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者口译中“第三语言”词汇特征分析研究

2018-04-03 12:55:2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口译英语词汇词语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0.引言

口译是英语翻译形式当中的一种,在英语翻译中占有者相对重要的位置。对于英语口译,学术界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评价,即“口译可以称之为是一种英语的艺术,这项工作是艰苦的,但也是极具吸引力的。”还有的学者认为,英语口译由于能够有效的消除世界各国人民在语言交际上所存在的障碍,并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架起了稳定的桥梁,因此英语口译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具有一定的高尚性。由此可见,社会上以及学术界对于英语的口译工作,都有着较高的评价。也正因为如此,我国也不难发现,英语的口译工作与其他很多工作相比,是一项具有较高挑战的工作。尤其是英语与汉语有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和语族,这也给我国的英语口译工作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难度。

1.我国英语口译中“第三语言词汇”的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学术界并没有对语言研究予以足够的关注,而是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文学的研究、以及文化的传承等方面,这就导致了我国语言发展与文学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并且很多学者认为语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实际生产生活中,也这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特点,我国的学者对于语言的研究,并没有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我国对语言研究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差,所以我国学术界,对于英语口译中的“第三语言词汇”也并没有一个较为明确和清晰的认识。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对英语第三语言研究成果的单一,与对汉语研究成果的不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为汉语是本民族语言,对汉语研究成果的匮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实际性的影响作用。

我国对汉语语言词汇的研究意义,最主要是体现在对自身民族语言的了解、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等方面。但是,对英语语言进行研究则不然,尤其是对英语口译中“第三语言词汇”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上的交流,也包括了经济方面,以及文化等层面上的交流,由此可见,对英语口译中的“第三语言词汇”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对于世界各国之间文化方面的交流,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情况上来看,我国对英语“第四语言”词汇的研究,并没有较为显著的学术成果,更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知识,甚至可以说对英语口译中“第四语言”词汇的研究,在处于一个相对空白的状态。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促使世界各国之间联系变得日益加强,而对于语言的研究以及培养专业性的外语人才,是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的重要前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对英语口译中“第四语言词汇”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关于我国英语口译中“第四语言”的研究,才被重新提上日程,并且由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学术界对于语言研究意识的提高,我国对于英语口译中“第四语言词汇”的研究,才被重新的提上日程。

2.英语学习者在口译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对英语口译中“第三语言词汇”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提出了对语言学的研究,进行转向的看法。对语言进行翻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但包括了语言的翻译者,还包括了语言的接受者。因此,语言的翻译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并且在语言翻译的实际过程中,会出现语言信息的流失以及语言信息的误读等现象。学术界很多学者认为,对语言进行翻译就是对语言的意思进行转换,那么对于语言翻译者来说只需要提高自身的词汇存储量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对语言进行翻译,翻译者不但要考虑所要进行翻译的语言传递出来的信息,还要考虑所要翻译的语言在将要被翻译成的话语中的准确表达,并且还要尽可能的考虑用本土化的语言,来对语言的信息进行传递。

由此可见,对语言进行翻译,比单纯地对词汇进行转化,要复杂得多。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否对翻译视角以及翻译语境进行恰当的考虑,不仅关系到了语言翻译者翻译水平的高低,还关系到了语言翻译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语言翻译工作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形式,只是与大部分交际形式相比,这种交际形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基于这样的一个观点,笔者将从英语学习者的视角进行出发,对于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词汇特征进行较为系统性的分析。现阶段,我国的英汉口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对“第三语言”中的词语不能进行准确的把握。

