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原养生特色 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2018-04-08 01:20卜鹏楼杜树旗
甘肃农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原中医药旅游

■卜鹏楼,杜树旗

(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甘肃 兰州 73003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中国推进,人民群众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日益增加,养生理念从传统走向创新,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养生形态,在适度高原地区养生也作为一种新的健康养生方式正在受到重视。我省地域分布较广、气候条件多样、海拔高度适中,具有“不冷不热、不干不湿、不东不西”的自然地理特征,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绿色健康产品多样、多数地区风景优美,发展高原养生条件得天独厚,深度开发高原养生产业前景广阔,有望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较高海拔地区养生的有益影响研究

在以往的观念中,低海拔饱和氧条件下的自然环境是健康养生的最佳选择,而高海拔则是健康养生禁区,但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表明,高原地区较低的海拔高度(1 500~2 500m)对人体健康同样有积极影响,可以调动人体潜在机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内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效果。

(一)较低海拔高原低氧环境可以激发人体生理功能

对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群来讲,一走进高原低氧环境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在较低海拔高原中会随着“习服—适应”过程逐渐强化人体生理活动,增进心脏动力、增强肺扩量、增加血液循环,反而可以使心肺和循环功能得到强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认为,适度高原的轻度缺氧对人体起到了一种“激活”生理功能的作用。[1]高原地区太阳辐射较强,适度照射能增强免疫系统能力,增加抵抗力并促进炎症消散,给人体生理功能带来良好的生物效应。国内外医学和体育研究机构正是利用较高海拔高原人体习服特性,建立了高原疗养和体育训练基地,如瑞士在阿尔卑斯山区海拔1558m的达沃斯建设了呼吸系统疾病疗养场地,并借风景优美的优势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健康旅游胜地;我国在青海和云南等高原地区建设了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借助高原环境提高运动员生理机能。近年来一些地方还结合健康旅游、休闲度假、高原美食积极发展高原养生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绿色产业。

(二)较低海拔高原低氧环境下部分疾病发生率较低

相关高原医学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在较高海拔地区长期生活的居民心血管、肺小血管和微血管相对丰富,肺泡数量较多,心肺功能明显较强,而且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据我国一项民族和高原地区高血压调查,在四川甘孜州、甘肃甘南州、青海等6个藏族自治州等较高海拔地区,居民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胖肥症、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患病率均低于全国水平。

(三)较低海拔高原低氧气候环境对一些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国内外一些医疗研究机构很早就开展了在高原山地进行气候治疗和康复试验,或用低压舱模拟高原低氧环境治疗有关疾病,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例如,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高加索山区(海拔1 600~2200m)建立高山疗养院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10例高血压患者中有9例在治疗3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逐步下降。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成都军区昆明疗养院对70岁以上老人进入亚高原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结果发现,高龄冠心病患者进入亚高原疗养后,血管壁的扩张与收缩作用增加,脏器和组织血供能力增加。更多的研究实践表明,高原气候在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帕金森症等方面的治疗上也有较好效果。

(四)较低海拔高原低氧环境下分布着许多长寿之乡

世界三大长寿区都在较高海拔的高山地区[2],即高加索的阿塞拜疆和阿布哈兹(海拔2000m)、东喜马拉雅的罕萨地区(海拔2200~2400m,包括克什米尔及我国新疆南部和田地区)、安第斯山厄瓜多尔的Vilcab amba地区(海拔2250m),这三大地区人口平均寿命高,百岁老人较多,如阿塞拜疆山区百岁老人占人口的48.4/100000;阿布哈兹地区百岁老人占人口的80/100000。这些地区环境的共同特点是都保持着高山原始的生态系统,平均海拔在1500~2500m之间,空气清新,水质清洁,居民多从事体力劳动,进低热量饮食,百岁老人大多有家族史。除上述相似因素外,高原寒冷低氧环境中人体发育延迟、性成熟期延缓、生命全周期延长及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低发病率也是高山地区多长寿人口的原因之一。

二、我省发展高原养生产业的有利条件

(一)海拔高度适宜发展高原养生

我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平均高程2 155.7米,多数市州在1 500~2 300m之间,14个市州中有12个处在这一海拔范围,正好处于适宜发展高原养生的黄金海拔高度,发展高原养生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图1 甘肃省各市州平均高程(单位:m)

