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世界的起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2018-04-04 06:57:38苟颖萍马林冲
关键词:魏源鸦片战争国人

苟颖萍, 马林冲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马林冲(1992—),男,山西浮山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屈辱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步入近代的帷幕,中国历史从此发生重大转折。地上的失败与心灵上的失调,迫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爱国思想家魏源正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他“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经过艰苦的思想探索,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尽管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被国人所重视,但却给“万马齐暗”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新思想的火花。这一新思想的提出,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形成

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的“经世致用”之学和今文经学为理论基础,受闭关锁国政策下鸦片战争失败的现实刺激而形成 。

(一)以中国传统思想的先进因素为内在动力

鸦片战争失败后,绝大部分的传统知识分子仍处于“天朝上国”迷梦之中,而处于同一时代的传统知识分子魏源却转变思想,开始积极认识和了解西方。他之所以能够从传统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形成这一新思想,是因为他接受和学习的传统思想当中就存在着有利于接受西方观念的一些因素,即“经世致用”之学和今文经学。今文经学以公羊学为其理论基础,其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政治性。它主张“大一统”,“以经议政”,倡导适应时代条件变化的“改制”,关心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二)变易性。它形成了一套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历史变易观,即“三世说”。《公羊传》是“三世说”的萌芽时期,董仲舒加以发挥,把《春秋》十二公划分为所见、所闻、所传闻三世,但仍不够全面。其后何休为《公羊传》所作的注《公羊解诂》,将其发展成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这一具有系统性的进化历史哲学;(三)解释性。公羊学注重“微言大义”,对于《春秋》之义加以大胆地阐释,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发挥理论的创造性。然而,自东汉后,今文经学陷入沉寂,直至清代中叶才被重新提起。魏源师从清代今文经学大师刘逢禄,积极学习公羊学,是今文经学的坚定拥护者,后成为今文经学健将。他以公羊学作为“经世致用”的思想武器,积极批判社会现实,倡导社会改革,提出了许多社会改革的思想。因此,阐扬公羊学的微言大义,发挥公羊学“三世说”的变易观和变革思想,是贯穿魏源一生思想和著述的主线。[1]168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魏源的社会改革主张重点都是着眼于国内,用于解决清王朝所产生的统治危机。而在鸦片战争爆发后,魏源依靠公羊学“三世说”的变易观和变革思想去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并立即将以前的“经世”“除弊”的主张转换为抵御西方侵略,将目光转向西方。

(二)闭关锁国政策下鸦片战争失败的现实刺激

自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西方开始了殖民化进程,东方逐渐沦为殖民地,开始从属于西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在一段时期内,确实起到了防范西方殖民者的作用,但同时也使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日益模糊,造成国人见识与事实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距。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清王朝拥有几十万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却在一开始便被几千人的英国远征军打得落花流水,最终战败,引起了国人的思考。以林则徐、魏源等先进思想家认识到中国在技术层面落后于西方的,仅靠儒家思想不能打败西方侵略者,从而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作为一名爱国思想家,魏源身体力行,积极投入到抗英斗争当中。在鸦片战争期间,他曾亲自赶赴浙江前线参加抗英的反侵略战争。在此期间,他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战舰和火器。同时,他也看到了清王朝的军队使用的仍是大刀、长矛等冷兵器,火器也仅仅是鸟枪和抬枪,这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中英之间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的不对等,使他在比较中产生思考,所以在《圣武记》中他就提出了“以彼之长技,御彼长技”[2]391,在其后所撰写的《道光洋艘征抚记》中也指出了“要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3]206,更在《海国图志》中明确地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完整主张。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基本内容

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通过《海国图志》一书向世人展现。这部著作是魏源受好友林则徐的嘱托,在林则徐所编译《四洲志》的基础上,并依据历代史志,明朝以来的岛志和其他相关的外国资料编撰而成,初版50卷,后经不断扩充,增至100卷。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书,是近代初期中国人编撰的最详细的世界史地巨著,也是介绍、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关于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的著作,同时又是研究鸦片战争,探索西方富国强兵之路的启蒙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此“夷”非彼“夷”

近代以前,国人一直恪守着“天朝上国”和“中央王朝”的观念,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代表着文明先进;“外夷”处于蛮荒之地,代表着落后愚昧。因此,当时的国人普遍认为只能“以夏变夷”,绝不能“以夷变夏”。面对强大保守的落后思想观念,为了使国人能够接受自己的“师夷”思想主张,魏源采取了迂回前进的方法。他对于中国传统的土“夷”与现在的洋“夷”作了区分。他指出,“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略性情之民,未知王化者言之”[4]1889,即被称为“夷”的只是那些不知礼仪教化的周边少数民族;而从万里之外来到中国的西方人,是“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庞彻物情,贯穿古今者”[4]1889,是文明的代表,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值得学习。因此,传统的那些土“夷”与洋“夷”两者有本质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二)“悉夷情”是“筹夷事”的前提

