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研究

2018-04-03 20:1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德育融合传统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3)

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的融合,就是要如何解决“为什么融合”与“怎样融合”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融合的研究。纠正目前我们研究的过程中重“为什么”而轻视“怎么样”的研究,必须致力于解决重“为什么”而轻视“怎么样”的问题基础上解决问题,利用现有领域的研究的成果,发现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为高职德育创新研究指明方向。

1.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研究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为高职德育创新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以及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研究的主力军集中于高校,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的价值和继承上的理论研究尚未解决 “为什么”以及“怎么样”问题,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融合的视角加以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融合”的应然与必然的实现途径为视角。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融合”的实现是通过其必要性来展现。一是高职德育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缺乏必然要求;二是高职德育实现有效性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来实施,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高职德育有效性的基本前提;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其四是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融合”的必然性为视角,我们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的优缺点互补及其必要性上下作功夫,高职德育现实要求必须吸纳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实践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深入理论深层,以哲学为基础开展两者的融合研究。

(2)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融合”“关系”的研究中“去粗存精”。其特点有:

第一,是从两者辩证关系视角佐证二者融合的必然性。一是以文化范围为视角,传统文化是是具有深层文化内涵的高职德育的载体,把高职德育纳入到文化范畴,传统文化内涵是高职德育丰富内容并成为高职德育的有效载体;二是以文化效力为视角,高职德育是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是高职德育的深厚沉淀。

第二,以两者要求的契合为视角。中国传统文化服从和服务于包括高职德育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代高职德育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德育的启示。我们以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情感、人生价值、道德建设等多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全过程必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增强高职德育的教育效力。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为高职德育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丰富资源包括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文化对“德”主体设置、秉性与行为划分、治民与化民区别,现实意义不可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高职德育,具有资源借鉴意义。

(3)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融合”体现在实践研究领域的单一性上。

高职教师是高职德育实践研究领域的主体。中国传统文化为高职德育提供的实践路径有:一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塑造和生活引导价值,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德育的首要方式;二是培养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师资队伍,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纳入必修课范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三是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为高职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我们必须在制度、内容、实施环节设计以及实践的有效性的基础上加以实施,更好地构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服务机制。由于研究主体局限于高校开展尚未拓展到社会范围,就呈现出应用研究单一性的特点。

(4)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融合”的视角看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的“融合”必须以研究中国古代德育为基础,高职德育对中国古代德育研究处于薄弱环节。

第一,以研究范围为视角,中国古代德育研究“是以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古代德育史的研究范围以及以什么标准来划分古代德育也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即使有古代德育的标准划分是不科学。如古代德育的内容包括为人处事、广义德育、思想教育以及传统道德教育为标准来划分是不科学。

第二,以古代德育包括古代思想教育、古代教化为内容的研究为视角,尤其中国古代思想教育包括及其丰富人伦道德、人生价值、政治、哲学、宗教以及法制等内容,人伦道德处于首要地位。

第三,就研究类别为视角,包括系统研究、专题研究、经典著作研究的内容。我们研究德育是以张祥浩以古代思想教化、内容为依据开展系统研究为参照物;以傅琳凯系统总结古代德育史的视角从内容、方法、途径、主体的研究为坐标;借鉴郧在廷论述西汉德育教育模式是以内容、方法、途径、对象为基础开展专题研究;以《中庸》为基础的经典著作研究为代表的赵广平,论述《中庸》德育教育理论基础、内容、方法。古代德育的研究集中孔孟等儒家学说解读,忽视道法墨等思想以及大量儒家文献研究。

所以,古代德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从中挖掘、提炼出适合高职德育特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2.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研究的存在的问题

