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多元化发展的中国数学教育研究——2018年全国数学教育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2018-04-04 00:42张冬莉
数学教育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研究

张冬莉,代 钦



走向多元化发展的中国数学教育研究——2018年全国数学教育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张冬莉,代 钦

(内蒙古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2018年全国数学教育学术年会于2018年7月31日—8月3日在贵阳召开.来自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的全国各地近千名学者出席会议,其中包括大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机构人员以及中小学数学教师.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了7个大会报告、6个专题报告和240个分组报告,进行了“研究生论坛”两个主题报告和师生互动交流活动,展示了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水平,反映了数学教育研究现状.同时进行了张奠宙先生、涂荣豹先生和吕传汉先生的赠书活动.

2018年数学教育学术年会;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多元化发展

1 会议概述

2018年全国数学教育学术年会于7月31日—8月3日在贵州师范大学召开.共有近千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的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共收到五百余篇论文摘要,最终提交全文共298篇.组委会学术委员会根据好中选优的原则进行审核,选出240篇参会论文安排会议报告.开幕式于8月1日上午举行,由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内蒙古师范大学代钦教授主持,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韩卉教授致欢迎词,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曹一鸣教授致开幕词.为期两天半的报告会包括:45分钟大会报告7个,90分钟专题报告6个.依据会议的12个主题,推荐20分钟的分组报告48组,共240个报告.会议闭幕式于8月3日上午举行,由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代钦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中首先进行了著作赠送仪式,包括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著作《数学教育纵横》(广西教育出版社2018)120册、涂荣豹教授著作《数学教学设计原理的构建——教学生学会思考》(科学出版社2018)100册、吕传汉先生著作《“三教”引领中小学数学教学培育核心素养探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18)900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赠送的由曹一鸣教授、梁贯成教授主编的《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900册.然后举行了年会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会议学术委员会从参会论文中评选出59篇获奖论文,其中一等奖18篇、二等奖17篇、三等奖24篇.会议组特邀专家为获奖者们颁奖,奖品为张奠宙先生、涂荣豹教授赠送的著作.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曹一鸣教授致闭幕词并宣布大会结束.

2 摭拾内容

2.1 大会报告——促进中国数学教育创新发展

弗赖登塔尔奖获得者香港大学梁贯成教授:学习机会(OTL)的概念与测量及其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该报告阐述了学习机会:一个日常用语借用为一个教育学术概念.20世纪60年代,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引入OTL的概念,作为确保如第一届国际数学研究(FIMS,First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Study)等跨国比较研究效度的一种方法.随后,OTL已经延伸为教育研究和政策领域中一个广泛应用的教育概念.学习机会的广义定义是学生取得期望学习成果的机会.狭义定义是学生学习与测试项目相关内容的机会.OTL的原本设计是一个技术概念,以确保跨国比较测试的效度.在过去50年中,OTL已经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讨论和测量教育目标进展的一个广泛概念.OTL利用测量工具把模糊的教育目标转化为教育政策和实践,而这些测量工具建基于有关学校教育成效与关键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传统的学校教育成效研究,着眼于测量教育投放与教育成效之间的关系,而教育投放则只考虑如投放于每位学生的时间与金钱,以及学生所就读的课程的程度和数量等变量,往往忽略了与学习过程有关的变量.OTL改变了思考影响学生成绩的思想方法,有助于了解国内和国际(数学)课程的状况.OTL显示了预期课程和实施课程之间的一致性或差异,解读跨国研究中实践课程的差异时,应该考虑不同国家OTL的差异.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教授:大数据与未来教育——准确把握与应对大数据机遇与挑战.该报告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数据是以编码形式存在的信息载体,是资料的数字化形式.大数据是大而复杂的数据集(海量性、时变性、异构性、分布性等).大数据反映真实世界的数据(碎片),其量已达到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真实面貌的程度,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信息技术革命性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泛指一个时代、一项技术、一种文化、一个挑战(也是大数据集、大数据技术与大数据应用的总称).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提供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实现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管理科学与实践革命;②提供科学研究的新范式:支持基于数据科学的发现;③形成高新科技的新领域:推动行业深化发展并形成大数据产业;④形成社会进步的新引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大数据的4个原理包括:量变质变原理,关联聚合原理,分析价值原理,效用倍增原理.最后,还应理性地认识数据,准确把握机遇,科学应对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王建磐教授:办个精彩的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让世界相聚在中国.报告介绍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和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相关背景、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申办过程和目前大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并希望中国数学教育界同仁同心协力,砥砺前行,贡献力量,共同举办好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教育部考试中心任子朝先生:新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和考试标准研究.该报告阐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的高考改革方向.探讨了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内容.新高考改革后,统考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外语3门.在新高考中,对3个统考科目提出了新的功能定位和更高的区分选拔要求.现行高考只有数学文理分科,文理不分科对数学科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高考内容改革主要有4层考查目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数学科的功能与定位: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范良火教授:从国际视野考察数学教师的专业化问题.该报告阐述了数学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涉及到数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就职使用和在职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性和方向性的问题.这一问题随着数学教师在提高数学教育质量中的关键性作用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在最近二、三十年来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和决策者,甚至是一般公众等的关注和讨论,也出现了不同甚至有些是截然相反的实践和认识.国内由于在小学教师教育中最近几年出现的所谓的“全科教师”的思潮和多样化培养模式,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更显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目的在于审视中国、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在有关数学教师、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方面的实践和最近几年来的改革和讨论,分析和探讨数学教师专业化改革和发展问题的背景、挑战以及在教师教育中培养专科教师和全科教师的利弊,并由此提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对策。

