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8-04-04 09:28冯克菲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对策

摘要:工科高职院校的学生结构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其英语教学困难重重。笔者在自身近十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基础上,分析工科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对策,希望英语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科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英语在高职公共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工科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一、工科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学现状

(一)工科院校的通病

男多女少,语言学习没有优势。我院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男生,每个班级2-5个女生,有的专业甚至没有女生。缺乏女生的调剂,英语课堂上男生的配合度和主动性大大降低,学生没有竞争意识,更没有可以“赶学帮超”的学习楷模。

(二)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高考成绩中等以下水平的生源(建简称普高生)[1];一是学院自主招收的高中毕业生。这就导致高职学院学生英语水平低下,英语课都停留在“教学汉语化”的水平上。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对英语有厌学情绪,教师无法提高教学要求,教学改革难以实施。

(三)班级人数太多,英语教学硬件设施跟不上。

班级容量的增加将严重影响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的交流受到严重的阻碍[2]。正常招生的情况下,我院每个班都是50人左右甚至更多,不可避免的,英语老师在课堂上会忽略小部分后进学生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人数太多,很多课堂活动如话题讨论和发言等没办法开展。另外,学院的硬件设施落后。没有多媒体设备和试听教室,很多需要配合播放的视频、歌曲、图片、听力材料等无法呈现。学生听起课来味同嚼蜡,老师也束手无策,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兴趣且教学效果低下。

(四)教学管理管理难度较大。

我院的高职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儿童或者父母管不了的孩子。十七八岁的他们爱面子、特立独行、贪玩、容易被带坏、沉迷网络。他们生活没有目标甚至没有在乎的东西,挂科毕不了业也无所谓,所以英语课上睡觉、玩手机的学生屡禁不止。而且,当下的高校老师也害怕万一学生被逼的太紧,做出意想不到的行为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多次劝阻无效后,只能任其自然。这使得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举步维艰。

(五)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在工科高职院校里,英语课不被重视、被边缘化。我院很多工科老师都认为英语没有用,甚至建议减少英语课时。工科高职里的英语老师很少有外出进修或者学术交流的机会。同时,高校擴招导致高职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超标,加上我院老师必须兼任辅导员这一要求,使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发展新方向,严重制约了英语老师的成长。其次,英语教学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老师应该比其他学院的英语老师知识面更广。实际却是,工科高职类的英语老师没有在车间等实际工作场所锻炼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在讲授专业英语如汽车英语时,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只讲解单词、翻译课文,不能结合实际进行案例分析或现场展示,增加了专业英语的学习难度,更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工科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面对上述教学现状,工科高职院校和其英语老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教学进行整改。

(一)组织有趣有益的英语实践活动,建设语言学习环境。

根据克拉申理论,第二语言主要由“习得”(有意识的学习)和“学得”(无意识的获取)两个系统的统一[3],工科高职学院要积极开展第二英语课堂来优化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如我院每年会组织英语书写大赛、朗诵大赛、单词大赛和歌曲大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英语实践和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同时邀请我院中澳合作办学班的外教,开展一些有趣的英语国家文化讲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及应用能力。

(二)英语教师提高专业英语学习,改变教学理念。

建设强大的师资力量,不能仅靠外聘,而要练好“内功”,应该充分重视和发挥高职英语教师的主导作用[4]。在学院没有足够重视的情况下,英语老师可以自主学习和研究专业英语,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输出,讲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做好专业英语引导。同时,英语老师也要改变教学观念,不是课堂上一味知识灌输英语知识点学生就会感激涕零。高职英语应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相应的,高职英语老师的教学理念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实践能力为主。

(三)科学选择和使用教材,尝试分层教学。

首先,考虑到工科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英语课所选用教材不能过难。对于英语基础教差的学生,没必要按部就班完成每册教材的所有内容。可以根据学生接受程度适当增加趣味英语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教师编写本校教材,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其次,由于工科高职院校的专业针对性较强,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公共英语课可以尝试实行分层教学,没必要齐头并进。若条件允许,在入学时应该进行一次摸底或者分级考试,综合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程度英语水平的学生,我们应该因材施教,使用不同的教材由不同的老师开展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工科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不能一味遵循中学阶段“以语言规则输入”为主的教学,要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专业领域英语应用能力为改革方向,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工科高职院校也亟待加强和重视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老师的转变逐步引起英语教学的转变,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淑华.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J].2014(1)

[2]罗灿. 工科院校英语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教育探索:时代报告[J]. 2014(10)

[3]姜有为. 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困境及应对措施分析. 疯狂英语·教师版[J]. 2013(03)

[4] 陶春香,李荣妮.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改革. 校园英语·下旬[J]. 2015(10)

作者简介:冯克菲(1987.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