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编辑

2018-04-04 09:28田风红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公信力新闻报道广播

田风红

摘要: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广播媒体作为有意识的文化传播,在我国传媒领域振兴、崛起。而新闻编辑作为新闻节目的灵魂人物,如何在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新闻节目的收听率,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早已成为广大新闻编辑人员的首要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编辑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新形势;广播新闻编辑

一、广播新闻报道现状分析

如今,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日益融合成为广播媒体的新的发展态势,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必然的联系。新时期,新形势下涌现出许多的新情况、新思潮和新矛盾,对于广播新媒体的发展必须以核心业务、平台意识、内容分析工具为基础。由于广播节目本身的性质与局限,伴随人们接触新事物的频率不断增加,各种电视节目的引进与创新使其受到了重大冲击。究其原因发现,其真正的敌人是本身。人与人的交往一般都得通过倾听,接触与讲故事等来关联,而大部分人的倾听能力随着脱口秀,相声等表演等变得挑剔。广播新闻目前的状况表明其内容老套,大多重复,对时事新闻与当下生活方式缺少了解,因此无法使听众“驻耳”侧听。

其次,在播报形式方面也较单一,总是以传统的念稿为主,不求突破,不愿意进行创新尝试,总是局限于一种原始的播报方式之中,墨守成规。加之广播新闻这种形式与性质本身就决定了其不但要有层次丰富多样的内容,而且从播报方面来讲也要求其声情并茂。分内容,按节目类型进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多样。不然,按照那种古板老旧的传统方式继续下去,其对观众的审美会大大损害,使其不断打哈欠,只能起到催眠作用,引发审美疲劳,而无助于广播新闻工作者与听众之间产生良性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编辑

(一)更加注重广播新闻编排公信力

目前,我国广播媒体正处在振兴、崛起、自强和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成长期,也处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期。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网络,微博,微信上的新闻实时更新,每个人都可以动动手指随意发布信息,也可以随意接收信息,所面临的信息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但其最大缺点就是真伪难辨,这时,广播新闻就要将自己独特的优势显示出来,那就是,广播新闻严格的三审制,保证了新闻发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真实性才是新闻的生命力,从这一点来看,广播新闻的公信力最能胜于新媒体。

所谓公信力是指公众信任的力量,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公信力是广播新闻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也是广播新闻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础和灵魂,如何通过真实的新闻报道赢得广大听众的认可和信赖是广播新闻编辑所要担负的重要职责。

多媒体时代,越是信息泛滥,越要谨言慎行,虚假新闻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只能提醒广播新闻编辑要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全面提高广播新闻的公信力,更好地为广大听众服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广播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为确保整体新闻编排的公信力,就要在每一条新闻上下功夫,力保每一条新闻都及时,准确,真实。现在社会上,就依然能听到坊间流传的说法,这条信息是网上报道的啊,那准不准啊,还是听听广播新闻是怎么报的吧,这说明广播新闻深入人心,广播新闻有人信,广播新闻值得人们长久依赖。

(二)提炼新闻提要的鲜活性

随着快速阅读时代的到来,我国新闻阅读出现了一个新词汇,即“标题党”。顾名思义,它主要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不深入去读的一群人,在看标题后,根据自己的直观印象和个人喜好选择是否继续阅读其中的内容。广播新闻虽然不需要纸质标题书写,但是“提要”是否精炼,也是吸引受众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新闻提要要有鲜活性,从全局着眼,选择最有价值的、能够吸引群众的新闻进行提炼,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旨在让听众了解新闻的巨大价值和意义,从广播新闻要传递的思想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同时,要注重语言的感染力,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可以深入挖掘新闻的内容,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短评、述评、编后语、本台评论等方式吸引受众。编辑人员自身也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创新新闻样式与报道模式,让有价值的消息得到传播。

(三)以创新发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是发展的动力,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更要不断变革,以最新的技术和手段强化新闻编辑工作。

首先,做好内容创新,对新闻编辑的报道主题加以深入研究,选择最有价值且新颖的信息。当然,新闻报道作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形式,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念相契合,增加与民生有关的新闻数量,深入分析新闻报道,将解决百姓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在新闻的语言上,要贴近受众,树立群众意识,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兴趣和需求。

其次,做好形式创新。广播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只闻其声不見其人”,它可以是优点也可以是劣势。这就需要编辑人员“避重就轻”,弥补观赏性不强的弱势,在新闻报道中加大与百姓互动的环节,利用热线电话等方式与听众进行实时互动,一起讨论新闻,从而增强广播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

最后,做好策划创新。策划是广播新闻创新发展的根本,在策划上下功夫,能够让新闻传播更加有效,吸引更多的受众。对此,新闻内容的播放顺序要合理,将有价值的新闻放在前面来说,并根据受众的反馈加大新闻的密度,适当的增设娱乐新闻、社会新闻等多种类型的稿件,满足大众的不同需求。

结束语

面对新形式广播新闻编辑工作也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时代的脉搏加以把握,更新传统观念,探讨运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当下出现的新闻滞后等问题,通过改变其工作方式与方法,及时有效的和当前时势热点与现代化带来的诸种问题连结起来,重新激活广播新闻,使其在新的环境里生命力不断增强,从而完成自身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兰天.审时度势――如何发挥广播新闻编辑记者的舆论导向性[J].公关世界,2016(15):48-49

[2]吴越.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发展战略研究--以盐城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为例[J].视听,2015(11):153

[3]王继春,夏巴艾提.克力木.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发展战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16):125

猜你喜欢
公信力新闻报道广播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