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锋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洮坪林场 甘肃 陇南 742216)
从事林地管理的相关部门在履行自身管理职责时,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林地保护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还有就是对林业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进而出现了乱砍滥伐的情况[1]。当前我们国家的林地规模正逐步扩大,然而出于私利而毁林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大量的林木被制作成市场所需的产品,换取更多的利润,这就使得毁林的情况加剧。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扼制,则会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产生的生态问题将是十分严重的。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专职执法人员,以事业人员兼职为主,对非法占用林地调查取证技术能力有限,给林地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2]。
林木长大成材需要的时间是相对较长的,尤其是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地中,因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机械器材的作用难以充分展现出来,这就导致管理的难度明显加大。另外,林业科技方面的研究资金也未能配备到位,使得林业方面的研究显得滞后,成果转化也不够理想。
在我们国家,森林资源的总量是较大的,但人均占有量却非常低,因而必须要将林地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尤其是要通过有效途径来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形成牢固的林地保护观念,能够为林地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前时期,广大群众对于林地保护并不十分关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了解,因而相关人员必须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例如,湖南衡阳就采用广播宣传这种方式来将林业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广大群众。通过大力的宣传,使得广大群众认识到了破坏林业资源是违反法律法规的,如果这种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话,还要接受法律的惩处。在形成这样的认知后,大家就会主动去配合林地管理工作。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林地的情况也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如果只是对林地进行保护,但不重视发展,也会导致林业产业的改革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而在进行林地管理之时,要找到有效途径来使林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效益切实发挥出来[3]。首先,主管部门要对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进一步完善,基层的管理部门则要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从而使得林地保护与林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其次,部门联动机制要切实构建起来。在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前,一定要让涉及到的所有单位共同来对项目选址展开研讨,一起来完成规划评审的相关工作。如果项目与林地是有紧密关联性的,那么林业部门就要做好服务工作,要提前介入,这样可使得服务更加到位,帮助业务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关手续的审批,这样的工作才是真正赋有实效的。
通过立业制度改革来促使林地管理呈现出集约型特征,这也使得林业产业的发展所面对的要求提高了很多。要在林业科技方面增加投入,使得林地的实际利用率得到提升。要依据本地实际情况来确定重点的研究项目,确保产业机构更为合理,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基础上,保证林业能够真正实现纵向发展。
林业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甚至还和地区经济的大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地区林地管理部门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却遇到了诸多问题,如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民众缺乏林地保护意识等。总之,这些现状的存在,都会对林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只有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地区性的林业建设工作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