天津师范大学王光明教授:高中生数学信念的现状及父母期望和教师表扬对数学信念的影响.通过文献梳理,了解到父母对教育和成就的期望可能会对学生的数学相关信念产生影响.教师关怀和支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业成就均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学教师的表扬程度越高,学生的数学信念水平就越高;父母的教育期望水平越高,更有可能造就学生更为积极正面的数学信念;数学教师表扬对高中生数学信念的预测效力最强;学生对自我认知的班级数学成绩排名与数学老师表扬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对数学成绩没有特定期望的学生,其在班上的数学成绩排名相对较高.

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三教”+“情境—问题”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该报告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人工智能使得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多种渠道接入学习,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但是无论如何变化,教育发展的总趋向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习、会创造.教师角色应变化多样,顺应时代要求.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改正处于“再出发”的阶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和建立学校课程体系为重点.当前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是,重知识结果的教学,忽视学科知识体系、结构以及内容本身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联系.所以研究者主张“三教”+“情境—问题”教学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途径.中小学“创设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基本模式: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应用.“三教”主要包括教体验,在“做中学”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学习体验,重在养成学生的思维习惯;教思考,抽象、概括、归纳、分析(发散思考)、综合(集中思考)、判断等,重在增强学生的学科感悟;教表达,重在强化学生的交流能力.

2.2 专题报告——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曹一鸣教授团队:基于学生关键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该专题由4个分报告组成.“元认知策略对数学关键能力形成的调控作用”一文从关键能力的形成角度分析元认知对数学能力培养的调控作用.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等对初中生进行研究,对课堂中数学关键能力的形成与元认知的调控作用进行了分析.“基于关键教学行为的中法芬澳中学数学课堂研究”进行课堂录像分析,探究了4个关键教学行为(学生听讲、学生做题、教师提问和师生互动)在中、法、芬、澳中学数学课堂中的表征.“基于学生猜想探究能力发展的初中数学教学改进研究”一文研究了猜想探究这一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基于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发展的教学改进研究”一文研究的是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之一的数学运算素养.研究基于学生数学运算素养提升,依据关键教学行为评价改进框架,以关键教学行为为抓手,采用“研磨—试讲—改进—正式讲—评价”的流程对实验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改进,提出了教学改进的相关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中国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从“双基”“三大能力”,到“四基”“四能”,再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越来越重视数学的育人价值.专题报告分6部分:在“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充”中,从两个经典范例出发,介绍数系扩充的基本思想.在“以函数为例谈数学知识与数学素养的有机融合”中,结合函数内容,从知识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两个方面探讨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融合的方式.在“以‘四基’为载体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中,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图像和性质、函数等案例阐述教科书如何以“四基”为载体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立体几何初步教材设计与教学思考”中,从对立体几何内容的认识出发,介绍本部分在立体图形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的研究过程等方面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做法.在“高中教科书中简单随机抽样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体现”中,探讨教科书中如何合理地体现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产生的必要性.在“数学史带给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写的启示”中,以“数列”的编写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数学史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创设合理的数学活动等,从而促进核心素养在数学教科书中的落实.

