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世界信念在应对弱势群体心理困境中的作用探析

2018-04-03 15:53李美美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归因公正信念

吴 婷 李美美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

公正世界信念在应对弱势群体心理困境中的作用探析

吴 婷 李美美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

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易面临各种心理困境,诱发违法犯罪等失范行为,从而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心理资源,能帮助弱势群体应对不公正威胁、缓解消极情绪情感体验、提高主观幸福感,因此,在解决弱势群体心理困境的过程中,公正世界信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公正世界信念;弱势群体;心理困境

公正是社会生活中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对公正的感知,将影响到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参与及社会适应。弱势群体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处于劣势,比普通群体面临着更多的不公正威胁,极易产生强烈的不公正感、相对剥夺感以及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等心理困境,进而可能诱发违法犯罪等失范行为。研究表明公正世界信念能帮助弱势群体应对不公正威胁、缓解负性情绪,提高主观幸福感。因此,疏导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不仅要进一步健全社会各种分配机制,还需要培养弱势群体的公正世界信念,形成对公正和不公正的辩证认知,从而维护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加快其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公正世界信念的内涵及特点

(一)公正世界信念的内涵。公正世界信念的核心是:人们生活在公正的世界中,在这个公正世界里人们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1]公正世界信念的提出者Lerner认为公正世界信念属于一种基本动机,Rubin和Peplau则将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稳定的个体差异来研究,而Kristjansso所认为的公正世界信念,则涵盖了平等、公平、应得以及程序公正和惩罚公正。综上所述,公正世界信念作为反映个体认知状况的内部因素,反应了人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属于价值观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良好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2]这种信念并不是基于公正的真实性和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认知,甚至被称为一种“积极的幻觉”。[3]因此,公正世界信念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某种理想信念,它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公正和不公正的看法和认知。

(二)公正世界信念的特点。

1.结构和测量的丰富性。学者们对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莫衷一是,并开发出了各类测量工具。常见的维度划分有:Rubin&Peplau认为公正世界信念是单维度的,公正和不公正是单维度下的两级;Dalbert&Lipkus从人际维度出发,将公正世界信念分为自我——他人公正两个维度;Maes从时间维度出发,将公正世界信念分为内——终极公正两个维度;杜政建等人在Maes基础上,将内在维度分出两个分支,形成内在公正、内在不公正、终极公正三个维度;周春燕将人际和时间维度结合,形成自我现在、自我未来、他人现在、他人未来四个维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正世界信念和不公正世界信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单维度的假设不合理。后续研究者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个多维概念,但以何种方式对其进行区分仍没有统一定论,因此公正世界信念的多维结构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4]公正世界信念的测量工具可概括为两类,一是外显测量,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测量量表或问卷来呈现;二是内隐测量,主要借助心理学上的Stroop范式、启动范式、后意识启动程序等探索公正世界信念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不同测量方式各有优缺点,因此学者们更主张将两种测量方式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

2.功能的双重性。公正世界信念是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帮助个体应对不公正威胁、提升主观幸福感,又可能对无辜受害者产生责备和歧视、阻碍现实意义上的公正重建。就其积极作用来说,它使个体相信自己所在的世界是公正的,社会环境是稳定有序的,从而帮助个体积极应对生活中的不公正威胁,激励个体为实现长远目标而奋斗。若此信念缺失,将会使个体对社会充满危机感,失去为长远目标而努力的内在动力,故多数人为了社会适应会选择持有这一信念。就其消极作用来说,“人们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隐含了这样一种推理—事情结果的好坏与否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与自身行为或品行有着某种因果关系。[5]这一推理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观是相通的。所以当他人遭遇意外和不幸时,为了维持原有的公正世界信念,人们会对受害者性格、品行进行重新评价,认为这是不幸者咎由自取,是不幸者应得的结果,进而会减少对不幸者的同情及帮助,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上人际冷漠现象。因此,如何规避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困境

弱势群体也称社会脆弱群体或生活困难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6]如失业者、农民工、残疾人、留动儿童等。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及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弱势群体问题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关注并疏导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势在必行。

