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钰邓 倩
(1.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2.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00)
自改革开放到现在已有40余年,我国已正式进入社会结构与体制并行的社会转型期。在社会转型期,一方面是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则是改革文化以及政治建设。
虽然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工业大国,但是发挥基本作用的依然是农业,想要完成社会转型,将传统的农业思想和文化观念向现代工业化理念转变是必不可少的。
从21世纪开始,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并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改革,2016年我国出口总额保持世界第一,大幅促进了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农业对外经济也在逐步发展。
据统计,2017年城镇常住人口较2016年上涨了2 400余万人,乡村常住人口较2016年减少1 500余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9%。
多年来农村的文化建设停滞不前[1],农村基础设施极度匮乏,图书室、文化室、影音室以及各类资料都过于陈旧甚至没有,而乡镇文化站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设施配备差、人员短缺,难以顺利开展基层文化建设。
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一支基层文化队伍进行文化活动的运行工作,但是由于当前农村中青壮年大多进城求学或工作,留在农村中的老弱妇孺难以扛起基层文化建设的大旗;而且,农村的文化活动多以兴趣爱好为主,没有合适的展示自我的平台,难以调动农民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兴趣。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能用的公共文化产品无法针对农民生活和需求,广播与电视中的节目不能让农民得到乐于接受的文化,且内容单一。
在新时代市场经济结构下,农民的社会价值观发生了转变,从外界传来的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农民固有的封建价值观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互相冲突,导致基层农民的价值目标发生混淆。
在社会转型期,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要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思想,培养基层农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从而达成转型期农村基层文化的良好建设。
在2015年,中央针对现代化公共文化下发了相关意见与标准,其中包括了农村基层中建设优质公共文化场所。在基层文化建设的道路上,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建设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与场所,遵循党的方针,将法律文化、生活文化、价值观传递等文化综合起来,建立起设施齐全资源充足的综合性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达成农村基层文化道路畅通无阻。
在市场化条件下,文化产品趋向商业化,少有满足基层农民群众文化、适应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需要针对文化创作进行改革,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才能创作出满足农民需求,同时反应农村发展的作品。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祖脉,是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内涵,也是人民的精神归宿。我国当前在社会转型期,需要国民共同遵循实行适合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基层农村作为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步。只有做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才能打好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