(二)多数地区有优美的自然环境

我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域,自然地理多样、气候特点各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健康养生基础条件。沿黄河地带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水草茂盛、景点众多,分布着永靖炳灵寺、刘家峡、景泰黄河石林、白银四龙、皋兰百年梨园等旅游景点和度假村,特别是兰州市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夏季避暑胜地。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陇南山地,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溪流众多,养生条件极为理想。甘南高原地区森林密布、草原广阔、气候温和,被《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被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世界华人联合会评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美旅游胜地”。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文化厚重、戈壁沙漠雄浑、民族风情独特,是丝绸之路重要通道,近年来,该地区旅游业长足发展,兴起了一批特色小镇、汽车营地、度假村和湿地公园等,尤其是张掖市有“抬头不望祁连山,错把张掖当江南”的美誉,发展健康养生正当其时。

(三)中医药养生产业基础雄厚

我省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现有中药资源2 540种,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历史上诞生过医学鼻祖岐伯、针灸鼻祖皇甫谧,具有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渊源,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引进和规划发展了一批中医药企业,建成多个中医药产业发展基地,依托中医药生产加工,建立起岐黄中医康复疗养基地、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养生文化体验基地、皇甫谧针灸医疗保健基地、麦积山中医药休闲养生度假基地、武—清—街温泉养生基地、陇南山水田园养生基地、定西中医药科普旅游基地等多个中医药养生基地,形成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集群。

(四)老龄化趋势下健康养生需求呈现不断扩张势头

2015年,全省60周岁以上老人约为36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4%,65岁以上人口222.5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8.56%;同时,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按照联合国标准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需求正逐年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养生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扩大养老、养生服务有效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近年来老年人口有“冬季东南飞,夏季西北游”的养生特征,这为我省发挥优势,开拓高原养生服务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需求。

(五)美丽乡村建设平添发展高原养生新优势

近年来,随着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我省乡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乡村面貌、城镇形象已有显著改观,涌现出很多令人影响深刻的产业新村、旅游小镇,比如康县长坝镇花桥村、临泽县倪家营镇梨园新村等,都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展成闻名遐迩的致富村,乡村条件有了翻天覆地变化,成为远近游客慕名前来度假旅游的热门之地。类似的乡村和小镇在我省还有许多,这些乡村基础条件的变化,为我省发展以养生为特点的养生旅游带来新的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们可以借建设美丽乡村和发展特色小镇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深挖乡镇发展高原养生的无限潜力。

三、发展高原养生新业态的总体布局

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为契机,发挥我省高原养生的独特优势,促进高原养生与养老产业、中医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及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根据各地海拔高度,结合各区域板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形成各具特征、各有侧重、竞相发展的“四区一带”高原健康养生格局。

图2 “四区一带”高原养生格局

(一)陇中健康养生养老区

以兰州市为核心的陇中地区集中了省内主要医疗资源,三级医院中的一半以上、三甲医院中超过五分之三集中在兰州,是全省医疗核心区域。利用兰州市重要医疗资源较为集中的特点,可在兰州市辖区内及周边地区,如白银、永登、皋兰、红谷、榆中、兰州新区等地,依托环境条件较好区域,重点发展康复医疗养生,规划建设中医养生康复基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生养老领域,引进国内大型养生企业建设中医养生康复机构,支持房地产企业建设以养生养老为主题的康复社区,打造形成以兰州为核心的陇中地区医疗康复养生养老区。

(二)陇南中医康体养生区

陇南地区自然环境良好,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品种多,发展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养生产业具有非常好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定西中药材生产和陇南地区优美自然环境的优势,在定西充分利用盛产漳盐、各色中草药的特点,积极开发盐疗治疗、养生器具和地产中药特产等具有中医药特色养生效果的养生产品,并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贵清山-遮阳山”为依托,打造中医养生基地;以定西通渭、天水武山、清水和街子温泉资源为基础,开发温泉水浴、温泉疗养等养生产品,打造中高海拔地区温泉养生基地,开发苦荞养生茶、小杂粮等深受群众欢迎、有中医养生效果的产品,打造陇南中医康体养生区。

(三)陇东中医文旅养生区

陇东地区有深厚的中医文化和丰富的养生资源,是我省重要的风景名胜区和红色文化区,在泾川还蕴藏有温泉资源。围绕特色资源优势,进一步充分挖掘平凉温泉资源潜力,做大做强泾川温泉品牌。将旅游和中医文化养生结合起来,扩大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养生文化体验基地、皇甫谧针灸医疗保健基地、麦积山中医药休闲养生度假基地等的品牌效应,积极传播岐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皇普谧针灸技艺,打造集温泉养生、中医理疗养生、针灸医疗保健、中医药休闲养生于一体的陇东中医文旅养生区。

