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高丽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进行的一项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加强口语交际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学生来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会全面地观察事物,也没有很强的理解力,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具有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图像等优点。教学中,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省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如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仅凭书上提供的一幅图片是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的。一年级的学生,知识和经验都相当贫乏,生活经验的积累更是不够,仅仅依靠课本的图片,学生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春天的景象。于是,在上课前我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搜集描写春天的语句、诗歌,并把它背下来。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调动语言信息网络积极思考,避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同时我让学生与家长在生活中寻找春天足迹,并让家长利用手机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通过微信发给我,之后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整合收集的资料并配以轻快的音乐。在课堂上,我用多媒体课件从声音、图片、动画等方面向学生展示了春天的绚丽多彩,给学生创设春天来了的情境,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心中有素材,这样对“春天来了”这个口语交际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激发了他们强烈的交际、表达的欲望。
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大都配有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插图。插图不仅是一种直观的教学辅助工具,还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弄清插图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明白要交际什么,应怎么说,怎样才能说得有条理,把口语交际训练扎扎实实地渗透到每一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
如在《学会道歉》一课的说话训练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先观察图中的景象,明确每一幅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然后,让学生在观察中展开想象,注意人物的神态、表情和动作,根据遇到的情况,明确该怎么向别人道歉,并一幅一幅练说。最后,让学生在展开想象的基础上自设情境,自选对象亲自演一演向别人道歉和接受别人道歉的交际活动。
又如《雨点》一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的情形。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与同桌说一说: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通过看插图,学生体会到水池的平静、溪流的缓慢、江水的奔腾不息、大海的波涛汹涌,并联系生活经验感悟到“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四个饱含意蕴的词。学生被一幅幅有趣的图画所吸引,你一言我一句地交流着。教师如善于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这一直观的教学资源,口语交际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核心是“交际”两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在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只有实现这种“互动”式的交际,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交际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指导口语交际时应注重双方互动的过程。
如教学口语交际课《小烦恼热线》时,我利用教材的话题导入后,先让学生观看喜羊羊给知心姐姐打电话倾诉自己烦恼的视频,再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观看后的收获。如“小烦恼”可以先说说最近的心情怎样,再说说有什么烦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要说真话和心里话,“主持人”要静心倾听,并要不断给予鼓励和开动脑筋帮忙想办法,给他出主意。学生互动交流后,我率先示范做“小烦恼热线”的第一任主持,并创设与学生互动的情境:“老师也有一个超级大烦恼,想请同学们帮帮我。我女儿六岁了,可是她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每顿饭都会吃很长时间,长期如此,长得很瘦。我想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这让我很烦恼。同学们,你们能为老师出个好点子吗?”学生说出了很多有条有理的妙招。此时,在学生把心中的策略表达出来的同时也达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这样的互动巧妙实现了师生角色的互换。接着是以四人小组进行小烦恼热线活动,各自诉说不愉快的事,组内成员轮流做小主持,并人人都要参与交流。最后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随时跟老师、爸爸妈妈、小伙伴交流谈心。可见,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生活必备的技能。课标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生动。
如《学会求救》一课的交际话题是当面对生活中的意外事件时,当事人该如何自救或求救。课前,我和学生做游戏,请他们表演帮助学前班的学生找教室,目的是让他们感知课堂内外都有交际。在教学时,为了丰富学生的经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大火中人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生的火灾录像,让学生认真听明白求救人与消防员的对话;再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意外事件,人们是用什么方式自救或者求救的;然后让学生自己表演遇到危难的情况,该怎样自救或者求救。这样教学避免了直接说教的乏味,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和感悟。在落水求救这一环节,我讲述了自己小时候亲身经历的事,以我童年时真实的落水事件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学生纷纷想出很多办法来救落水的我。在救人的过程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交际,要真正把人救上来,是要用恰当的语言来交际的,否则自己的救人方法就得不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学生纷纷动脑动口,有效的交际开始了,学生的智慧和真情让我感动不已。在教学活动中我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打开了口语交际的通道,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他们的“自救”技能同时也形成了。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口语交际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教师有责任让学生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成为会说话、能说好的人,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基础,为他们成为未来的交际人才打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