(一)强烈的不公正感。弱势群体处于金字塔型社会结构的底层,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当他们将自己的生存现状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相比较后,失落感和不公平感便产生了。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各阶层收入差距悬殊,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基尼系数为0.465,已超过国际通用的贫富差距警戒线0.4,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巨大。收入不平等与社会不公正感直接相关,这又加剧了弱势群体对不公正的感知。在社会两级分化现象加剧的情况下,弱势群体就成了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发展代价的承担者,不能及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又会导致弱势群体规模的扩大和弱势程度的加深。由于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双重贫困,社会资源在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之间的分配中形成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弱势群体的不公正感也会随之愈发强烈。[7]

(二)显著的相对剥夺感。我国学者熊猛、叶一舵对相对剥夺感做出了操作性定义,即相对剥夺感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横向或纵向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体验到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8]河北社科院对石家庄市的部分弱势群体进行了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6%的弱势群体认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有强烈的被剥夺感,并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忧郁和焦虑。[9]李源针在其研究中也指出:弱势群体由于面临诸多生活困境,在心理上普遍具有自卑、敏感、妥协、焦虑、受挫感强等心理特征,尤其是相对剥夺感强烈,较社会其他阶层更为严重。熊猛、叶一舵通过对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的调查研究再次显示,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通过与城市儿童相比较,感知到自己应得的利益失去的太多,易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10]除此之外,其他学者通过对农民工、下岗职工、低收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水平较高。

(三)更多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弱势群体由于占有资本的类型和数量均较少,导致其地位和权力低下,更易于感受到他人和社会的不公正对待,消极情感的唤醒更为频繁,时间也更为持久,也容易积聚对社会和主流价值观念的不满。[11]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弱势群体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挫折感以及失望、绝望等消极态度或情感。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弱势群体中更加尖锐。弱势群体的迫切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现实困境和理想生活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实现长远目标往往需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致使个体自我实现的内驱力被削弱,并伴随着习得性无助、心态失衡、仇富等心理问题的产生,更有甚者陷入宿命论的深渊,失去改变现状的勇气和信心。

三、公正世界信念在应对弱势群体心理困境中的作用机制

(一)应对不公正威胁。公正世界信念帮助个体应对不公正威胁主要是通过九种常用的应对不公正威胁策略实现的。其中包含两种理性策略、四种非理性策略、两种保护性策略及最后的防御策略:理性策略是指现实层面的公正重建,即在不公正出现之前进行预防以及在事后对受害者进行帮助或是补偿;非理性策略是指认知层面的公正重建,即对不公正的起因、结果进行重新解释或对受害者性格、品行进行重新评价;保护性策略是从世界观的构建角度出发的,如相信终极公正的存在,未来的公正会弥补和平衡眼前的不公正;防御策略是指相信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不公正的,因此不公正威胁也就无所谓了。[12]无论是现实层面或认知层面的公正重建,都有助于疏导弱势群体因不公正威胁而产生的心理困境。

(二)缓解负性情绪。公正世界信念水平较高的个体与公正世界信念水平较低的个体相比,在面对负面消极结果时更倾向于内部归因,而公正世界信念水平较低的个体更倾向于外部归因,这种内部归因的方式会降低个体所感受到的不公正,最终体验到更少的消极情绪和更多的积极情绪。Otto&Boos以水灾灾民为被试,研究他们的情绪与公正信念的关系,结果显示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越强,表现出的负面情绪就越少,证明公正世界信念不仅具有维持人们积极心态的功能,还可以达到对不良情绪进行缓冲的效果。[13]Claudia Dalbert的研究也表明公正世界信念对愤怒情绪具有缓冲作用,高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更少感受到不公正,他们将不公正看作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并且尽量避免自我关注式的反思。[14]在社会关系中,个体占有的资本越多,其地位也就越高,对其他人和事的影响力即权力也就越大,个体越容易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反之,则容易唤醒消极的情感体验。[15]弱势群体由于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贫困,相较于其他群体而言,更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心理资源,可以促进个体的情绪适应,使个体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从而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有效帮助弱势群体缓冲由不公正事件引发的消极情绪情感体验。

(三)维护心理健康。公正世界信念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存在两种假设:一是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个人资源的假设,二是公正世界信念作为心理缓冲的假设。第一种假设意味着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个人倾向起作用,个人资源越强大的个体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其作用是普遍存在的;第二种假设则认为公正世界信念在事件与结果之间充当的是调节的作用,其功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祝振兵等人研究表明,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健康的四个维度(积极的自我感知,愉快或满意,关心他人的能力,高效与创造性工作的能力)都成正相关,即高水平的公正世界信念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发展。[16]周春燕、郭永玉的研究结果则发现在家庭社会阶层与心理健康各指标的关系中,公正世界信念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17]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水平越高,就越相信社会是公正的,个体对公正原则的认同度就越高,更愿意以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相信目前的弱势处境也终将会得到改善,最终提升主观幸福感。