(四)甘南旅游养生区

甘南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地区,虽然其高程已超出发展养生的适宜区间,但仍然不乏海拔处于1500~2600间的区域,特别是东部、南部和与陇南接壤区域,草原广阔、沟峪众多、气候温和、中(藏)药材丰富,发展亚高原养生的条件极佳。可以充分利用甘南各类资源,结合全域无垃圾和全域旅游,进一步拓宽甘南旅游发展内容,探索发展亚高原休闲旅游、康体养生、体育锻炼等产业。把藏医藏药、草原风景、气候资源、民俗文化结合起来,以高原医学为依托,开发高原医疗产业,发展慢性病气候治疗和高原康复养生治疗。在舟曲、卓尼、迭部等地区选择气候、生态等自然条件较好区域,布局一批较高档次的高原养生机构,建设主要面向高原人群的高原养生基地,探索发展高海拔地区医疗养生区。

(五)河西走廊旅游养生带

河西走廊各市平均高程在1 700~2 500m之间,处在发展高原养生的最适宜区域,河西5市具有很厚重的边塞文化和浓郁的西域风情,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长城文化独领风骚,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丹霞地貌、戈壁绿洲等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种植广泛,具有很好的旅游养生条件。可将河西走廊历史风情、自然景观和地理地貌充分结合起来,以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和酒泉5市为依托,充分借“一带一路”机遇,挖掘河西走廊古典文化、现代城市发展、旅游观光等旅游养生潜力,打造河西五市各具特色的养生带。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科学研究和宣传

高原养生是养生产业的新形式,养生原理和效果还不能为大众所熟知,养生机理、效果、康养范围还有深入挖掘之处。要加大与省内外医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对高原医学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此作为发展高原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唤起大众对高原地区健康生活的认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渠道,加大对高原养生知识的宣传力度,促进消费群体对高原养生原理的认识,促进健康养生消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加大营销投入,通过举办论坛、旅游宣传推介、媒体推广等各种途径全方位、大力度宣传我省养生优势,扩大高原养生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规划引导养生产业发展

养生是民生之需,发展养生产业不仅是对居民生活需要的必要补充,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省在养生方面已出台了《甘肃·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总体规划》,但缺少系统性的养生规划,不利于有效撬动各类养生资源形成产业发展动能。应全方位高起点对我省养生产业进行总体规划,特别将高原养生作为发展养生产业的重要概念和落点,从医疗、保健、养老、中医药、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规划建立起养生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条。

(三)着力打造高原养生品牌

鼓励国内外知名健康养生服务企业在我省投资兴业,寻求与华大基因、杭州华龄等知名健康养生企业合作,在省内五大养生区带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配套设施好、市场潜力大、组合能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高原健康养生产业精品项目。培育本土健康养生企业集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原养生项目建设,推动省内医药企业探索建设高原养生项目,创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核心品牌,打造一流的健康养生产业精品。

(四)大力开发高原养生产品

发展高原养生需要有配套的养生产品,包括养生食品、器械、运动休闲产品等。可以结合我省特色农产品开发具有养生功效的各类中医药养生补品和保健品,如以冬虫夏草、黑枸杞、红枸杞、锁阳、黄芪、党参为原料的饮片、冲剂、药膳食疗、保健食品等产品,特别是要同高原养生结合起来,建立起辅助高原医疗和养生的配套产品体系。推动省内佛慈、和盛堂、扶正、岐黄药业等制药企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企业针对高原养生特点,突出稀缺性和独特性,开发具有高原养生特点和需要的健康医疗器械。引导运动器械企业和医疗企业开发高原运动器械和户外装备,建设高原装备生产基地。

(五)推动养生产业融合发展

养生产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涉及到医药生产、康复医疗、养生服务、健康养老、旅游开发等等,我省发展高原养生,需要将这些业态统筹起来融合发展。要将高原养生和医疗卫生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原气候对各类慢性病的辅助治疗和理疗作用,实现两者优势互补。要重视休闲旅游在养生中的作用,把高原养生同旅游业结合起来,在旅游景区、度假基地建设养生机构。要注重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养生小镇,在具有一定产业基础、风景较好、条件充足的知名乡镇,积极嵌入养生理念,引导建设基础条件较好、养生方式多样、养生服务一流、养生理念先进的养生基地,实现养生和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天一.高原环境对人体有益影响的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7.

[2]张俐.高原低氧环境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2).

猜你喜欢
高原中医药旅游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