魏源在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时,认为不了解“夷情”,是清王朝抵抗英国侵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战争中,他亲眼看到无论是权贵还是民众对“外夷”都是一无所知,“所谓欧罗巴者,尔时不知为何地”,而英国却对中国的情况非常了解,他们通过“建英华书院,延华人为师,教汉文汉语,刊中国经史子集,图经地志”[5]141,解决了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语言交流障碍,获得了大量的军事情报。通过对中英双方的分析,魏源得出中国必须要抛弃闭目塞听、盲目自大的旧意识,积极树立了解外国的新意识,并且言明了在战争中“知其形与不知其形”,“知其情与不知其情”,其后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他认为“筹夷事必先知夷情,知夷情必先知其形”。他明确提出了“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6]868的主张。也就是说,抵御西方侵略必须要从认识和了解西方开始,而要具体了解西方又必须要先从设立翻译馆和翻译西方书籍开始。

(三)要“制夷”必先“师夷之长技”

魏源认为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是抵御外国侵略的重要手段。他针对清朝统治者将西方先进技术视为“奇技淫巧”的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6]874只要是对于中国有用的东西,诸如战舰、火器等,都要学习。他还举出了俄国彼得大帝成功学习西方的例子,指出俄国原先也是落后于西洋诸国,但通过学习西方,最终“反甲西洋”,成为了“欧罗巴洲最雄大国”[6]874。

那么,“夷之长技”应该具体学习些什么呢?魏源首先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是战舰,二是火器,三是养兵、练兵之法。”[6]869同时,他还认为“夷之所长”不光是先进的战船和火炮,还包括其他先进的科技发明,诸如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火轮机等工具。

关于如何能够较好地将“夷之长技”转化为“自身之长技”这个问题,魏源指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也就是说,“善师”与否,是“制夷”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为此,魏源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计划与措施。其一,在广东虎门设立造船厂和火器局,生产先进的战舰、火炮和士兵用的火枪等军用武器和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等民用工具。魏源认为通过自己建厂铸造先进武器,“一二载之后”就可以摆脱依赖于西方的弊端,达到自力更生的目的。其二,聘请西洋工匠。具体说来,就是请法美等国的能工巧匠,至广东的造船厂和火器局工作,传授生产战舰和火炮的技术,“选闽、粤巧匠精兵以习之”。魏源认为,这样既可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又可以培养本国的人才,更好达到“夷之长技”为“我之长技”的目的。其三,鼓励沿海商民仿设厂局。造船厂、火器局可以在福建、上海、宁波、天津等地由当地商民自愿仿设厂局,制造出来的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他的这一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民族工业的需要。其四,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在鸦片战争中,魏源看到八旗兵和绿营兵军纪涣散、战斗力低下,认为外国“饷兵之厚,练兵之严,驭兵之纪律,为绿营水师对治之药”。其五,培养具有“夷之长技”的人才。“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能不能取得成功,在魏源看来,首要的是人才问题。他认为,一个国家真正的贫弱是人才的匮乏,“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为贫”,朝廷要得到真正的人才,必须要“延天下之人才”。同时他看到西洋人“取士论官”是以生产、驾驶战舰和生产火器、奇器为依据的。因此,魏源主张可以在闽、粤二省的武试当中,增加水师一科,对“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6]871,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具有“夷之长技”的人才。

(四)“制夷”为“师夷之长技”之最终目的

以夷为师,学习西方之长技,目的就是为了“制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魏源根据当时的实际,结合自己的分析,提出了“以夷攻夷,以夷款夷”的策略,但最重要、最根本的仍是“师夷之长技”。只有将外国之长技化为中国之长技,中国才能真正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制夷”和“师夷”是有机的统一,二者既不能分离也不能割裂。鸦片战争的失败,使魏源认识到中国在某些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清王朝必须要敢于正视自身,认识到两者的差距,积极地向西方学习,不断地强大自身,最终达到“制夷”的目的。

三、“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实质

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实质上是对西方挑战的积极回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先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也成了中国社会的新思想、政治和文化的助推器。也就是说,西方国家是以“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面孔出现在国人面前的。对于中国而言,鸦片战争既是近代中国走向屈辱的起点,也是促使国人觉醒、赶超西方的契机。

面对鸦片战争的失败,传统的士大夫仍然采取对付中国传统的“夷”的方法去对付西方侵略者,或以商制夷,断绝贸易,重闭国门;或以民制夷,组织民勇团练,以壮国威;或以夷制夷,羊吃麦让猪去赶;或德柔羁縻,败而成盟,以期万年和好。[7]尽管这些方法包含着反侵略斗争的正义与合理的成分,但其本质仍是秉承“天朝上国”理念看待西方侵略者,不能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其结果是,鸦片战争失败所带来的羞辱感,伴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获得的和平与安宁而烟消云散,朝堂中的君臣并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的炮声沉寂之后又昏昏睡去。[8]65

