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2018-04-08 07:17:48马元贵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古诗词诗词

◎马元贵

一、诗词教学对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1.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诗词教学,对学生认知结构发展作用同样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诗词教学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的与已有知识相互联系,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学习过程逐渐变得非常感兴趣。强调诗词教学地位,即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诗词的传统文化,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同化已有知识。另一方面,诗词教学同样有益于学生认知结构优化。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处于不断建构过程中。从文化传递和个性发展角度来看,诗词教学能够通过丰富的文化讯息,将学生带入到崭新的世界。而在学生接触到大量的、新鲜深刻的文化信息时,学生认知广度和认知深度就会得到拓展,加快知识结构的完善,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发展。

2.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诗词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任何文学作品都饱含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诗词尤甚。在诗词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在优美的艺术语言中寻找自我情感体验,教师主动性的引导,更是有益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这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其次,诗词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想象能力提升。文学艺术形象都是以语言为中介来形成审美形象的,但诗词的审美形象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空白”。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社会生活体验去充实想象,感受诗词中诗人纯真自然的情怀。诗词教学应该不断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想象力。

二、通过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语文是思维和语言的结合。而诗词不但汇聚着大量的语言,同时也是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深刻认识社会、历史和人生的工具。

1.了解古诗词的多彩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首先,应充分挖掘诗词背景意蕴,诗词中作者情感抒发是作者对所处社会环境的感悟和认知,即感情是作者受到外部刺激之后的强烈心理情绪反映,流露出作者对人事、对事物的关怀之心。其次,要找准诗词“题眼”。诗词的优雅、精辟和动人之处也在于一字千钧,言简意赅。朱光潜在《咬文嚼字》文章中就明确说明:“咬文嚼字,并不是表面那样对文字进行斟酌,而是对情感进行品味。”但是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把揣摩练字简单理解为诗词的翻译,这不仅使诗词的主观意境美受到破坏,还让学生获取信息、品鉴诗词能力受限。教师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词语言艺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古典诗词的语言之妙,让他们不自觉地走进诗词,提升自己感悟信息、鉴赏品味能力。

2.以诗词类型化讲解为依托,培养学生情感体会能力 古典诗词的美在于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诗词的意境总会带给人强烈的联想感和情感体悟,让人在境界中或感动关怀,或潸然泪下。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会能力,教师可以创造意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并且可以通过类型横向对比诗词,来丰富学生情感。对诗词进行分类,可以对同一类别的诗词进行集中教学,进而横向对比不同类别的诗词写作情感,让学生从诗词中得到更为丰富的情感。当然,诗词的分类很多,可以按照内容分类、表达方式分类、题材分类、创作风格分类等。但不论怎样的分类,最终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3.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 可通过思维逻辑训练法,让学生逐渐领会诗词中的“留白”之美。留白,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常见手法,即品味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而深化对作品的了解。诗词的凝练度较高,作者通常用跳脱的思维来刻画场景、抒发情感。留有艺术空白,可以让读者更有回味的余地。而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想象创新力,教师可以运用训练逻辑思维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联想想象性。补充留白之处,并进而感悟诗词的“留白”之美。

也可运用想象和联想改写诗词。诗词的内涵丰富,语言含蓄而广博,对个人的心灵陶冶、认知能力成长都有极大的帮助。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对古诗词进行改写,从而让学生把诗词中的意境还原,拉近古代人思维和现代人思维的距离感。

结语:总而言之,一直以来语文课程始终是初中生必修的主要课程,而古诗词又是初中语文课程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初中学校的古诗词教学课时安排较为恰当,不仅与教学目标相符,也基本满足学生学习诗词的需求,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教育(2017年41期)2017-11-19 15:59:52
我和古诗词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教育(2017年30期)2017-08-31 06:19:33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4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哲学评论(2016年2期)2016-03-01 03: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