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发挥优势
——我的个性化作文教学

2018-04-07 14:54:30何雪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发挥优势因势利导考场

◎何雪珍

阅读是学习知识的方式之一,学习是一个人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方式和需要。而写作则是表达的需要,是一个人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是一个人把自己的知识、发明、创造的东西告诉别人、让别人知道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一种需求。然而因为升学的目的,选拔人才的要求。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我们往往容易把考场拿高分作为作文教学的直接目的。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

一、现状反思

一个人有了表达的欲望、能力与技巧了,那么只要他想去做了,有了这种做的需求与欲望了,相信他一定会做好的。然而一个会写考场作文的人却不一定懂得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而写作。况且如今的考场作文也越来越似科举的八股文了。什么凤头、猪肚、豹尾啦;什么框架啦;什么议论文、议论性散文易得高分啦。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格式化。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考场拿高分而做的。还有就是那些关于韩信、项羽、屈原、勾践等人的典故都是考场上常见的事例,也是学生爱用、常用、甚至是百用不厌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新意的例子。试想想,这样的作文是一种模式呢?还是学生表达的需要,内心情感的流露呢?还有学生为了追求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就努力思考着如何架框架、如何用技巧,结果却忽略了主题与中心和构思与表达。

二、教学尝试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为了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好作文,避免学生为考试而写作,为分数而写作。我尝试了因势利导,发挥优势的作文教学方法。

1.因势利导,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了,当然就不再害怕写作文了。所以要让学生不把写作文当作令人头疼的大事,关键在于培养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

(1)学会思考,学会感悟。生活中可以思考、感悟的东西是无处不在的。一粒灰尘,一滴水,一片树片,都是感悟的对象。记得教《林黛玉进贾府》时,谈到了十二三岁的林、贾的爱情故事。有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说林、贾十二三岁都懂得了爱情,那么现在的高中生都十六、七岁了,为什么就不能谈恋爱。听到学生这样的发问,我就改变课堂计划,让学生谈谈现在的高中生该不该谈恋爱。结果这堂课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场面非常热烈。下课之后,我让学生把今天所谈的内容和自己所想的道理先理一下头绪,然后把它写下来。结果一篇篇条理清晰、言辞激昂的文章就这样完成了。这种信手拈来,因势利导的感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这种写作方式其实是学生表达自己观点、想法的一种需要,学生不但不讨厌,反而很感兴趣。

(2)想写就写,张扬个性。每个人都会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有了自己的某种想法感悟,把这种想法及时地记下就是一篇随笔。我不但让学生记随笔,还让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拿出来分享。对于学生拿来的随笔我都认真阅读,并在后面写上了我读后的感悟,体会。结果通过随笔我们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学生们更加信任我,也更愿意把自己的随笔交到我面前,慢慢地学生把写随笔作为自己的一种乐趣。而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而且也逐渐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班上的一个学生看了春节联欢晚会之后也写了一篇言辞犀利的小杂文,对春晚评头论足。另一个同学看到了有些人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也写了一篇对这种现象的看法的文章,结果后来参加市里举行的关于交通安全的征文比赛还获奖呢。而还有一个学生竟养成了每天必写的习惯,并且动手写了一部小说,已快完稿了。

2.发挥优势,让每个学生擅长一种文体 在写作文体上也一样,有的人善于写小说,有的人却善于写议论文,而有的人却善于写抒情散文。所以让学生擅长某一种文体是保护好学生的个性,保护好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一种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学的文体指导上,我除了让学生分清各种文体的特征,学会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之外,更主要的是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较为擅长的一种文体。让他们为了自己的表达需要能自由、灵活地使用这种文体进行写作。例如,有一个同学特别擅长于写科幻小说,不管什么样的题材,他都能够以科幻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而另一个同学则非常擅长于写哲理散文。不管什么样的题目一到他的手里便是一篇哲理思辨非常深刻的文章。除此之外班上有的同学杂文写得特别好,有的同学小说写得特别棒,而有的同学的抒情散文写得非常感人。这些同学都成了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而这些同学之间也可以互帮互学。慢慢地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善长的体裁,而且也都能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每个同学都有所长的基础上我让一些最突出的同学充当小老师,让他们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写作的兴趣和乐趣,并让他们给其他同学作指导。

个性化写作就应该倡导“真实、自主、需要、创新”的写作理念。因为写作就是一个人自主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一种需要。它和说话一样,是一个人表现自己的一种需要和方式。它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和交流的手段。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认真倡导、落实“真实、自主、需要、创新”的写作理念,让学生既满足了表达的需求,又满足了升学的需要,又爱上了写作,这可以说是三全其美。

猜你喜欢
发挥优势因势利导考场
凝心聚力 发挥优势 扎实有效开展海外统战工作
华人时刊(2022年1期)2022-04-26 13:39:52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发挥优势写短诗
中华诗词(2019年4期)2019-10-08 08:54:16
聚焦时政析热点 因势利导巧复习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28
因势利导抢市场,练好内功助发展——迅达咨询砥砺奋进的五年
顺时而变促转型 因势利导谋发展
江苏建材(2014年6期)2014-10-27 06:01:41
发挥优势引领农民致富
中国火炬(2014年10期)2014-07-25 10: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