魏源作为当时极少数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之一,认识到了西方的双重性,即“先进的西方”和“侵略的西方”,开始正视中西之间的差距,质疑“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从而作出积极回应——“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分别给予了“制夷”和“师夷”的不同回答。他为了实现“制夷”这一目的,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关于西方的各种资料,积极探知夷情;另一方面,积极倡议购买、仿造西方先进的战舰和火器,建议设立造船厂和火器局。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其思想只能停留于书本之中,而后来的洋务派则继承这一思想,逐步将魏源的设想付诸实践。

四、“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历史作用

(一)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揭开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序幕

19世纪清王朝已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当中,日趋衰落。爱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复兴“经世致用”之学,为挽救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寻求对策与出路。然而,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方今烽烟告警,有志者抱漆室忧葵之念,存中流击楫之思,外洋舆地不可以弗考也”[9]9。魏源从传统的封闭性文化体系中跳出来,睁眼看世界,探求一条抵御外侮、国家富强的道路,在《海国图志》中完整表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于西方的复杂心态。这种复杂心态,既体现了国人对西方侵略的反抗,也包含了对西方先进文明的肯定;既体现了对传统封建统治的维护,也包含了对一直所信奉的封建道统的质疑。这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由于长时期闭关锁国引起的文化封闭所带来的恶果,从而把目光转向外界,这就打破了长时期以来国人对外部世界懵懂无知的状态,改变了国人遇到危机只能从传统文化内部寻求答案的思想方法,从而揭开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序幕。

(二)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迈出了爱国主义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

反抗外族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爱国主义传统。鸦片战争爆发后,无论是传统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还是普通的民众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抗敌爱国热情。以两广总督林则徐、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镇江副都统海龄(满族)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爱国官兵积极抗击英国侵略。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普通民众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三元里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老百姓义愤填膺,自发地组织起来与英国军队展开了激烈战斗,英军不敌,仓皇逃窜。无论是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还是下层中的普通民众,都为反抗英国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时期的反侵略爱国主义思想仍具有浓厚的传统主义色彩。而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做了深刻分析与总结,认识到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性。于是在战后出现了“睁眼看世界”的热潮,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在传统爱国主义思想中添加了“开国门、学西方”的新内容。消极、被动的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开始向积极、主动的近代爱国主义思想转化,迈出了传统爱国主义思想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史上有着里程碑的历史价值。[10]

(三)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反映了新的文化认知

传统中国步入近代以前,国人在思想文化意识表现为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的主要特点是“天朝上国”的意识和“华夏为尊,夷狄为卑”的文化等级观念。因此,在传统的国人的思想当中认为只能“以夏变夷”,不能“以夷变夏”。

然而,这种“文化自信”却被鸦片战争的爆发打破。面对着西方的冲击,很大一部分国人陷入到两种极端的心态当中:一种表现为文化自卑,主要代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如伊里布、琦善、奕山等投降派;另一种表现为文化自负,主要是当时绝大部分知识分子,他们仍居于保守,反对学习西方,仍恪守着“天朝上国”的意念。只有很少一部分有识之士既没有表现出对西方的崇媚之情,也没有继续居于保守,而是开始理性的看待西方。

魏源通过理性看待西方,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认知。这种文化认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中西文化形成较理性认识。关于西方文化,魏源首先对“西夷”进行了新的认识,认为西方人并不是蛮夷之辈,而是充满着礼仪教化的,是文明的代表;其次,魏源认为“夷”是有长技的,在某些方面是比中国先进的。对于中国文化,魏源对于认为“中国智慧,无所不有”,表现出对中华文化的极大认同,充满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他认为中国只要奋起直追,学习西方长技,就一定能达到“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如西海之民”[6]874的这一目标;其二,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必须要更新观念,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

然而,魏源生活在中西文明大碰撞的初期,他身上仍具有传统儒家思想的烙印,摆脱不了旧学的束缚。同时,由于缺乏关于西方的详细资料,魏源对于西方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准确的。因此,在他的新思想当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彻底性与不准确性,如他的“势变道不变”的观点,认为封建纲常是不可变之“道”,学习西方仍以“器”为主要目的。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认真地看待外来文化的涌入,积极进行理性思考,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1]陈其泰.清代公羊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魏源.圣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魏源.魏源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魏源.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5]魏源著,李巨澜评注.海国图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6]魏源.魏源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佟玉兰.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爱国主义内涵[J].历史教学,1994,(4):41-44.

[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9]谢清高.海录校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陈立生,唐宝富.论鸦片战争前后爱国主义传统的近代转化[J].江苏社会科学,1994,(6):70-80.

猜你喜欢
魏源鸦片战争国人
两次鸦片战争之比较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00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小康(2019年28期)2019-10-18 01:23:17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THE DRUG WAR
被嫌弃的宋国人
趣味(语文)(2018年3期)2018-06-15 09:58:18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漫画
读书(2014年11期)2014-09-10 07:22:44
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
鸦片战争
军事历史(1992年1期)1992-08-16 02: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