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有效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农村集体的合法利益,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效率,促使农村养成良好的党风廉政思想。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必要性;问题;对策
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综合有效审计,及时发现不符合相关法规的现象并正确处理,充分突出财经纪律的严肃性,防止一切经济风险,维护集体经济的安全完整。本文首先论述了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其次指出了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1.有助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能够及时找出农村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促进农村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作用,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科学明确具体的经济关系,为农村集体经济指明发展方向。比如对村级现行的所有开支审批制度完善与否、所有支出与财会制度中的规定要求是否相符、有无将集体资金占为己有的行为等进行严格审查,在准确核对相关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一致、总账与明细账是否有较大差异、报表与账簿是否相符、财务处理是否高效可靠,规避各类贪污舞弊、对集体合法利益有较大损害的行为。此外,加强财务收支审计能够有效督促村集体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真是具体的支出账目,及时获得社会群众的广泛监督,并采取措施有效处理好社会群众发现的财务风险问题。
2.有助于强化村集体资产管理
通过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审计能够保证集体资产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提高集体资产的综合效用。明确能够提高农村集体资金与资产利用率的办法,充分发挥集体资产资金在本地区集体企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在农业方面引进现代化技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目标,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水平。
3.有助于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可以督促农村各级干部人员严格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办事,加快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程,确保村级财务公开的及时性、有效性,建立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为农村经济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有助于清晰划分各级村干部的经济责任
对各级村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严格审计,可以公平合理评价在职村干部实际完成的经营绩效以及经济责任的落实情况,与相关奖罚紧密挂钩,从而促使村干部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开展各项经济活动,保障村集体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还为在职村干部确立清晰的任务目标及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帮助,通过自身的监督约束作用促进村集体经济正常运转。
5.有助于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国各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审计有助于保障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民自身合法权益,提高农村的安定性,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低下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好发展,这也进一步增大了审计工作量,但是有不少县镇街道中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文化水平层次不齐等。尤其随着村级财会委托代理制度的落实,将代理会计职务全权交给了负责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县镇街道农经干部,这样县镇街道农经干部就自己完成审计与记账,严重削弱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审计查处不力
部分县镇街道在处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问题时力度不够,没有严格惩处违纪违法人员,就算有的违纪人员受到了处理,也只是避重就轻而已。在审计查出不力因素的影响下,造成财务无序化,对村级财务有效运行造成极大阻碍。由于村级财务管理一直处于无序状态,在制约良好的干群关系建立的同时,还加大了基层工作的开展困境,无法将国家制定的农村政策全面贯彻到实际中,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3.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
有的村并未设置“三资”管理制度,尽管设置了该项制度,但制度过于形式化,无法对责任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部分退休或者离职的村级干部缺乏完善的账务交接手续,更有一些离职村干部拒绝交账,并且新上任的人员有自己独立的账本,所以每一届村干部都有一本账簿,导致账账不一致的情况。对于离职村干部拒绝交账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进而影响了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审计经费不足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经费不足,直接影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县镇街道农经干部的劳动强度大,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与业务性特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大都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并且缺乏充足的后备力量,培训经费紧缺,这些都将阻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稳定发展。
三、有效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对策
1.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提高农村审计工作质量及其效率,就必须充分考虑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壮大审计人才队伍,优化配置文化水平及专业化程度高的审计人员,对审计资格证进行严格管理,只接受有上岗资格证的人员。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专业的业务培训,丰富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完善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致力于建设政治理论强、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高的农村审计团队。向有关部门申请充足的经费,以推动农村审计工作有效运转,注重审计人员的薪资报酬,充分突出农村审计职能。
2.加强审计查处力度,落实完善的长效机制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问题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落实完善的长效机制已经成为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对审计成果具有很好的检验作用。相关职能部门与县镇街道应积极配合找出引起村集体经济审计问题的具体原因,并确立相应的整改对策。实际中,应充分考虑以下三点:(1)明确具体的整改期限。严格按照审计意见书中的规定在几个月内对审计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同时向县审计中心传达具体的整改结果。(2)明确有效的整改对策。认真分析审计意见书中所提的问题,及时找出引起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整改对策。(3)明确清晰的整改责任。严厉惩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的部门及人员,县纪委和监察局应对审计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凡是整改效果不好的村,应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3.建立长期审计制度
每一年中,县、镇、街道都必须加强审计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践情况,还要加强重点问题的专项审计,比如集体土地征用等。从村两委换届角度出发,加强在职与离职村干部的审计。县镇街道农经部门要每隔一年综合有效审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及村级资金状况。整个审计工作结束后,应第一时间制定详细的审计结论,并公布于众,防止后续各类风险隐患的发生。
4.构建完善的经费保障制度
县、镇、街道应在同级预算范畴中确立用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经费及相关培训教育经费,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转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奖励那些业绩好的审计人员,反之则严厉惩处,全面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能够促进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民主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构建系统化、综合化的监督体系,遵循公平合理的审计原则,并且强化各村级干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廉政建设思想,建立良好的干群關系,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完善,从而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转扫除一切障碍。
参考文献:
[1]唐敬国,董纪民.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农村财经,2015.
[2]龚春秀.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面临的难题探讨[J].大科技,2015.
[3]刘春艳,陈彦章.浅议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7.
[4]仇春林.浅谈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
[5]苏建军.浅议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J].中国农业会计,2016.
[6]其曼古丽·买买提.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方法及其重要性探讨[J].经济视野,2016.
作者简介:
王书平 (1983—),男,单位: 浙江省浦江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