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晋
摘要:设计竞赛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目前的关于设计竞赛的种类非常多,竞赛的内容设置也非常多样。近年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竞赛的竞赛形式越来越复杂,竞赛对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只靠学生自己进行赛前准备,成绩很难会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赛教融合”模式意义在于在课程中以设计竞赛为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课程设置中结合赛前培训内涵,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备赛方法,并且在课程中不断经历实战演练,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竞争和实践的乐趣中主动的学习和掌握知识。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到备赛的方法和团队作战的配合方式,面对各种竞赛也会更加有把握。因此,在专业课程中结合“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竞赛模式;赛教融合;教学模式
在近两年的环境艺术专业竞赛中能看到,竞赛的方式由原来的以学生个人技能为主逐渐改变成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例如在2016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省选拔赛园林景观设计赛项中,竞赛以软件操作的方式,两人为一组在三个半小时的规定时间内完成景观概念设计。2018年广州市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技能竞赛要求以四名学生组队在6个小时内完成手绘、电脑制作和实体模型制作。近年各大竞赛流行的竞赛方式与以往的手绘快题为主竞赛不同,选手需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合作完成设计方案,并且需要用软件表达出来,而且设计的成果需要满足功能性与审美性的需求,对刚入门的大二、大三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如何对学生开展有效的赛前培训对比赛的成绩起到关键作用。
一、形成应试类型的软件操作培训模式
设计软件的操作是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设计软件课程的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在课堂中对软件的每一命令进行内容上的讲解,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的软件实际操作,然后学生进行同步电脑实践,教师再针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通过大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软件操作的方法和具有一定的设计表达能力,但是这些的技能都限定在时间充裕的环境下,而且能够自由查阅相关教程的情况下进行。设计竞赛基本上都以限时内完成设计任务为基本模式,因此应试类型的软件操作培训需要以竞赛的要求为培训导向。具体方式可以体现为:1.针对具体的图示制定固定的操作套路,提高学生的制图效率。2.为学生指定一至两套国外优秀作品,让学生充分临摹,借此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作品的制图质量。3.通过教师一对一的方案实操演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自己的实操思路。
二、形成设计方案专题培训模式
在高职院校的环艺专题设计课上,对设计作业的要求基本着重于制图的严谨性和效果图的技法,然而对设计概念的表达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近年在各项的竞赛的赛后结果上可以看到,竞赛的评价标准对制度的严谨性和效果图制作水平的要求已经看作是所有参赛选手的基本专业素养,在大家都有相同的基础条件下,如何评定作品的好坏,评委的注意力通常落在设计作品能否解决题目所设定的问题。与此同时,设计有没有独特的设计概念,有没有创新点,这些条件就变成了作品评级的主要依据。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方案概念表达能力是赛前培训的关键,因此教学的方式可以体现为:1.教师对竞赛有关的设计概念,设计要求深度解读,把重点提炼出来对学生进行深入讲解。2.教师在历史比赛大纲的框架下选择两到三个优秀设计案例给一组学生,给学生拟定一个比赛题目,让学生在设计案例中提取设计两点,通过重新设计融合在一个新的方案中,同时形成设计结果后教师加以点评和修改,形成学生的设计方案套路。3.在课程里进行两到三次模拟考试,以不同的题目和场地的形态为考试要求,锻炼学生的方案套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效率。
三、形成竞赛中科学的设计分工
在以往的环艺专业课程考试作业要求上,更多的目的在于考察每个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是否达到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目标。但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学生中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多数老师认为,如果课程考试作业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很有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对待任务滥竽充数的现象,这样较难考查到每个学生的學习情况。因此,在以竞赛培训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上,可以把学生个人的学习考查任务落实在阶段性的课程作业布置上,在课程结束时,组织一次从课程中延伸出来的设计竞赛,竞赛以省市技能竞赛模式为基准,要求学生组队参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作为评委,作最终作品成绩的综合评定。新竞赛模式下要求以两人或者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设计,组员的科学分工对能否顺利发挥真正的水平起到决定作用。因此,组员分工需要满足以下两点:1.组员必须每人的工作任务不能重叠,而且大家都能够同时进行操作,充分利用好比赛时间。2.培训中需要针对每一个组员的特长进行强化培训,如方案能力较好的同学,主要负责建模操作,平面设计水平较好的同学主要负责图示效果的后期制作和版面设计等内容。
结束语:
目前从多次比赛的赛前培训到奖项获得的结果中印证了环艺专业赛前培训体系的科学性。因此,项目的开展能创造出应对未来各种设计竞赛的赛前培训模式,并且通过赛教融合的方式结合到课程内容上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环艺专业在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需要继续丰富“赛教融合”模式的内涵,不断吸取竞赛的经验完善赛前培训的内涵,让学生在竞赛中能够锻炼自身能力,并且取得佳绩。
参考文献;
[1]周莉.以设计竞赛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16(2):57-58.
[2]赵昕,许丹桂.浅谈艺术设计系学科竞赛融入教学课堂实践中的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7):96-97
[3]徐圣超.“以赛促学”模式下主动实践教学研究[J]. 教育管理,2014(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