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昕
摘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大环境之下,依法治国仍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指导思想,依法治校也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从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现状、法律信仰缺失的表现方面、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正确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信仰;法治
一、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现状
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化的今天,一定要紧跟时代所号召的趋势,制定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有关学生的培养与教育方案,作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法学的发展与改革方向备受瞩目。自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以来,法学的发展一直被人们所期待,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方向决定了社会与人才的发展方向。如今社会的发展变化之快超出我们的想象,发展变化之后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力,其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对于现代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他们自身所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对于法律信仰的缺失。對于现代的高等教育来说,如果大学生缺乏一定的法律信仰,即便毕业后学有所成,也难免不会出现知法犯法的情形,不会出现对于法律权威的挑战,法律尊严的践踏,而且一旦当他们踏入社会,将会给社会带来的威胁与损失是难以预计的。时至今日,大学生缺少法律信仰的问题已十分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法律认知途径单一化,理论化。
由于大学生只接触到对于书本的学习,对于法律的认识途径比较单一,对法律的认知仍只停留在课本上与老师讲授的内容层面,对法律的认识模糊不清,法律意识不强,把法律仅看做是用来解社会问题的一种工具。大学生所体现出的法律信仰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对社会中违背法律的行为感到不公平。
社会中仍存在太多违背法律的情形,许多违法犯罪利用人情,金钱解决的事件仍然存在,由于耳闻目睹这些现象,导致大学生对于法律维持公平正义产生了怀疑,进而对于法律的信仰也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大学生,作为现在一个尤为特殊的群体,他们自我独立性强,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与思考方式。对于他们法律信仰的树立,应该从多方面加以入手。
做到增强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仰,不仅仅是引导着他们学好法律知识,掌握基本的法律框架,这些只是初级层面,更重要的一步的是应该注重如何重树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如何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如何让他们对法律产生信仰,这是一个对于法学的发展很重要而又艰辛的道路。对于树立起这种法律的信仰来说,精神上的信仰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心理上对于它有足够的尊重与崇敬,对于法律有足够的热情与期待,法律信仰自会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树立起来。
二、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主要途径
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不仅包括他们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法律的灵活运用,法律意识的自我增强,还包括对于法律的尊敬和发自内心的遵守。伯尔曼曾在《法律与宗教》中这样说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精神上的信仰有时候往往比身体上的约束更为有效,只有发自内心深深的信仰,其外在表现出的行为才自然会牢牢的遵守。
(一)组织多种多样的有关法律的校内活动。
例如组织类似法律知识竞答,法律知识辩论赛等相关的院内活动,在同学们学习到法律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法律的魅力,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崇拜。大学生对于法律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学院可针对现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举办各种有关法学的院内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于法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她们从中收获到不同的法律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与法律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打造良好的法律意识氛围与环境。
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做好对法律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的地位与作用。良好的法律学习氛围是需要共同营造和集体参与的。带领学生一起参加对于法律的宣传,利用校园媒体,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宣扬法律带给我们生活的影响和它本身所想要传达的精神。通过对这种浓厚氛围的渲染和对大学生的慢慢影响渗透,法律才能慢慢地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思维模式,会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他们对于法律的信仰程度。
(三)注意将法治教育与心理、道德教育想结合。
辅导员要注意将法制教育与心理,道德教育相结合。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的培养,需要辅导员对他们进行道德,心理与法治教学这几个方面相互进行的。大学教育之中理论的法律教学通常占据高位,往往容易忽视对于学生的心理和道德引导。心理的教育往往表现为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导员的工作正好弥补了高等教育之中这一现象的不足,对于学生及时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心理上对于法律有更好的认识。总之,现在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采取的通常是被动式的教学,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举行各种实践活动,辅导员的有效引导,能够使他们主动的去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这样才能有效的树立起他们对于法律的信仰。
三、树立法律信仰对辅导员的要求
不仅是要让同学们有法律信仰,知法信法守法,做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同时,还要让他们自身有足够的法律知识,过硬的法律意识,依法做事,遵法重法。习总书记讲: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管理者,也就如同铁匠一般,把学生们都铸造成社会的栋梁。有美好的初衷,也需要有”铁匠的硬朗”,不仅是对学生要加强法律意识的管理,对于自身也要经常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做到“时时勤拂拭”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对于高等学校的法学教育,不仅仅只应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法律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教育任务重点在于对于他们的法律素养,法律思维和对于法律信仰的培养。
在新的发展时期,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也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寻找现代学生能容易接受的思维去管理,去融入他们。对于一些落后的管理方法,应有选择的进行改革变化。在工作生活中,不断总结学习新的经验,以求找出一条更适合当下大学生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美]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
[2]陈金钊.《法律信仰: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载许章润《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刚.略论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