四、培养弱势群体公正世界信念的建议

(一)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个体的一种心理资源,需要通过后天教育来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而教育的实施主体则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首先,家庭要从小引导孩子形成有关公正和不公正的正确看法,形成“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等积极意识,提高孩子对公正的感知;除了意识形态上的引导,家长还要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如乐于助人、宽恕、感恩等积极品质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学校要重视公正世界信念这方面的教育,在课堂中渗透有关公正世界信念的知识,使个体的公正世界信念得以内化,引导学生学用辩证思维方式来统领自己的公正世界信念,辩证看待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公正世界信念的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再次,社会上各种媒体要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和谐、友爱、公正的社会环境,用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文化潮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对社会公正的感知。

(二)引导弱势群体正确归因。如前所述,公正世界信念帮助弱势群体缓解负性情绪情感体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内部归因的方式实现的,因此,正确的归因方式,不仅有助于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还能在此基础上增强个体对公正的感知,进而巩固原有的公正世界信念,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弱势群体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不公正等消极事件,若归因为他人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原因,则属于乐观的归因方式;若将消极事件归因为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则属于悲观的归因方式。[18]悲观的归因方式易使个体体验失控感、无助感等消极情绪,严重的可能导致抑郁;乐观的归因方式则易使个体产生成就感、幸福感、公正感等积极情感体验。公正世界信念的形成和巩固需要建立在积极的归因方式基础之上,当弱势群体面临不公正威胁,在积极的归因方式下,对不公正的认知将会是他人的、暂时的、局部的,即个体会意识到不公正事件一般发生在他人身上,而且眼前的不公正只是暂时的、个别的,公正终将代替不公正,这种归因方式恰恰是公正世界信念的发挥作用的体现。因此,引导弱势群体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其公正世界信念水平。

(三)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公正世界信念帮助个体应对不公正威胁,主要是通过九种常用的应对不公正威胁策略实现的,其中理性的策略指的是行动上的策略,即现实层面的公正重建。对于弱势群体而言,现实层面的公正重建就是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健全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除了对弱势群体提供物质保障,还应该提供发展性保障,如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技能培训、保证教育机会均等,物质保障只能帮助弱势群体解决暂时性的困难,发展性保障则能实现弱势群体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使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专门的法律保护,当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法律途径得以维权,而不是通过极端手段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三是做好心理保健工作,不仅要对弱势群体面临的心理困境进行疏导,还应传播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使个体能够学会自我排解和调节。

[1]Maes J,Kals E.Justice belief in school:Distinguishing ultimate and immanent justice[J].Social Justice Research,2002(3):227-245.

[2]刘映,杨鸣亮,何渝.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9):96-99.

[3]葛茜.公正世界信念的双重结构在利他惩罚决策中的功能分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4]任楠.中国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因素[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5]王国芳,孟祥凤.公正世界信念的功能及其教育意义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5(7):61-68.

[6]郑杭生,李迎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2-8.

[7]李源针.政府在改善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中的责任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17,15.

[8]熊猛,叶一舵.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6(3):438-453.

[9]马继前,王民.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J].燎望新闻周刊,2005(17):38-39.

[10]熊猛,叶一舵.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2):1798-1813.

[11]佟雪峰.学生弱势群体的消极情感及教育应对[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68-72.

[12]周春燕.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与社会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13]OttoK,Boos A,DalbertC,etal.Post traumatic symptoms,depression,and anxiety of flood victims:The impact of 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J].Person Individual Differ,2006(40):1075-1084.

[14]Dalbert C.Beliefs in a just world as a buffer against anger[J].Social Justice Research,2005(15):123-145.

[15]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78,181,217.

[16]祝振兵,张帆.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综述[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10):51-52.

[17]周春燕,郭永玉.家庭社会阶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9):636-640.

[18]袁莉敏,张日昇.大学生归因方式、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9):111-115.

G760

A

2095-0438(2018)01-0153-04

2017-10-19

吴婷(1991-),女,陕西勉县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教育教学心理。

[责任编辑 靳开宇]

猜你喜欢
归因公正信念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为了信念
迟到的公正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发光的信念
信念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公正赔偿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