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整理 本刊编辑部
2017年底,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认定,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此,全球共有48个项目获得认定,分布在19个国家,而我国则占了15个项目,居世界第一。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的重大行动,旨在发掘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财富,探索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名叫涅甘达哇的山神途经此地,被石山挡住去路,于是,他伸出拇指一摁,顿时石破天惊,豁然开朗,呈现出一副绰约不凡的人间仙境,这就是大拇指摁开的地方——迭部。
除了扎尕那,迭部的林场、跌山、虎头山、措美峰、牛路沟、老龙沟、骨麻湖、录坝湖、九龙峡谷都好似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令人神往。自西向东贯穿全境120公里的白龙江,活脱脱像一条洁白的哈达,让人心生欢喜。
扎尕那地区汇聚了山峰、峡谷、河流、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等,拥有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漫长的冰川运动和滑动,加之寒冻、雪蚀、雪崩、流水等各种应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扎尕那地区独有的冰川地貌景观——扎尕那冰川。这个地方的冰川地貌发育完整,独特的成因在中国罕见,世界少有,是鉴别冰川作用范围和性质的重要标志,对研究古地理和古气候环境的变迁、冰川沉积地貌有很大意义。
迭部县境内有大量完整的第四季古冰川遗迹,其地貌属第四纪冰川遗迹,冰期形成大约始于200万年至300万年前,结束于1至2万年前,波及范围十分广泛,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由于海拔较高,扎尕那有相当一部分山体海拔在4000米以上,一般都在3500米左右,所以,在雪线以上,能够清晰地看到冰川谷和冰川混杂堆积体,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风蚀地貌,形态非常独特秀美。
1926年,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博士受《美国国家地理》之托深入中国西南部考察,走进甘南迭部的第一站,就驻扎在扎尕那业日村,他在日记中写道:“迭部这块地方让我震惊,绝对是一块处女地。它将会成为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和所有观光者的胜地。”他后来又写下了一段让世人不断引用的名言:“就像伊甸园一样,我平生从未见过如此绚丽的美丽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到迭部的美景,就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扎尕那位于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气候类型的交汇处,地处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独特的地理区位为农林牧复合经营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基础。这里独特的生态区位促进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造就了独特的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又为农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并赋予农业更为广阔和丰富的内涵。
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位于迭部县益哇乡。在该系统中,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使其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汉地农耕文化与藏传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特殊的农业文化。
早在3000年以前,这里就已经出现了畜牧文明的萌芽,蜀汉时期,名将姜维把先进的汉族农耕文明引进到此,吐谷浑时期,汉地农耕文化和藏区游牧文化相互融合,明清“杨土司”时期,农林牧复合系统逐渐发展起来。
当地居民与这种独特的地理生态区位和高寒贫瘠的自然条件协同进化、不断演进,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森林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之间长期互补、融合,形成了在河滩川地耕种,浅山林地与草地相间,脑山地放牧这样一种相对封闭,完整、紧密又自给自足的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独特丰富的文化传承,呈现农林牧复合的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特色。
农林牧复合生产也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为每一家庭单元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
这里的居民既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又随着季节的转换不断地变换着从事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不同职业,他们既是牧民、也是农民、猎人和樵夫,每人身兼多个职业。
这里地处高寒贫瘠的生态脆弱地区,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还是长江与黄河分水岭的上游地带,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独特的生态区位促进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造就了独特的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近年来,当地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制定了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不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保护传承。
目前,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的植被覆盖率高达到87%,林地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58%;牧草地面积次之,约占总面积的30%;耕地面积较少,占总面积的8%。随着地势高低和气候差异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
据统计,扎尕那林牧复合系统内有陆生脊椎动物183种。珍稀野生动物和特产动物种类丰富,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10种,包括大熊猫、羚牛等,II级保护动物有30种,包括蓝马鸡、绿尾虹雉等,中国特有动物22种。系统中的畜禽种类主要有牛、马、骡、驴、羊、猪等。
农林牧复合系统充分发挥了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以及坡地农业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保育、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功能,构成了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开发高生态附加值产品提供了客观基础。
农林牧复合系统构成的垂直梯度景观与水平地带景观,山、林、草、地、水与踏板房聚落景观浑然一体,同时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对于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内地与藏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藏族传统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以及汉地农耕文化的融汇。
节庆文化和祭祀文化体现了农林牧复合系统的文化特征,既吸收了藏民族的传统游牧文化,又吸收了汉族传统农耕文化的因素,同时,又具有林区特色(尤其是狩猎文化和服饰文化)。特殊的区位造就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游牧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相互交融,各种形态的民俗风情、歌舞音乐、民间工艺等传统文化世代相传。这种独特复合的农业文化传承构成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基础。
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挑战,扎尕那在发展中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攻”与“守”的矛盾,似乎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像扎尕那这样的农业文遗产都肩负着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多重任务。过分强调“原汁原味”的保护而忽视了区域发展,难以调动当地居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难以实现保护的目的,需要探索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新思路。
有专家建议,发展是最好的保护。这就像足球比赛中“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农业文化遗产地特有的农业物种与生物资源、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传统的文化习俗和优美的乡村景观,成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制作、生态与文化旅游以及生物资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优势。
秉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基本原则,在坚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生物资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功能农业,逐步建立起农业功能拓展、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实现农民从“农业生产者”向“多种经营者”的转变,农事活动、乡村景观、传统民俗、生态环境向生态与文化旅游资源的转变,原来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高端消费品和旅游纪念品的转变。
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保障性政策,实施规范化管理,组织规划编制和实施,负责资金筹措等,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纳入地方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组织农业生态、农业历史、农业文化、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等领域的专家,发掘、评估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机制,协助编制科学、可操作的保护与发展规划,进行传统知识与经验的理论提升。充分调动农村社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真正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最主要受益者。注重发挥企业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有效提高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投入、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探索社区支持农业、认养制度、志愿者制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