高职德育创新成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学科边界模糊,导致论域宽泛而不集中。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研究跨时空和学科,高职德育学科的性质,需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但会出现学科边界模糊的缺陷。至于今天教育学、文学、哲学是否属于伦理学范畴,是我们高职德育研究的难点。如果我们象古代德育归入伦理学研究的范畴,高职德育就会出现学科边界模糊,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德育的论域宽泛不而集中。这是研究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2)研究视域肤浅,理论整合度缺乏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由于跨学科和时空的理论研究不够,高职德育对如何吸纳传统文化的依据与标准的研究不足。一是研究整体水平偏低,重复文献较多。二是应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领域集中在高校的单一领域,大部分论述空泛,缺乏有价值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肤浅,应用研究形式化明显,无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的融合首先必须实现经典文化时空的融合。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有法家等思想,但我们研究更多集中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儒家经典,这是远远不够的。就研究深度来说缺乏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缺乏传统经典与高职德育整合的开创性成果。

(3)方法论简单而不成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离不开系统方法论,但是我们连该研究的系统方法论都没有,更不用说说自觉运用。为了避免研究陷于简单肤浅的停滞状态,必须实现方法论上研究的突破。方法论在实践领域的应用还是处于探索的状态,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哲学思考,社会学实证方法的借鉴还处于探索过程,诠释学方法尚未研究过程中使用。

3.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的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的研究是学科前沿课题,虽有研究成果但属于低水平重复,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实际,其对策如下:

(1)必须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的概念及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特质,以思想文化、观念形态为表征,是以民族创造、民族传承为基础、以民族特色、悠久历史、博大精深以及优秀传统的文化。高职德育创新是指高职德育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统帅和灵魂的地位,体现在高职德育本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手段以及德育机制的创新。

高职德育创新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清晰界定高职德育创新的概念直接关系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研究框架的形成。特别是该研究存在的专业学术宽泛,学科研究过宽,低水平重复较多,多学科尚未形成整合。因此学科边界的清晰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范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和学科的普遍性、延续性以及专业性。

(2)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的理论生成。

第一,培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由于历史原因使我们民族丧失阅读经典能力,导致我国宝贵的古文资源封存于古籍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一是少数专业研究人员少,中国传统经典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对古典文化的需求;二是高职德育要求具备承担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工作的能力,需要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三是研究现状对于研究者来说,要么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敬而远之,要么肤浅式的阅读,无法把握传统文化精华。所以要加强培养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必须加强中国古代德育研究的力度。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德育的程度如何是涉及到古代德育的研究程度。如何系统地梳理、系统归纳以及总结中国古代德育的产生的背景、德育的本质与结构、德育的内容与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内容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深入整理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实现高职德育与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的融合。

第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的理论的哲学研究。哲学思辩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的理论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研究人员的理论基础缺乏哲学思维,无法以中外哲学的开放性眼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具备哲学知识的研究人员,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陌生,无法做深度的哲学思考。今后培养的研究人员必须具备较高哲学素养,实现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融合,运用哲学思考,保证诠释学精神推动和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的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

(3)拓展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创新的本质、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机制的创新。

高职德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是学生心灵得到内化为素质、外现于行动的重要途径和桥梁。

第一,高职德育创新的本质是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高职学生对道德认知与判断、道德情感与态度、道德动机与实践的途径 ,实现高职学生提高人生境界、精神涵养以及做人品性的目的。

第二,高职德育创新的目标是以德育的基础目标、德育的主导目标、德育的核心目标以及德育的最高目标为内容,其中德育的基础目标是培养良好公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公民;德育的主导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德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人和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

第三,以实践为基础的高职德育创新的内容给予再厘定,是以适应时代要求为前提、以为社会认同为目标的的德育内容与形式的研究,依据取其精华与剔除糟粕为标准,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融入高职德育教育,推进高校德育课教学。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把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贯穿到高职德育教学全过程,在实现高职德育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蕴的同时,实现以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以及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而开展的目标的达成。

第四,实证研究方法是高职德育创新方法的突破。高职德育在引入实证研究方法方面,其研究方法尚未成熟,问卷调查出现的低水平。如何运用科学调查方法,提高实证方法的技术水平,有效地拓展实证方法广度与深度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高职德育创新的基本途径。高职德育创新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否则是纸上谈兵。无论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其共同点是实践,拓宽应用研究的范围必须突破高校研究的局限性,才能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高职德育具有承载民族文化精华的使命,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德育研究跨越学科和时空的整合中,应突出高职德育的正确立场。

猜你喜欢
德育融合传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