台湾交通大学陈明璋教授团队:数学艺术——结构复制绘图法.该专题阐述了如何将复杂的几何造型解构,如何掌握大量的信息,如何解决计算上的问题,以及如何以实作的方式带入教学的殿堂,让学习者可以看到数学(结构)、掌握数学(结构)、操作数学(建构)、有能力创造(创意)与诠释(语文、美感).首先介绍结构式复制绘图画法,接着介绍了几个主题:①结构复制绘图法(structural cloning method),②对称(symmetrical patterning)及镶嵌(tilling & tessellation),③星形图(star graph)&完全图(complete graph)&伊斯兰造型(islamic patterning),④山水画(landscape painting).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西南联大数学教育与国际数学文化.该专题主要交流西南联大数学教育史,西南联大数学文化的港澳台地区和国际传播,西南联大对现代数学教育的重要影响和贡献,西南联大数学人物对国际数学发展和中国数学强国的重要影响和贡献.专题报告主要有如下3个内容.“西南联大数学教育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一流数学学科教育对比分析”,主要归纳分析西南联大数学学科教育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基本教育状况;简要地归纳分析现实北大、清华、南开3所大学一流数学学科的基本教育状况,并进行初步比较得出异同点,从而提出教育的几点启示.“西南联大时期华罗庚的数论研究及对国际数论发展的影响”,华罗庚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成就广为人知,国际上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是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西南联大时期,华罗庚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完成的“堆垒素数论”达到了中国数论研究的第一个顶峰.新中国成立后,数学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依次达到了中国数论研究的第二个、第三个顶峰.“西南联大数学名师许宝騄的数学贡献”,许宝騄对我国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矩阵论和积分变换方面也有精深的研究,是中国概率统计研究的现代学者中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第一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新时代、新青年——青年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以“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为例,介绍基于互联网的青年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实践与思考,为探索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更强的新时代、新青年数学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提供实证,具体内容如下.(1)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等青年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应运而生,探索了一种新型的同伴互助、自我培养模式;(2)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在开展教研论文写作、参加全国评优课活动中充分发挥团队效应,持续取得良好成绩;(3)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开展数学教育流派探索、名言解读与名家访谈工作,汇集当代中国数学教育的主要成果、重要经验、名家思想,展现当代中国数学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全景画卷,为青年数学教师积聚专业发展动力,激励青年一代数学教育工作者奋勇前进;(4)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组织开展“数学写作”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做出了较好的实践与探索;(5)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立足教学,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解题、命题活动实践,数学解题、命题活动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提升了新时代、新青年数学教师的学习、研究与创新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促进高中生数学探究资源库的建设研究.该专题阐述了资源库的基本架构.(1)融入课堂的数学探究资源库:融入课堂的数学探究活动的实施策略,融入课堂的数学探究资源库的选材原则,融入课堂的数学探究资源库的基本架构;(2)源于教材的数学探究资源库:源于教材的数学探究活动的实施策略,源于教材的数学探究资源库的选材原则,源于教材的数学探究资源库的基本架构;(3)依托研究性学习的数学探究资源库:依托研究性学习的数学探究活动实施策略,依托研究性学习的数学探究资源库选材原则,依托研究性学习的数学探究资源库基本架构.

2.3 分组报告——多元化发展的数学教育研究

主题一:核心素养与数学教育研究,共36个报告.例如,华东师范大学高翔的“5~8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调查研究”,建议重视“两级分化”现象,强调高层次数学思维融入,鼓励数学表达,依托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转型.

主题二:中小学数学课堂与教材研究,共27个报告.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章全武的“改革开放40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文字题教科书内容分析”,具体考察了加减文字题的题型类别、呈现方式以及难易程度3方面在教科书上的分布情况.

主题三: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共52个报告.例如,贵州师范大学夏小刚教授的“我国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研究30年:现状、问题与前瞻”,通过梳理发表于1987—2017年的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研究论文,分析了我国近三十年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主题四:数学学习心理研究,共10个报告.例如,台湾交通大学李俊义的“SOIL认知与教学工作坊——展演式教学法”,SOIL的基本精神就是考量认知历程的特性,解构教材教法,以降低选取、组织上的资源消耗,挹注于学习上,相关的理论,有认知负荷理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认知心理学及教材教法.

