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宇 尚鸿雁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 泰国 曼谷 11120)
贵州地处中国西部,交通障碍和经济基础的局限使得该地区产业规模受限,其他地区产业覆盖率低,大多数特色产业化的产品是手工生产或天然野生[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对生活品味的追求愈来愈甚,而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某一种功效或功用。为了满足自身对于生活品味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产品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因此,文化内涵逐渐成为产品的重要附加值。从贵州少数民族多种多样的特色产业来看,其随着历史积淀、宗教信仰等逐渐形成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各民族自身丰富文化内涵的载体。
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了使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产品分离,产品制造商往往在产品技术和功能上表现出特殊性,以制定差异化战略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产品。苗族制作的精美银饰,黎族的裘皮服装等,这些特殊产品或独特的民族工艺,对于消费者个性化追求将能形成较大的吸引力。
文化营销策略是挖掘产品本身或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并使其能够为市场所接受,成为产品的主要卖点,从而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文化含义的心理追求的一种营销策略。但是,贵州省的众多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由于区域偏远、交通不便等阻碍,其具有的文化内涵只为小部分人群所知晓,大多数公众或消费者无法认知。这就直接导致少数民族的很多内在文化含义丰富的产品被忽视。
虽然工业化带来了物质产品的繁荣,但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化的非生态性受到更多人的质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自然,追求生态和绿色生活。因此,它应成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市场发展的重要卖点。因此,应该根据产品的情况,制定生态影响策略。
差异化竞争是市场竞争的共同战略,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产业中,有必要通过差异化战略将产品与众多产品区分开来。在市场经济中,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市场发展需要与市场上其他产品同等竞争。从贵州省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范围来看,虽然这些产业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是围绕着人们的服装和住宿的基本需求。
虽然贵州省的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当地企业家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基础建设落后、交通不便,已成为贵州省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问题。交通不便意味着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大量资源的外部产出受到限制,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并不容易。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产出带来了便利。网络连接极大地拓展了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销售面。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当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受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影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大量的植物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种资源。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市场价值,可以为少数民族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市场开发,必须根据市场规律充分挖掘产品的潜在市场优势,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构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