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本香
目前江苏的考试模式是语数外总分+两门选修的等级,近几年大部分高校对选修学科等级要求逐渐放松,高考竞争实际上成了语数外的角逐。因此许多中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数外成绩,加大这三门学科的课时量,拼命压缩两门选修科目的课时。历史教师为了完成新课教学和复习的任务,忽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导入手段,做到精心设计,因生而异,因文而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规定,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这里的时空观念可以理解为历史事件发生狭义的具体时间和空间地理范围。广义的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前提,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只有对时空有了准确的定位才能联系其时代进行分析,才能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还原时空观念。在新授课过程中,利用视频导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更能还原历史事件的时空观念。例如,我在上《新航路开辟》时,播放了一段哥伦布的视频导入新课,视频中提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经过,以及对美洲所带来的影响。视频播放完,我问学生,哥伦布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除了给美洲带来了灾难还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的提出给学生指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如何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历史事件?又如我在上《辛亥革命》时播放了《武昌起义》的视频导入新课,学生对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关系经常有疑问,视频中提到了武昌起义的具体地点和时间,而辛亥革命只有时间没有具体地点,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武昌起义是狭义的辛亥革命了,广义的辛亥革命时空范围更大。
龚自珍说:“欲为大道,必先为史。”在平时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十分有必要加强对中学生历史时空意识的培养,才能解决中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现实问题,不断增强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是这样说的:人们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因果关系,不断接近历史。这里的历史解释除了对史料的实证,更主要的是指历史的思维能力。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在课前准备过程中也十分必要。例如新授课《抗日战争》教学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关南京的史实记载,当时给学生定的主题是《我在1937》。新课时我挑选几段准备充分的材料导入新课,同时展示了一部分其他孩子的资料,学生们很激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基本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辨析信息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又如我在新授课《1787年宪法》时,我用了小布什和克里竞选总统时有关选举人和选民票的相关史料,然后问学生最终美国总统会是谁?学生兴趣被提升起来了,纷纷说出自己的结论,随后我讲出了结果,并解释了历史概念选举人和选民,学生顿时对美国的民主政治好奇起来。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疑意识,同时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规定,通过历史学习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地方史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史料,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动具体的素材。南京市历史久远,有丰富的地方史资源,高中教师要善于搜集和积累,并积极发掘地方史与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地方史导入新课,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爱乡、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我在新授课《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周武王灭商后,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人民和土地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起众多的诸侯国。(初中学过)那么南京当时被封的诸侯叫什么?(PPT打出地图)刚进高一的学生一下子兴趣就被激发起来,同学们没有想到南京还有这么遥远的历史。分封的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级。周武王曾追封仲雍的曾孙周章于今南京为吴伯,吴正式成为西周的一个侯国。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就在南京溧水这里设濑渚邑(南京地区现存最早的古城址)。又如《经济建设曲折发展》新授课时,我问学生我们这里的名称“大厂”是怎么来的?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于是我用投影出示范旭东广场的雕塑和永利商场,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那种油然而生的家乡自豪感发自内心。这些具体的史实,会使学生受到感情上和思想上的震动,使他们激发出对家乡的强烈自豪感和责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运用地方史料于历史教学中,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先辈在历史上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了解到家乡人民在历史上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道受业解惑”,更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这其中就包括有效导入,注重学生的历史核心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