为了有效的提高文化馆馆员的业务素质,文化馆可以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或者挑选馆员深入人民群众之中,担任文化活动组织者、发起者的职位。此外,一些经济建设相对比较落后的区域文化活动比较匮乏,基于此文化馆还可以组织联系演出团体,不定期下乡演出,丰富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就算是同一种文化活动也需要划分成为许多不同的科目,因此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建设一个多元化的文化队伍,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广开言路,积极听取各方专业认识的意见,不断的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及内容,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为了促进文化活动的高效开展,基层文化工作者可以组织专业的团队设计活动方案,设计出更多积极健康、趣味性强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
总之,文化馆等基层文化单位要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进行大力的宣导,以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更快发展,以激励人民群众开拓进取、满腔热情的参与和支持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