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它所占课时最多,容量最大,任务也最艰巨。阅读教学是架起学生与人类社会联系的桥梁,是与文化伟人进行灵魂沟通的工具,它可以提高学生字词句篇的积累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能够开拓视野,发展思维,能够提高认识,提高审美情趣,可以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融合。
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前提。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說:“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如叶老在《论语文教学书》中说的:“读书亦有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裨益于读书,则其功至伟、果能不为死讲乱讲,而养成学生之良好习惯,不知不觉中自能影响作文,因不必喋喋言作法、言技巧也。”这一番话是叶老长期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提醒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是我们教学应该遵循的。
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语言重,学习语言轻
我国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掌握语法,让学生了解各种文体和文章的各种结构,让学生了解各种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修辞手法,让学生识别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让学生识别记叙的六要素,让学生识别说明的种类、顺序和方法。于是,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去分析材料中相关的语言知识,对每篇课文进行全面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剖析,此途径不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的语感得不到培养。
(二)结论重,过程轻
我国传统阅读教学存在普遍简化过程的现象。过程的简化表现为: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被教师的“讲”所代替。为了应考,提前结束课堂,草率结束教学,余下的时间做一套又一套既耗时又耗力且没有什么效果的卷子;学生不能反复诵读,不能在诵读中揣摩、体会课文内容,而是紧跟老师节奏,过快地进入分析、讲解;学生不能充分咀嚼辞章,不能动用生活体验和调用想像、联想去再造、再现,教师就匆匆地给出结论。
(三)理解重,背诵轻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读书要重理解和运用,读一篇文章要真正弄通弄懂,不要死记硬背,进行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这是什么句式,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汉语特点之一是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并且和今天的口语有一定的距离。既然如此,积累语言全凭理解就很困难。
二、阅读教学新视角的内涵
第一,阅读教学新视角要求阅读教学理念是新的。阅读教学新理念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立性的感受和体验,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促进者,也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对话者之一。
第二,阅读教学新理念的阅读教学目标不是教师明确能预计的,而是根据文本特点与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即时确定的。
第三,现行的阅读教学是泛语言的,而不是汉语言的,亦非汉语言文化。新语文阅读教学以母语教学为支点,从承载主体和承载方式两个方面延伸辐射,构成整个系统网络,使接受主体既获取信息,又能体味祖国语言的优长。
三、阅读教学新视角的构建
(一)构建多元解读模式
1.构建民主的课堂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我国实行素质教育以来,我们一直期待在阅读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人们习惯了短平快式的“师传生受”;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使教师们习惯了“拔苗助长”的短期行为;答案惟一,短时、强化记忆,使教师们惯性地主宰课堂;时间紧迫、升学压力,使学生习惯了“智力顺从”式的单向课堂构建。阅读教学中只有实行多元解读模式,使学生品尝思想被解放的快乐,张扬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才能使学生更加自信、自主。
培养创造能力,发展弹性思维。所谓弹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意识在各个方面、角度眼神和扩展的能力。人类自身思考问题的方法、角度、环境条件的不同影响,使人类思维具有延伸性与扩展性,这也是世界多元文化形成精神基础。多元解读就是弹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又能刺激主体自身弹性思维的持续发展。
3.完善主体生命,彰显学生个性。多元解读的课堂气氛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在求异的原则下,宽松且民主,学生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创造性,有充分的想象和联想,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工具状态,可以张扬个性,健全人格。
(二)发挥文学作品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理智因素和情感因素并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受到情感熏染的同时得到理智教育,通过阅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从而积极奋发地为人类作贡献。因此,教师既要注意感情的激发,又要注意客观地、理智地叙述讲解,使学生在阅读时对其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有理性的认识。
2.要强调语言教育。阅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语言丰富多彩、含蓄精当、生动活泼的,产生的语言教育效果最大。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挖掘其语言因素,品味领悟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特别注意那些对表现思想内容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词句,引导学生去品味、欣赏、模仿乃至创造。
3.要发挥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阅读教学中,文学作品的美,不仅仅是心灵美、意境美、语言美等因素。因此,教师要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充分挖掘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处理文学作品内容,使学生以审美的目光去发现美,欣赏美,品味美,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构建多元解读模式、发挥文学作品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学的阅读教学设计、学习创造性的阅读技术、对话这种新兴阅读方式的运用等构建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期待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有全新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王德俊.王格奇.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兆德.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
[4]韦志成.语文教育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