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打树花”

2018-04-03 15:39梁凤英
百科知识 2018年5期
关键词:蔚县树花古堡

梁凤英

在世界的东方,存在着人类的一个奇迹,那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在长城脚下,还存在着另一个奇迹,那就是河北省蔚县的古城堡。南有福建土楼,北有蔚县古堡。蔚县曾有着“八百村庄、八百古堡”的壮观景象。在这八百古堡中,暖泉镇的北官堡颇具特色。暖泉镇名扬天下的是书院、古堡、树花;这三样都与江南不同。

人杰地灵

蔚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南部,东邻涿鹿县,南接涞源县,西与山西广灵县毗邻,北与阳原县接壤。古代燕云十六州的蔚州指的就是这里。蔚县属冀西北山间盆地,恒山余脉,由晋入蔚,分南北两支环峙四周,壶流河横贯东西。恒山古称常山,由山西浑源经蔚县下宫村乡西庄头入境,长约75千米。其南山东部与涿鹿县交界处和燕山山脉西端军都山相接,南与太行山相连;所以也有人说,蔚县是三山交汇的地方。

蔚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文物比比皆是,辽、元、明、清建筑风格各异,古城堡、古民居、古城墙、古寺庙、古戏楼、古遗址以及出土文物众多,年代完整,保存较好,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目前,该县境内已发现从石器时期到明清的古遗址、古墓葬以及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800余处,在河北省名列第一,蔚县因此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博物馆”。这里民俗独特,民间曲艺长盛不衰,蔚县剪纸、蔚县秧歌、拜灯山均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蔚州古城内的名胜古迹更是俯拾皆是。据统计,不到2平方千米的古城区内,就有大小寺庙95座;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国保单位6处,它们分别是玉皇阁、常平仓、南安寺塔、释迦寺、灵岩寺和真武庙;省保单位有3处,分别是武庙(关帝庙)、天齐庙和吉星楼。

暖泉古镇

出蔚县县城向东行十数里,便到了暖泉镇。暖泉古镇是中国十大古镇之一,因一年四季水温如一的泉水而得名“暖泉”,据《蔚州志》记载:“其水澄清如鉴,三冬不冻,故云。”暖泉古镇历史悠久,以泉水、集市、古建筑及民俗文化而闻名。

古镇有暖泉书院,其建造者是元代工部尚书、建筑专家王敏。王敏是暖泉人。他一生勤敏好学,为给家乡培养人才,让他们在科举中夺魁,特建此书院。王敏的努力没有白费,书院中走出来不少人才,如明代兵部侍郎张邦齐。在清朝,蔚县还出过两位大人物:一位是被史家誉为清初直臣之冠的魏象枢,另一位是礼乐学家李周望。

蔚县建筑格局的最大特色是“有村便有堡,见堡则有村”,暖泉也不例外,有“三堡六巷十八庄”。据当地人介绍,暖泉古镇有八个古村堡,目前均保存完好,它们“连堡成镇,堡中套堡”,兼有人居和军事防御的双重特点。其中,中小堡、西古堡以及北官堡历史尤为久远。“三堡”之中,中小堡在东,西古堡在西,北官堡则位于古镇东北部。中小堡离暖泉的水源地逢源池也最近。据说,昔日的中小堡外绿柳依依,一派江南水乡景色。

北官堡的建筑格局是各古堡中最为独特的,该堡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堡内始建于明代初期的“卢家小堡”是暖泉镇最早的人家。

北官堡的街道呈“主”字形结构,高大的堡门楼正是“主”字的一点,穿过堡门,从南向北是一条笔直的主街,两侧民居呈鱼骨状分布。堡内的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尽管有些已经破败,但精细考究的木雕门楼依旧古朴大气。

沿主街越往里走,地势越陡,最高处便是卢家小堡。相传,当年明军把蒙古兵打退,仅剩下一户卢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后来,宗、刘、侯、张四大家族迁至此地,修筑城墙,建成北官堡,从而形成了“堡中堡”的独特格局。

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地下古堡也是北官堡的独有景观。在堡内,每家每户都建有地下古暗道,家家相连,户户相通,安全性与防卫性极强。

“三堡”中最有名的要数西古堡,它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年间又在南北城门外增建两座瓮城。西古堡的堡门、城楼为砖木结构,南北瓮城均开东门,砖券拱基上有歇山式或十字脊城门楼,有“虎抱头”之说,西古堡被誉为“天下第一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西古堡现存古民居院落180所,其中较大的连环套院5所(亦称九连环院)、小巧规整的古四合院49所、有观赏研究价值的古民房246间。这些院落或九进九出,或四进四出,多个院落相互贯通,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被称为“连环”。

踏着磨光了的石路,走在西古堡的街上,最让人流连的,是满街满巷的灯笼。这些灯笼颜色不同,样式也各种各样,多以剪纸做装饰,蔬菜灯、水果灯、生肖灯以及脸谱灯,应有尽有;灯有大有小,有的是专为小孩做的。掌灯了,远远的,一群嬉戏的小孩每人手挑一盏灯笼走了过来,烛火摇曳,影影绰绰……

“勇敢者的游戏”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我国古代最早描述打树花活动的诗歌。在这首诗里,李白描述了唐代冶炼工人倾倒铜渣“打树花”的情景:紫烟中,红星乱闪,极为美丽,且有声有色,伴以歌舞。

