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演绎品德与社会课堂别样精彩探究

2018-04-03 05:02肖群慧
成才之路 2018年4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品德与社会教学理念

肖群慧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生活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熟悉的、常见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为引导,促进学生直观感知,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生活中应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理念;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4-0011-01

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实践来看,应试化痕迹仍然较明显。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采用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知识点,应用生活化素材较少,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教师应该重视生活化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品德的重要性,在探究中学习并在生活中应用,形成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延伸,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宗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提倡生活化引入,促进学生直观感知

很多学生对社会尚不熟悉,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喜欢在玩中学,喜欢结合生活中常见事物去了解各种知识。提倡生活化导入,就是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最常见的场景或事物,以此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摒弃单刀直入的导入方式。例如,教学“56个民族是一家”时,教师可以引入歌曲《爱我中华》,然后让学生说说班级里哪些同学是少数民族,并介绍他们的生活习俗,由此过渡到民族的认识。这样学生喜欢说,乐于讲,学习气氛活跃,课堂效果自然较好。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应试观念的束缚,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以“节日大观”教学为例,考虑到学生们都有自己喜欢的节日,对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比较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与上述节日相关的图片,采用“看图猜节日”的游戏导入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采用生活化方式导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说,要能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模拟场景、活动等让学生直观感知,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探究奠定基础。

二、提倡生活化探究,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从讲授式的課堂教学中走出来,要让学生以认知生活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注重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例如,“精彩的社区生活”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社区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如展示老年人的社区生活),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以“小主人献计献策”的形式引导学生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引入生活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农产品的家园”教学为例,考虑到“胡柚的旅行过程”是一个知识难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农民、运输工人和超市销售人员,把难点知识寓于活动之中,这样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效果也较好。

三、提倡生活化应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具有较强生活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注重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形成课堂内外的有机整合。例如,在“劳动成果要珍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然后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课后用三个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需要珍惜”的道理。活动一是让学生收集名人故事,并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活动;活动二是采用案例分析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夏日炎炎,酷热难挡,农民伯伯还在田间劳作,我应该怎么做”;活动三是“照镜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平时的行为,想想是否存在浪费、攀比等现象。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布置课后练习时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抄写、背诵,而要多采用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如教学“做班级的小主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一人一岗”设置岗位,并通过竞聘的方式上岗,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在教学实践中,要多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这样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不成熟,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尚浅,理解能力也有限。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依靠课本,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熟悉的、常见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为引导,促进学生直观感知,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生活中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品德与社会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秀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6(07).

[2]吴功林.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获得直觉情感体验[J].广西教育,2014(01).

[3]孙琴芬.辩证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J].江苏教育,2017(05).

[4]李晓弘.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教学内容生活化策略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6).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品德与社会教学理念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