3.英语学习者口译中“第三语言”词汇特征的分析

英语学习者口译中“第三语言”词汇特征,中的“第三语言”指的就是一种与源语以及目标语言都有一定的差异性的语言,这种语言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还在词汇的使用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换而言之,对于英语翻译者而言,对英语语言进行翻译,也可以被理解成为一种与口语以及书面语具有极高相似性的,特殊语言的输入以及输出形式。当然英语翻译与耐达所提出的“翻译腔”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对英语学习者口译中“第三语言”词汇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抽样调查的形式。为了保证调查的结果更具有普遍性,笔者选取了10名英汉口译专业的学生参与了调查。这10名学生中,有三名是专科学生,7名是本科学生。并且在这七名本科生中,有三名学生来自于211高校,而其他四名学生则是来自于普通本科。并且参与调查的这10名学生,在各自学校的学习排名情况也并不相同。本次抽样调查的问卷,是以动词词组,以及一些名词作为插入点的。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笔者又选取了10名较为优秀的中文专业额学生,对英汉口译专业学生转录之后的文本材料进行了专业性的分析,并且要求这些学生将他们所认为的在语言转化过程中的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笔者发现英语学习者口译中“第三语言”词汇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或者说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并没有实现传统语言学中所认为的一一对应的模式。但是将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简单的归结为,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显然不符合严谨的学术态度。显然,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发现,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之间的对应现象,是可以归结为几个不同方面的。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发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词汇对应形式可以分为“完全性质的对应“、”“部分层面上的对应”以及“解释上的对应”等三种类型上的对应。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完全性质上的对应”。所谓“完全性质上”的对应,指的是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类词语在音译词、以及动词和名词中都有所体现。比如说英语中的“chair”所对应的就是汉语中的“椅子”。除了“椅子”这个含义,英语中“chair”这个单词并没有其他的释义,我们把英语与汉语中的这种对应形式叫“完全性质上的对应。”接着我们再来说一说“部分层面上的对应。”所谓的“部分层面上的对应”指的就是某个英语词汇只是和汉语中的某个意义进行对应,而不是与汉语中的所有意义都进行对应。一般情况下英语与汉语词汇中“部分层面上对应”的词语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义。比如我们较为熟悉的英语词语“sisiter”它的汉语意义是“姐妹”也就是说这一个汉语词语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汉语意义。英语翻译者在对这类词语进行翻译时,就需要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完成对该词语的翻译,尤其是对于英语口译者来说更是如此。此外,由于英语口译对于翻译者的时效性要求更强,所以“不完全层面上”对应的词语,对于英语翻译者有着较高的要求。“解释性层面上的对应”就是说英语与汉语词汇之间在大体意义上是相同的,而在词语的具体意义上可能会存在着较为细微的差别。这就是英语口译中我们常说的意义,也就是按照大体上的意义,或者是有类似表达上的意义进行翻译。

其次“完全性质的对应“、”“部分层面上的对应”以及“解释上的对应”这三种类型的对应,所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笔者通过对词语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在所有英语词汇中,尤其是在名词中,“完全性质上的对应”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笔者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统计和计算发现,“完全性质上的对应”在名词性词语中所占的比重高代百分之七十八。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对于大部分英语口译者而言,他们更加喜欢或者是倾向于用“完全性质的对应“的词语进行翻译。通常情况下,“完全性质的对应“的词语相对简单,掌握起来也相对容易,而且这种类型的词语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和准确,十分符合口译即系性的特征。与“完全性质的对应“的词语相比,”“部分层面上的对应”以及“解释上的对应”这两种词语所出现的比重就相对较低。最后,从整体上将,虽然英语中的词语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完全性质的对应“、”“部分层面上的对应”以及“解释上的对应”三种类型。但是他们拥有着“第三语言词汇”的共同性特征,即英汉口译者在对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在对这三种类型的词语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均有一定的失误比例。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英汉口译者对这三种词语的失误比例,在大体上是基本相同的状态。

综上所述,我国的英语口译工作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我国英语口译工作相对落后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学习者的自身存在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英语口译作为一种“第三语言”,具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我国对英语口译中 的“第三语言”词汇分析,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并且对于“第三语言”词汇的研究成果还较为单一,这对我国的英语口译工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变英语口译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语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口译英语词汇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词语欣赏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之我见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4
一枚词语一门静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