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辉
一、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很高的学科,集基础性,抽象性、逻辑性、生活性于一身。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一方面,能将抽象化形象,有利于教师们高效的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是通往饕餮的知识盛宴的金钥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敞开了方便之门,不但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的灵活性,而且还对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有着极为明显的积极意义,是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能促成高效思考,指引学生主动探究新知。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将课本内容有机地与媒体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唤醒孩子们的求知欲望,通过孩子们自己感知数学模型,探求数学原理,生成数学相应的数学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的媒体技术还能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精力集中在数学课堂,思维驰骋于三维空间。比如在我教学生“图形与位置”时,从让学生观察感兴趣的,可能出现图像的翻转,平移等的真实的生活场景图片进行导人(超市里的上上下下的电梯,游乐园中的摩天轮,行驶中的小汽车等),然后再用FLASH播放图形之间的变化过程,和传统的在方格纸上练习平移,翻(旋)转,画图相比,动画演示的教学过程更详尽、更生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把数学的重难点知识以直观的媒体内容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将原本繁锁的运算过程,简单快速的演示出来、将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易于小学生接受的具体鲜活的动画故事,从而使小学生们在“动画片”中精准确掌握重、难点知识,并熟悉重难点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小学生们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积累现实生活所需的数学经验。
四、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教育,而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者创新精神,所以,为了培养小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先构建一个适合于创新的课堂环境。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由于教具单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刻板,课堂的容量有限,不利于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自然就很难满足创新课堂的需要。例如:我设计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内容:我以旅游秦安当地的名胜——凤山公园,明清一条街,小吃一条街,水上公园等为目的地,让自己设计游览次序以及旅游航线。有些同学会按照路程最短的原则,制定旅游路线;有的同学为了经济实惠,直接按照公交路线制定旅行方案;有的同学则按照欣赏各个景点的最佳时段制定旅游路线(比如我们秦安县兴国二中对面的夜市,自然成了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百度地图,不但给同学们呈现了各个景点的立体位置和方向,而且还能将各个景点的宣传照片,和公交路线一并展示出来——丰富的课堂内容和生动的影像资料,能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并调动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尤其是让学生明确数学的生活功能,关键是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极大程度地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和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信息技术更能不受限制地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现代信息技术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合理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可利用的一切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注重学以致用,才是数学教学的初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