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萌
(苏州大学 文正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苏绣作为一门流传千年的古艺,为美化历代人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就苏绣的历史发展而言,苏绣之美,闻名遐迩,早已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标志性符号。而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苏绣也进入了一个全面提高的新时代,在制过程中,艺人们为了更好地表现物体的形态特征,常常是多种针法并用,并在原有的针法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地创新。而禅绣作为异军突起的新兴刺绣艺术,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纳、喜爱,其中有各方面的因素值得深思。
禅绣独树一帜,并将刺绣艺术与禅、油画、装置等西方艺术融为一体,变平面刺绣为立体禅绣,具有启迪本心的味道。就地域因素而言,在封建社会时期,民间赋税苛刻,为了向朝廷上缴赋税,苏州一带的百姓便开始种桑养蚕,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社会风貌。
苏州地区作为苏绣的发源地,地理位置优越,人文气息浓厚。同时,苏绣艺术又作为集民间工艺与文化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其地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更是巨大。
在历史文化方面,苏绣是苏州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苏州文化是生活在苏州这片土地上所有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沉淀。“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乡小桥多”,苏州独特的温文尔雅的历史文化促使在苏绣艺术作品中,常以小事物和小件著称,罕见大江大河等构画元素。而在禅绣作品中,似乎一下子很难体会到作者的奇妙心思,它们不仅仅是在符合禅美的油画上刺绣,同时也是对装置艺术与刺绣艺术的双向探索,禅绣艺术家甚至在作品前打坐冥想,这些行为艺术都引人深思。禅绣外在的物件工具如颜料、画布、丝线等,都是为了启发本心智慧的方便之物,一笔一划、一针一线,都是开放思维的艺术手段。禅绣并不局限于刺绣,它扩大了绣的范围,可以是画、影像、装置、行为等当代任何艺术形式及美学实践,更可结合各类传统艺术及文化而产生出茶绣、花绣、香绣、书绣、琴绣、棋绣等,可以说是无处不绣。
苏绣艺术与外来艺术的交融,对刺绣的创新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发展途径是将外来艺术与原有的艺术相融合,不仅丰富了原有的艺术形态,更重构了苏绣的创作技艺与创作原型。尽管禅绣艺术不同于传统的刺绣,但每一幅作品都离不开刺绣,禅绣艺术家们潜心禅修,不断研究东西方当代艺术,并加之实践绘制了数百幅当代抽象禅意油画,始终在寻找东方刺绣艺术与西方艺术的融汇点,并发明了禅绣针法,该针法将缘起的智慧与黄金分割结合在了一起,将原本孤立的丝线用各种组合关联在了一起,在喻示缘起的同时也反思了美的本质。
例如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立体禅绣,就把刺绣艺术带进了立体空间艺术范畴,与当代最前沿的雕塑、装置、光影等艺术一起并驾齐驱,于禅的意义上寓意了视觉系统的虚幻性。在原创的油画上用禅绣针法等刺绣,使得西方油画艺术、东方刺绣艺术与禅产生了真正的新三位合一的融合。
苏绣一向讲究秀丽素静、随物赋彩,华而不俗、秾而不艳,这是有别于他绣的重要特征之一。不仅与苏州人民喜爱淡雅素丽的生活习性相一致,而且与苏绣能够形成精细雅洁的特点休戚相关。而禅绣是一种修行艺术,它以智慧灭烦恼,立秀美而自在。禅绣艺术的创始人唐一均生于苏州刺绣艺术世家,并首创发明了“禅绣针法”,将苏绣进行奇妙的拓展与变幻。“禅绣”帮助人们去认识禅美,认识、净化自我,同时,它也是一种行为艺术,动中修禅,研究什么是真正的美、以及如何去实现真正的美。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种欣赏的角度,禅绣艺术亦是如此,禅绣自由的针脚、丝线,飞舞于画布、装置之中,使观赏者能够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融合修行与艺术行为的“禅绣”,突破传统苏绣艺术的表现手法,使这些禅绣作品不再局限于平面,也不囿于传统的刺绣材质,既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也突破了材质的束缚,天马行空的表现手法颠覆了传统的苏绣艺术。
作为一种修行艺术,禅绣是减灭烦恼、智慧增美的修行艺术,禅绣作品看起来虽然有些怪异,但其实每一幅作品都表达了不同的意境。禅绣将禅理与刺绣、当代绘画艺术三者完美融合,注重刺绣及绘画过程中的修行,吻合了当代世界精神层面的需求。刺绣艺术必须与时俱进,在当代艺术对心灵层面迫不及待的挖掘下,禅美的深度研究有了前所未有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