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现状与反思

2018-04-07 14:41:59王思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答题散文文本

◎王思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虽然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有很大改观,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与教学双方即教师与学生分不开。

一、教师教现当代散文的现状及反思

1.忽视文本解读 现当代散文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比重大,本应作为教学重点反而一直被忽视弱化,甚至有些老师直接跃过现当代散文,不作任何教学讲解。

如今的高中语文现当代散文的现状是趋向两种极端教学。一种是教师教学表现出模式化教学倾向。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和解读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只需接受并牢记就好。“标准答案”式的教学忽略了每篇散文的特征和学生的主体性,更不用说散文的美感了。这种灌输式教学对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和水平没有丝毫作用,学生仍停留在对文章表层的理解上,散文所真正要表达的人文内涵、人文精神依然无法解读到。另一种极端是过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对文本肆意解读,一些教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发表的臆想天开的观点,不加辨别就作为创造性解读,将其标榜为学生个性的体现,实际上这是对散文文本的误读。虽然我们鼓励对文学作品多元解读,教师鼓励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发表个性观点,但这种多元性、个性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能脱离文本肆意解读,个性和开放性都要适度。

2.盲目追求教学新模式 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因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形散而神不散的特性,决定了散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也最适合进行教改,以进而实现课堂的优化设计,落实课堂目标。正因散文教学的灵活多变,这也导致了散文教改的盲目性。

随着教改的推进,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涌现,学校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要求教师走出散文教学的固有模式去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固然,新理念和新方法相比于旧有的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更有利于优化散文教学。但,我们的教师在面对众多纷至沓来的合作式教学、点拨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模式时,目不暇接,手忙脚乱,只能盲目追随,这种盲目追求新模式的做法,最终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语文散文教学课改“剑走偏锋”。

《学记》中曾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改的急促和彻底使有些教师还没有来得及将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质和精华之处分析透彻就直接旧瓶贴新签,现学现卖,将分组讨论为“合作探究”,提几个问题就叫作“点拨式教学”。其实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有的特点和规律,只有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在散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学新模式,才能在教改中趋利避害,实现教改的真正的目的和意义。

3.功利性教学 目前,在应试教育下,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难免受到功利性思想的影响,一切教学和学习都应为高考服务。纵观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有关诗歌、文言文的知识一讲再讲,而散文教学在实践中由于受到高考和课时的限制,被教师直接划出教学活动之外,让学生自学散文。在为数不多的散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授现当代散文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答题能力,教給学生答题套路和技巧,而忽视了散文是审美价值,把散文教学配以试题讲解,阅读散文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散文中的语言美,而是作为一种答题的专项训练,以达到在考试中的现当代散文题型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现当代散文的兴趣,带领同学们在品味散文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感受的同时,深入学习并探究散文的表达技巧,理解其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民族精神。

二、学生学习现当代散文的现状与反思

1.首先,教师的教学破坏了现当代散文的美感,使学生对当代散文失去了兴趣。为了应付考试,大部分教师在进行现当代散文教学中一味的强调答题技巧、解题思路,却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和审美力的培养,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在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忽视学生主体性,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将自己要传达的知识不断的向学生灌输,但是这种灌输式的一言堂教学,最后也只能变成自说自话。学生不愿主动思考,对现当代散文的学习兴趣也丧失了。

2.高中生现当代散文阅读时间不充足,阅读量少。在应试改革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大部分时间却沉浸在题海中,不停的刷题。学生只有在考试中才会阅读现当代散文,而在阅读时他们心中也都是带着试题的问题去文章中寻找答案,而不是会去体味散文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意蕴。长此以往,试问现当代散文的价值何在?只有大量地阅读,品味语言的优美才能真正体会到现当代散文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阅读现当代散文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当代散文的价值。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02页。

猜你喜欢
答题散文文本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散文两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两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邀你来答题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