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新达
(攀枝花市文化艺术中心,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清人阮元这样定义戏曲,他说:戏曲,歌者,舞者与乐器全动也。戏曲以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为表现形式,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随着社会与人们审美的发展,灯光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充分发挥灯光的独特作用,能够深刻揭示戏曲的主题,突出人物形象,情景交融,调动观众情绪,激发观众的感情,让灯光以其鲜明的感情色调去感染观众,使他们迅速进入戏曲所要表达的内容环境中来。充分重视灯光与戏曲表演的有效结合,让灯光用独特的色彩、明暗等效果把戏曲表演形象化,可以达到以情代舞,以情舒情的效果。
灯光在揭示与凸显戏曲的主题方面具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正如焦菊隐先生所说:“在戏曲作品中,很多时候,作者的意图和导演的构思只能通过灯光来表现,而不能言传”。例如在戏曲《泥马泪》,该曲展现的是北宋末年金兵入侵的故事,当徽、钦二帝被俘之后,钦宗之弟康王赵构于兵荒马乱之中死里逃生,李马背着康王过淤泥河。当金兵追到泥马庙来搜寻康王的时候,正好看到了泥马身有血迹,便逼问庙祝匡政,匡政情急之中说泥马显灵渡了康王。为了展现统治者利用的谎言以达到政治目的的作品主旨,灯光设计者通过灯光将泥马的形象夸大,大量使用了神圣的金黄色的光,随着剧情的发展,金黄色的灯光使用面积越来越广,整个舞台成了一个金黄色的海洋,再加上彩色的旗帜,飘渺的烟雾等,营造了一个入门如幻的场景。在这里,灯光将具象转变为抽象,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在戏曲表演中,表演者的唱念及动作还有音乐是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及灯光技术的发展,通过灯光的色彩、强弱、明暗、闪动等变化,更有利于将人物的主观情感体现出来。如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表演中,灯光以其独特的手法在体现了剧作家的意图,展现人物形象上发挥了作用。观看整场戏曲,我们会发现浅蓝色的灯光贯穿了全曲。浅蓝的灯光烘托出了北方寒冷的环境,另外,这种寒冷的舞台效果也进一步揭示了戏曲的主题,那就是主人公曹操的思贤若渴与疾贤如仇。为了展现曹操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灯光设计者运用追光照着正要入睡的曹操,然后灯光慢慢变窄变暗,直到最后漆黑一片。在灯光完全消失的那一瞬间,舞台的另一侧慢慢出现了一束灯光,进而构成了一个虚幻的战场。当曹操在睡梦中被刺客追杀惊慌失措的时候,戏曲需要立刻返回现实,于是又采用相同的方法,全场灯光灭,然后追光恢复开始的场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灯光运用对于人物形象的展现,戏曲演员的表演加上灯光的配合,把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清代王夫之在《夕堂咏日绪论》中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而戏曲也是这样。戏曲只有在情景交融的前提下,才能通过人的肢体、舞台表达出主观情感。“情”是戏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在戏曲中,事态的发展、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都是因“情”而产生。“景”是戏曲所反应的人物的外部画面或舞台环境,有了景,才能见景生情表演者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意境产于主心和一,心物交融,没有情景交融就难以产生意境。
灯光在情与景的交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越剧《少年天子》,开场,全身着黄袍的表演着拿着扇子在一束灯光下出现。随着音乐的进展,灯光设计者充分地调动灯光的表现力,透过照在扇子上的灯光,衣袖上的灯光……演绎了少年天子的神韵之美,在丹青般灯光中整个的舞台空间呈现出一种古雅、端庄,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它既具有神秘的美,又给人一种亲近感,这不但是戏曲艺术所崇尚的,而且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高级审美境界。
戏曲艺术的美不仅要表现在动作编排、服装造型、场景布置上,更要充分发挥灯光的作用,通过灯光艺术展现戏曲的情景相融、形神兼备,染心境与情怀,进而形成艺术形式之美、结构逻辑之美、艺术思想之美、人文精神之美。戏曲表演要给戏曲灯光设计者们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戏曲舞台灯光表现方式,达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文化多元化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戏曲、学习中国戏曲、爱上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