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喜林 张昌伟
①江苏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经过多年发展和培育,江苏蔬菜产业已经开始呈现生产区域化、产品优质化、经营品牌化、零售超市化的态势,近年来的蔬菜播种面积为140多万hm2。蔬菜产业的发展肩负起了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和农业(丘陵山区)开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任。在市场需求方面,人们对优质安全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国际市场对江苏出口蔬菜需求加大、加工品市场的加工需求潜力巨大。
蔬菜供应尽快由数量保障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进一步发展蔬菜产品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技术;进一步发展设施栽培专用蔬菜新品种;加快发展优质蔬菜,促进出口创汇蔬菜的发展;推动蔬菜省力化、机械化生产。
②薄弱环节劳动力价格上升及综合机械化率低致使蔬菜生产成本剧增;设施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水平较低、单产低;蔬菜产业化程度较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滞后致使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不够,标准化模式尚需完善优化;蔬菜种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品安全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管理体制不顺、财政投入不足。
③科技需求分析蔬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种子繁育和种苗生产;设施蔬菜构型优化、机械化及生育障碍防控;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生产;蔬菜贮藏加工及功能营养成分鉴定;蔬菜流通及产业经济。
①三大使命江苏蔬菜产业体系的国际使命为:蔬菜与生活质量;营养与人类健康;资源与环境保护。努力解决全人类的“生存、健康、环境”问题。
②两大任务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在江苏苏北大地,依托蔬菜科技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
③一条道路走绿色生产蔬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之路。
江苏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简称江苏蔬菜体系),根据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关于公布首批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名单的通知》(苏农科[2017]4号)文件和《关于印发<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苏农科 [2017]17号)设立,由产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技术创新团队、推广示范基地3个层级组成;同时设立执行专家组作为学术委员会机构。本体系实行首席专家领衔、岗位专家负责、基地主任承接制。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为体系首席专家,南京农业大学为产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建设依托单位。
①首席专家对江苏蔬菜体系建设实施和工作任务完成负全面责任。主要职责:牵头负责江苏蔬菜体系整体工作,开展重大技术协同攻关、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负责组织江苏蔬菜体系任务规划的调研、编制和分年度任务分解,与省农委签订体系建设任务书和实施方案,分别与岗位专家及基地主任签订研究与示范任务书;组织开展对岗位专家及基地主任的年度和综合考核,形成考核报告;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各岗位专家和示范基地主任的业务活动,开展产业发展调研,向相关部门(单位)提出阶段性技术措施和建议;负责组织对产业市场风险、重要灾情和突发性问题进行会诊,提出有关建议;向省农委提交年度产业科技发展报告。
②技术创新团队分别在叶菜类、茄果类、瓜菜类、水生类、根茎类、葱蒜类、食用菌、设施构型、绿色防控、智能生产、农机装备、废弃资源利用、产业经济岗位设置技术创新团队13个。分别设立岗位专家1名,岗位专家所在单位为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单位。岗位专家可以吸纳农业推广、科研、教学单位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专家,自行组建创新团队,要求人岗匹配、梯次合理、专业互补,核心成员5名左右,至少有1名农技推广人员,每名专家参与团队不超过2个。首席专家兼叶菜类岗位专家。
岗位专家主要职责:组织创新团队专家围绕江苏蔬菜体系中相关领域重大技术联合攻关和组装集成。开展产业技术需求调研,收集、监测和分析相关领域产业动态与信息,监测本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市场变化、政策变化等),对技术与市场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预案;开展本研究领域重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技术人员培训;指导推广示范基地开展具体工作。
③推广示范基地根据江苏省蔬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江苏省蔬菜产业特点,在江苏省蔬菜优势产区设立科技综合示范基地24个,每个推广示范基地设立主任1名,基地主任所在单位为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单位。主要职责:承接本产业技术体系创新成果试验示范、推广服务,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技术与市场需求信息等。协助首席专家及岗位专家开展专题试验示范以及产业经济相关工作,负责与当地农业行政和技术推广部门联系,收集本区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监测分析本区域蔬菜病虫动态、灾情、产销信息,将地方产业政策等动态变化上报首席专家,预测分析本区域本产业生产、技术、市场发展趋势;配合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组织开展推广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等技术培训指导工作。
④专职联络员与产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江苏蔬菜体系专职联络员即为产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协助首席专家开展各项工作。
⑤执行专家组执行专家组由首席专家、5位岗位专家和3位推广示范基地主任共9人组成,即为江苏蔬菜体系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为主任委员。主要职责:负责制订并组织实施江苏蔬菜体系发展规划和分年度计划中的相关任务;组织开展相关科技活动,指导、协调和监督各技术创新团队和推广示范基地的业务活动;江苏蔬菜体系的规划、人员和机构变动、经费分配、制度办法等重大事项,均由执行专家组讨论决定。
江苏蔬菜体系将紧紧围绕蔬菜产业链的科技需求,通过遗传育种、栽培与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控与质量安全、小型机械利用、设施装备与贮藏加工、产业经济、品牌创建、发展预警与市场风险控制等环节进行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主要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即加快蔬菜新品种、栽培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产业链关键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应用,重点解决蔬菜产业链中品种、技术和市场等关键环节存在的不足,全面提升江苏省蔬菜生产和供应能力,使江苏省蔬菜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
首席专家侯喜林教授(中)在扬州市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观摩会上
①调研江苏蔬菜体系建设每3年为一个实施周期。每3年周期的前一年,由首席专家组织本体系内的人员,全面调查征集本产业技术用户提出的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进行初步汇总。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年度定点调研。
②任务确定与分解根据上述技术用户提出的需要解决的生产问题,首席专家组织本体系执行专家组讨论梳理后,提出本体系未来3年集成创新、试验示范的任务规划与分年度计划,制定本体系3年研究和试验示范任务分解方案。
③任务的执行江苏蔬菜体系集成创新中心和首席专家根据审批下达的未来3年集成创新和试验示范任务规划与分年度计划,制定本体系3年集成创新和试验示范任务的分解方案,经本体系执行专家组讨论通过后,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本体系内的各岗位专家、推广示范基地主任。由体系集成创新中心和首席专家审核各岗位专家、推广示范基地的实施方案,并报农委批准。
在执行过程中,本体系集成创新中心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负责向相关部门(单位)提出支持立项建议。
④农技耘通过农技耘,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基地主任与推广基地、农户、农业企业和消费市场互通信息,形成蔬菜产业链需求信息、种植信息、种植技术、新品种互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