而今,“打树花”不仅存在于诗中,人们在暖泉镇便能欣赏到这一“天下奇绝”。这一独特的活动起源于北官堡,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据说,当年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每逢年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不过,铁匠太穷,买不起烟花。他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这些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被称为“树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之后,这种特别的“烟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百姓前来观赏,由此便有了每逢过年“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当地村民都会自愿捐献旧生铁和煤炭,用“打树花”这种特有的活动欢庆元宵节。

这也是当地过年期间最红火、最热闹的时候,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暖泉镇的人们白天看民间社火,晚上观灯、赏树花。

夜色降临,人们陆续前往树花表演广场。路边,彩灯高悬彩旗飘扬,还有很多剪纸小摊。这里的剪纸都是由当地人所剪,因为乡土气息浓郁再加上价格便宜,游客都愿意淘几张。

此时,树花表演广场上已聚集了不少人。超大鼓风机正在高速运转,火苗子已经在大型炼铁炉里蹿个老高,师傅们还不停地往炉膛里添炭加铁。据一位师傅介绍,“打树花”每次差不多要用掉1000来斤铁,用料主要是铁锅和生铁炉子这些废品铁,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冶炼”,它们就成为金灿灿的铁水,留待使用。

19时左右,随着一声“打树花喽”的吆喝,表演开始了。舞台上,两个巨大的电子屏从中间徐徐打开,一座高大的“炼铁炉”矗立中间。“打树花”首先要举行祭炉仪式,摆上水果和糕点,伴随着高亢而激昂的舞蹈。祭炉是一项很庄严的仪式,一是为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二是为表演者祈求平安。

之后,真正的“打树花”开始了。先是两三个师傅上场,他们个个手持柳木瓢,反穿羊皮袄,头戴大草帽,站在仿制的“北官堡”城门前,将高达1600℃的铁水奋力向上泼,滚烫的铁水遇到冰冷的城门,霎时四溅。每一勺铁水的洒出,都如同一道手工抛出的礼花,在观众眼前绽放。难怪民俗大家冯骥才先生也赞不绝口,说:“中国人过灯节的风俗成百上千,河北蔚县暖泉的‘打树花却独一无二。”

看“打树花”是令人振奋的。开始的时候,是惊奇,随着一勺勺铁水化作千丝万线,禁不住兴奋地高呼。慢慢看出了一点门道。这“打树花”的节奏要快,第一勺炙热的铁水撞击到墙上爆炸开来、飞溅而下的时候,第二勺铁水又迅速泼洒出去,飘洒下来的丝线与泼洒出去的射线交织在一起,才最壮观;而且,速度节奏越快,树花越密集,也越壮观。据悉,最初“打树花”用的只是铁水一种,后来人们发现,铁水“花”是红色的,铜水“花”是绿色的,铝水“花”是白色的,渐渐地就发展成五彩缤纷的树花了。

对于许多第一次观看“打树花”的人来说,之前的兴趣也许在于它有现代烟花无法相比的表演性,没想到无论是它的壮观还是璀璨,都不逊色于火力强劲的烟花。尽管在看“打树花”之前,笔者已经在很多场合见到过打树花的照片,也曾经听友人绘声绘色地描述过。但是,亲眼看到火红的铁水化作条条丝线,纷纷扬扬洒落下来,尤其是听到噼啪的爆炸声响,那种感觉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打树花”铁水的温度高达1600℃,稍不注意就会烫伤,所以打树花都是由经验豐富而且胆识过人的高手操作。他们使用的柳木瓢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先在水中浸泡3天,然后用慢火把表面烘干,才不至于使木瓢被铁水烧毁。柳木瓢看着不大,盛满铁水后足有七八斤重,师傅们要奋力把铁水泼向城墙,几位师傅轮番上阵,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把一炉1000多斤的铁水打完。

每个“掌勺”师傅手法不一,打出的树花也变化各异。表演结束后,“掌勺”师傅的衣服上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洞。据说,在学习“掌勺”之初,他们经常会被烫伤,因此,“打树花”又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

最后一位师傅上场了,他把木勺挥舞得飞快,铁水绽放出最辉煌的瞬间,也把“打树花”活动推向高潮。火花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如同光雨一般漫天飞舞。散落的铁水绽放出精灵一样的花朵,闪闪烁烁,飞舞在眼前,又落在脚下。周围的人沸腾了,他们在惊呼声中尽情享受着这场古老而伟大的民间艺术盛宴。

关于“打树花”的由来,蔚县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城门上有五颗魁星,村里人为了来年能使村子多出几个秀才,便用生铁熔化成铁水,雇民间艺人去打树花。铁水全部落在五颗魁星上,才能表示来年中的秀才多。所以,“打树花”对操作者的要求非常高,不仅力气要大,能把几千克的柳勺带铁水一次又一次地扬到高空,还要扬得准,扬得艺术漂亮。

其实,关于打树花由来的版本,无论哪个都是一种祈福的心愿,表达了人们向往甜美生活的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蔚县树花古堡
沉睡地下的古堡
感恩生活,给生命一树花开——读《花田半亩》有感
送你一树花
来蔚县过大年,品美食
陌上花开文学社:播撒文学之种,静待一树花开
在蔚县过大年
蔚县青砂 匠心传承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神秘的古堡
灰树花中锌的存在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