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 100093)
只有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才被称为责任成本,所以责任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核算这一耗费,并根据企业的经营将责任成本落实到每个责任中心。
1.2.1 成本责任中心的确立
成本责任中心的确立是责任会计在工作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从理论上来讲,成本责任中心的划分范围较为广泛。在企业和单位的实际应用中,责任成本会计必须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需求做好责任成本中心的确立工作,为后期责任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的工作奠定基础[1]。
1.2.2 确定成本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
一般情况下,责任成本会计需要以3个标准进行可控成本的确认,即各成本责任中心的耗费情况性质,各成本责任中心是否有能力对其耗费状况进行计算,各成本责任中心是否能够控制并调节耗费。所以这就需要每个责任中心在计划前期做好成本预算工作。
1.2.3 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问题
责任成本会计也需要考虑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问题,在明确各责任中心并对其耗费有一定的了解后需要给予一定的评价。注重可控成本的评价也是一个重要核算方式,同时可以通过预算数量对其进行评价,使责任考核业绩更为公平,保证企业的整体利益同时也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
虽然成本自引入我国以来,在长期的经验总结中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例如格力集团自本世纪初便提出了sub系统建设。同时责任成本会计将责任成本转化精确到了每个员工身上,奠定了责任成本在企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发展,使员工的主观创造性得到培养,同时也明确了公司的主要管理目标。
账户设置需要通过对收益等项目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反应出企业在某一阶段的收益情况,而后者则是通过负债类账户的分析来反映出企业的资产状况和权益状况。账户设置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和模式,以责任中心的可控性为原则进行明细的帐户设置。
从理论方面来分析,责任成本会计在我国应用以来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是如果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仍然需要在责任成本会计理论方面进行进一步完善。成本理论的加强有利于提高我国成本会计的水平,进一步改进核算方式,提高责任成本会计的核算效率。
在专业技术方面最重要的改革应当是推进责任成本会计电算化,同时责任成本会计是专业水平方面发展空间较大的一个关键点,是会计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会计行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愈发依赖,所以就需要相应的技术革新,将电算化更好地应用到责任成本会计的工作中势在必行。
企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使员工在思想上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员工自身认识到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企业文化得到升华还能减少员工在工作方面的成本回避思想。同时在企业内部应该普及责任成本会计的管理理念,从全局对企业发展进行把控。
通过对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责任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不同,并且就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未来发展中的趋势进行探究,相信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