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文
(寿光市上口镇畜牧兽医管理站 山东 寿光 262732)
外地引进雏鸡或种蛋时,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疫情和饲养管理情况,防止病原传入,引进时要进行隔离饲养,检验合格后可入场继续饲养。
防治病毒进入动物群,必须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具体来说即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若发现发病动物,尽早淘汰,有条件的可以对特定划分的小区进行隔离。无论是人员、车辆、舍内用具在进出时都应进行严格消毒;对饲料和水源加强防护;禁止从疫区或者怀疑疫区引入种用的动物;新买的作为种用的动物应隔离观察至少两周的时间,健康者才能合群;科学的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场地选址,生产的规模均应好好规划,有效防止病原体侵入。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在疫苗保存方面也需多加注意,新城疫疫苗部分为活苗,需在冰箱零下18~20℃冷冻保存,在疫苗配制方面采用现用现配方案,来保证新城疫疫苗免疫成功。
一些恢复正常的动物,依然严格进行隔离、卫生(动物舍角落里,平时用具上,动物的粪便、分泌物等勤加打扫)、完善消毒制度(动物舍进行消毒地面、墙壁用0.01%高猛酸钾进行喷雾消毒,用0.1%戊二醛喷雾消毒空气及养殖设备);防止一切带毒动物(特别是飞禽、水禽、老鼠和一些昆虫)和污染物进入动物舍。
建立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并要求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调查研究本地疫情分布,协同邻近地区进行疫病防治,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并通知相邻单位做好预防工作。
(2)迅速隔离发病动物、对污染地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发现危害大的疫情时,采取封锁措施。
(3)实行紧急免疫接种,对发病动物进行及时捕杀或者进行合理治疗。
免疫接种是动物接种免疫制剂,让动物个体和群体对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有计划的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新城疫等病的防治过程中,免疫接种具有关键作用。根据接种时机不同又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在接种时要防止几种疫苗的联用,疫苗的联用会妨碍动物体针对高水平免疫力的产生,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剧烈的不良反应,减弱禽类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接种时,要确保每只鸡都注射疫苗,而且疫苗的剂量要合适。如果有的鸡没有注射疫苗,疾病来临时,没被注射疫苗的鸡没有疾病的抗体,很有可能得传染病,一只鸡被传染就可能传染整个鸡群,所以说免疫的质量很重要。在免疫之前可以饮用一些富含营养物质的饮用型饲料,让鸡群减少应激。紧急免疫是传染病已经发生,对周围的疫区以及范围内的受威胁区鸡群进行紧急免疫,紧急免疫主要用高免疫血清与疫苗共同接种。
药物预防是对易感的动物群投服药物,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群体防治对于某些传染病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对群体进行免疫方面调控,也可以减少应激,长期定期的混料、混饮用水会对养殖场顽固性细菌病进行根治,药物的预防主要是通过药物掺到水里或者料里,通过饮食和饮水对疾病进行预防和防治工作。
进行人员培训,加强疫病防疫宣传,做好疫病防疫培训工作,让员工掌握家禽防疫的基本原则和技术,增加员工的防疫意识,让员工能自觉遵守疫病的防控程序。
建立人员管理制度,养禽饲养员的家中不得饲养家禽或者鸟类,管理人员要带头遵守防疫制度。一旦有疫病来袭,发生疫病的禽舍饲养员要严格隔离。传染病流行时,必要时要进行封场,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闲杂人员不得进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