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梓淞
摘要: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伴随着线损,线损使电能的传输效率降低,并且影响企业的利益,因此企业应该对线损加以重视。下面笔者就影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及其对策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
当前,给配电低压线损带来影响的因素有两点,一个是技术因素,另一个是管理因素。其中技术因素一般涉及了调压、调频、调容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用电需求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各个电网均加大了财务以及人力方面的投放,在实现技术水平全面提高的背景下,促进配电线路以及相关设施的改建,降低技术因素给配电低压线损带来的不利影响。即便如此,技术影响依旧存在,但是已经不是主要给配电低压线损造成影响的核心要素。对比之下,管理因素则是给配电低压线损带来影响的不可控因素。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影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一、低压台区线损的类型
线损作为电能从发电厂传递到用户的过程中,在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环节中存在的电能消耗或者损失状况。造成变动损失的因素主要有:1)电流经过线圈时造成的损失;2)电流经过线路造成的损失,配电线路的铜损就是该因素造成的;3)低压线路铜损问题,以及接户进户线等造成的损失。固定损失是只要电气设备通电就会有电能损耗。一般该类型的损失不随负荷变化。常见的有:电容器等介质损耗、降压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的铁损、电抗器等设备的铁损、用户电能表的损耗等。其他损失包括很多设备消耗的电量,此外,还有营业方面的错误造成的电量损失,如电能表漏抄、电费误算等。电能表超差、用户私自窃电等也会带来损失。
二、造成线损的因素
(一)计量设备因素
1)由于管理问题,电表长时间工作没有及时更换,导致计量准确性降低;2)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电网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均现象;3)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电能表比较落后,计量不准确,而且耗费很多的电能。经研究发现大约7%的线损都发生在这种设备上。
(二)技术因素
1)线路中电阻的影响。传统设备的电阻较大,当电流流过导线时,会产生线损,并且电阻越大线损越高。低电阻的电路已经成为当前新建电网的首选,但是现有电网传输线路的电阻仍比较高;2)客户计量装置的影响。计量装置出现老化、故障等会导致计量装置不能正常运转,主要表现为计量装置的失准,造成少计甚至不计电量,导致线损統计出现异常;3)电路传输距离的影响。电路传输距离越长线损就越高,当前一些低压台区的电网布局不合理造成电路的实际传输距离相对较长,增加了线损。
(三)管理因素
1)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完善。2)一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电网线损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电力知识,而且要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但当前一些线损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无法对设备产生的线损问题准确定位,并且其责任意识不强,往往无视问题的存在造成线损管理不到位;3)抄表质量的问题。部分抄表工作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安全理念,职责意识偏低,忽视核查和排摸,无法第一时间找出存在的问题,导致配电低压线损逐渐提升。4)窃电行为管理难度大。低压台区是窃电行为高发区域,私接乱挂线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加大了低压台区线损的管理难度。
三、降低低压台区线损的对策
(一)低压台区降损的技术措施
1)加大主干线的导线截面积,将目前以截面积35mm2和50mm2为主的主干线路换成截面积≥70mm2的导线;2)对农村地区的接户线进行改造。将截面积≤6mm2的铝线更换为截面积≤6mm2的铜线,从而降低接户线的损耗;3)合理規划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将配电变压器尽量安排在负荷中心区,减少低压供电的半径。尽量选择节能型的变压器,不能让变压器长期空载或超负荷运行。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变压器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比如可以在配电变压器上安装综合数据采集装置等;4)在线路末端加装无功补偿或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从而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压的质量,降低线损。5)可以采用绝缘导线,有效避免窃电现象,并且降低线损。对一些线路较长、负荷较大的单相供电线路可改为三相供电方式,从而降低线损;6)定期更换和检修客户计量装置。尽可能地避免因计量装置老化造成线损,尽量使用能耗低,灵敏度高的电子计量装置。
(二)低压台区降损的管理层面措施
常用的方式有:一是重视交流总结。通过定期开展分析交流会,总结归纳常见的线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二是强化制度管理。强化管理制度的作用,细化管理条例,并充分结合实际工作,提高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机制。为了加强线损的管理与考核以及对线损管理重视程度,将责任细化至个人,通过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良性激励机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管理能力。四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开培训工作。为了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及使命感,对线损管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交流学习活动,重点培训低压台区线损计算方法和解决有方案,提高工作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供电企业相关部门要建立并健全抄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约束抄表人员的抄表行为,严格执行抄表的有关工作制度。六是定期进行抄表质量整治。抄表组要与有存在抄表问题、抄表阻碍的客户建起和谐有序的内控台账,用现场检查和采取系统的双重审核方式对电量异常、电力差错较高的进行现场复核与系统审核,将发现的问题和数据记录到抄表工作评价台账上,定期进行抄表质量整治,不定期的进行跟抄和抽查。七是做好线路日常巡视工作。要做好特殊线路巡视和日常线路的巡视工作,对于发现的各种故障要准确定位,并找准其事故点,针对性地做好检修工作,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电能损失,并定期对接地、树木挂连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对低压台区的电路进行清障。八是加强用电检查工作。要想从基础上防止窃电现象的出现,就要从管理、技术、宣传等多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加强社会群众对电力相关法律体系的认识,让其从基础上意识到窃电的危害。另一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对防窃电技术的探究和研发工作,在高新技术的作用下规避窃电行为的出现,从而减少窃电给电能带来的影响。
(三)企业内部做好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
供电企业要做好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首先就要整顿好整个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部门的工作作风和纪律问题,做好问责制度的实施。对于每个台区的线损指标要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一个抄表员和工作人员身上,可以将线损情况加到绩效考核当中,当然这样的话,要做好监督工作,避免有人弄虚作假或是以权谋私,对于员工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态度要及时进行引导;其次要保证台区的安装率,使得客户的用电情况能够及时地反映到企业中来,和企业的供电量进行对比,及时统计出线损量;将公司营销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和配网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比对,出现不一致的数据时及时进行改正,派专人进行跟踪和处理;最后就是规定好具体的抄表日期,避免因为抄表时间间隔不一致而导致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不能很好地进行。
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通过加强线损的管理质量,引入先进技术降低低压台区线损的方式,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管理质量,推动整个电力系统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孙训林,侯恩勇,等.浅析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2)
[2]路芷欣.试论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22)
[3]蹇思梅.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化工管理,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