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心理学在舞台实践中的运用

2018-04-08 11:58:43胡建明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9期

胡建明

(湖南工业大学 音乐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一、声乐心理学研究状况及范畴

声乐心理学是1987年由徐行效教授提出并建立的新兴学科,并在2003年出版了《声乐心理学》,在2009年正式载入全国高等院校的声乐教材中,属于标志性著作。邹长海所著《歌唱心理学》标志着声乐心理学这门学科进入了初级发展时期。中国声乐心理学从萌芽、建立到发展,经历了已有三十年,《声乐心理学》、《歌唱心理学》这两本重要书籍的出版,为声乐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心理因素对声乐舞台表演的影响

(一)气质类型影响

心理学将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和多血质属于外向性格,胆汁质的人热情、急躁、容易冲动、行为不稳定;多血质的人性格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且适应能力强。粘液质和抑郁质属于内向性格,平和安静、性格温和。粘液质的人安静、反应迟缓、不好交际。抑郁质的人细心、敏感、多疑、有很强的克制力。

(二)情绪影响

“歌唱艺术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心灵产物,在声乐演唱时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演唱者能够在舞台上出色的发挥,除了有扎实的基础和娴熟的演唱技巧外,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有稳定的情绪状态。良好的情绪能够提高人在舞台上的兴奋度,提高生理机能,各方面表现积极。而负面情绪就会直接影响演唱者的发挥,情绪积极性差,身体机能调动不起来,气息难以稳定,声音容易发抖而变得无法控制。这就要求歌唱者能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情绪的变化,随时随地有能力去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最佳状态。

三、在声乐舞台表演中如何提高心理素养

(一)注重基础训练,提高专业素养

专业基础训练是声乐演唱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演唱技巧会增强演唱者心理状态的稳定。只有夯实基础,歌过百遍,才能有足够的信心自信的演唱,以防出现忘词、节奏错乱、合不上伴奏等情况而出现的恐惧感。只有好的技术支撑,才会避免紧张感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增加舞台实践机会

所谓的心理紧张绝大多数是由于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不够成熟,从而缺乏自信心而造成的一种心理现象。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断的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演唱综合能力,这一切都离不开舞台实践经验。不断的实践、磨练自己,并善于总结经验,才能一次比一次成功。

(三)心理层面紧张心理克服方法?

心理层面的紧张感主要来自于对舞台的陌生和不了解不适应。克服此种类型的紧张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寻找上台的机会,让自己对舞台逐渐适应起来。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的临场紧张感,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方法有效消除。首先,将演唱曲目完完整整地过一遍,避免正式演出时出现忘词等低级错误。其次,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来帮助自己缓解紧张情绪,配合歌曲演唱的一些简单的动作,能够让观众感觉到演唱者的轻松,能够让歌曲更丰满完整地进行呈现。简单自如的动作不仅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也能够让演唱者在观众心目中加分,让演唱者偶尔出现的小失误也不会引起太多人关注,帮助演唱者顺利完成表演。临场紧张感消除不是遗忘演出这件事,而是更进一步集中注意力,围绕演出进行一系列严密的准备和心理建设,这样才能让演唱者在登台以后尽可能减少遭遇突然事件的可能,让他们能够保持比较平稳的情绪完成演唱。

对于因为演出失误而导致紧张和恐惧心理,应该循序渐进地帮助演唱者找回自信与心理平衡。第一步,顺利登台。自如地站在舞台上是开口唱歌的第一步,能够不再惧怕直面舞台才能够找回唱歌的自信。第二步,正视失误,从头再来。许多人在遭遇了挫折与失败之后,便不再有勇气面对当时的场景,甚至连回忆失误的画面都成了一种精神折磨。正是这种逃避心理,让失误一直无法得到纠正,问题永远存留在那里,从而难以让演唱者挖掘出心理紧张的根源,无法跨越失败。要克服紧张,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的失败,以理性的态度找到失误的原因,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挑战那个失误点,直到能够顺利自如、等闲视之,彻底消除这个会让人产生紧张感的因素,重拾演唱信心。

四、结语

声乐演唱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声乐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在日常训练中,要不断提高自身适应舞台的能力,加强艺术修养,注重基础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在声乐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心理调控能力,在声乐演唱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