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8-04-04 09:29胡德荣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提高措施实效性小学数学

胡德荣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既是小学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必然。因而,我们要重视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做到意识重视与行动落实双管齐下。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创设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境,深入课堂,有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措施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启蒙学习中,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义务教育模式决定的。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师通过课堂组织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落到此处,就是学生吸收教师讲授知识的程度。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教师要做的就是把握这个群体的普遍性。以这个普遍性为基准线,实施课堂教学,保证学生对于知识最大的吸收。教师由此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效果。数学作为基础应用性学科,理解运用是主线,更要注意调控课堂教学的环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关注于此,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实效性的几点措施

(一)合理清晰地设置教学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对于课堂教学同样适用。在课堂教学中,开端对应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即是指通过这堂课,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内容。学生掌握的程度,就是学生课堂学习吸收的程度。这个程度既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自省检验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数学的学习需要理性化的思维,对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本着提高课堂实效性的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作用,合理清晰地设置教学目标。

强烈的目标意识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对课程教学所设置的目标越具体清晰,执行过程中越能做到做到有的放矢,其教学效果便越能得到保障,教学的实效性也随之体现出来。因此,明确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并努力去完成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标准。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应该包括:学习内容的整体设计、知识脉络的归纳整理、教学方法的独特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总结。总结需要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学习以及自身教学做出客观的评价。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有两重标准。一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为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对象,只有其有效理解和吸收了教学的内容和知识,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二是要深入教材。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的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本教材,认真研究和揣摩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完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二)科学条理地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传输给学生的知识。教学内容是具有科学性、统一性的标准的,它的书面体现即是教材。学校首先在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按照地方教育部门的规划,选取合适的教材。然后教师按照年级部署,逐级分步有序地教授学生。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合理讲授相关知识点。

教学内容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实效性息息相关,教学内容越是科学条理,学生课堂吸收的程度就越高。因而,数学教师就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要努力把备课做成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体现出这个系统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反复研习教材,全面吃透知识点。以課本为基础,结合考点拓展,整合出做题方法的思路,启发学生思维。这是由数学自身的科目属性决定的。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内容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备课。第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备课还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多去学习揣摩优质教学资源,学以致用,不断完善自身的备课。做到这些,小学数学教师就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优质资源,融会贯通了知识点学习、思维启发引导,完成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整合。这都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学生易于接受,听课效率优质化,小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大大增强。

(三)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个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学生的普遍性为教育基准线的。这表现出教育的公平性。物有两面,教育有公平性,那也就必然具有差异性。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应当关注对于学生的差异性教育。这在我国,早有渊源。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当今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并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发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得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去接受。这对于提高课堂时效性的作用,不言而喻。

(四)独具匠心地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创建教学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这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古人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创设教学情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目的性。创设出的情境要既能展现出教学的中心内容,也能够发挥情境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数学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直观的图形,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总结,构建知识脉络,得到总结法则。此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境创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认真思索,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语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切实重视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去教学。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整合教材内容,因材施教,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把意识层面的重视对接到行动中,从而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中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09)

猜你喜欢
提高措施实效性小学数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中速磨煤机磨损加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探讨信息化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措施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