主题五:数学教师教育研究,共25个报告.例如,西北师范大学袁茹的“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以2017年参加“国培计划”项目的部分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一线教师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主题六:中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研究,共8个报告.例如,西南大学张玲的“问题提出中数学交流能力的评价研究”,基于数学语言的视角和问题变量(task variables)理论,尝试构建问题提出中数学交流能力的评价分析框架.

主题七: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共7个报告.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孙彬博的“国际视野下数学问题解决知识图谱研究”,梳理数学问题解决的理论发展脉络,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采集WOS数据库SSCI文献资源进行分析.

主题八:现代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育研究,共14个报告.例如,广西师范大学潘春娥的“基于APOS理论和Hawgent皓骏的数学创课设计——以‘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为例”,以“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基于APOS理论应用Hawgent皓骏设计数学创课的基本环节.

主题九: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研究,共一个报告.北京师范大学郭衎的“教育研究中假设检验与效应量的使用”.

主题十: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共7个报告.例如,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阿力木•阿不力克木教授的“ICME平台下的国际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关于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数学教育中的语言和交流”“民俗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数学教育”等3个领域.

主题十一: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数学教育史研究,共16个报告.例如,内蒙古师范大学代钦教授的“记忆碎片与数学教育的昔日——20世纪中国数学研究者的手稿”,这些记忆碎片展示了民国时期的几何作图教育、改革开放时期的国际交流、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实验、数学文化研究领域的开拓以及培养年轻一代的辛勤耕耘.

主题十二: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大学数学先修课程研究,共一个报告.

3 研究生论坛——专家与研究生之传道解惑

在8月1日晚19:00—22:00举行研究生论坛,安排2个主题报告和师生互动环节.西南大学宋乃庆教授报告了“治学精神与专业成长”,用自己亲身经历,多年宝贵的教学经验,教大家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研究生选题,如何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培育).内容主要分为5个部分:(1)国内外研究生教育概况,(2)研究生培养(培育)方式与问题,(3)研究生培育与发展的思考,(4)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行为规范,(5)要求和希望.最后展示团队近年来优秀博(硕)论文研究成果.

内蒙古师范大学代钦教授报告了“做研究的艺术——谈读书”,详细讲解了读书的方法与技巧:(1)精读与泛读相结合,(2)专读与跨专业读相结合,(3)往前读和回头读相结合,(4)单本读与多本读相结合,(5)读中文与读外文相结合,(6)学术性著作与非学术性书籍相结合地阅读,(7)读文献目录与导论(绪论、摘要)相结合,(8)书评的阅读,《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期刊上经常刊登数学教育书评文章.

师生互动环节中,学生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提出疑惑,由在场专家指点迷津.现场讨论、交流的场面十分热烈.

4 结束语

自全国数学教育学术年会创办以来,在全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内容逐年丰富,水平显著提高,参与人员逐渐增加,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得到广泛的支持并且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专家报告虽然角度各有不同,但均围绕数学教育创新发展问题展开,内容详实,观点鲜明,使与会者受益匪浅.这也反映了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

Education Study of Chinese Mathematic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cation ——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ZHANG Dong-li, DAI Qin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22, China)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2018 was held in Guiyang from July 31 to August 3, 2018. Nearly 1000 scholar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Including university teachers,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conference had 12 themes, 7 conference reports, 5 special reports and 48 group reports. Held a Graduate students BBS. 2 themes reports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he conference fully shows up the leve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reflect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bout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Mr. Zhang Dian-zhou, Mr. Tu Rong-bao and Mr. Lv Chuan-han donated books.

2018 academic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education study in Chinese mathematic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2018–08–17

张冬莉(1992—),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教育与数学史研究.代钦为本文通讯作者.

G420

A

1004–9894(2018)05–0099–04

张冬莉,代钦.走向多元化发展的中国数学教育研究——2018年全国数学教育学术年会会议纪要[J].数学教育学报,2018,27(5):99-102.

[责任编校:陈汉君、张楠]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