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研究

2018-04-03 13:59伟,梁
纺织服装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助学金困难资助

丁 伟,梁 浩

(东华大学 a.旭日工商管理学院;b.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心、关怀和帮助,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包括校园地贷款、生源地贷款、绿色通道、勤工俭学岗位等多种资助形式,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在提供多项物质资助的同时,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也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1]。这一指示为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尤其是从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并举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在此背景下,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概念的界定

1. 关于经济困难学生的概念界定

一些学者将“经济困难学生”定义为无法缴纳学费、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或生活费用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2]。笔者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经济困难学生定义为无力支付学习或生活费用的学生,重点在于物质方面的贫困或匮乏。

2. 关于精神贫困的概念界定

李强提出:精神贫困是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因种种因素在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落后于社会主流精神风貌的一种精神状态[3]。韦国善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角度出发,解释了精神贫困是人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一种亚健康状态[4]。余德华提出:精神贫困是一个多层次、多内涵的丰富概念,是相对于社会发展、进步及其要求而言的动态范畴[5]。然而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将精神贫困等同于精神病态有待商榷,将精神贫困的某些特征与心理异常的表现形式一概而论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对于精神贫困的概念做进一步厘清很有必要。

笔者将精神贫困定义为:因发展障碍或制约因素造成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在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精神状态。

二、 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表现形式

精神贫困的定义中包含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若干要素,考虑到大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优势,故本文主要从其他方面进行研究。由于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概念较为抽象,因此对精神贫困具象化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则是必要的。

笔者以我校(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为样本,通过设计测量量表,对精神贫困各要素进行权重赋值,从“理想信念缺失”(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价值观偏差”(价值观念方面)、“极端、偏执”(思维方式方面)、“社交狭窄、自我封闭”(行为方式方面)等30个表现特征中选取15个进行第一轮筛选,然后再从15个表现特征中选取10个进行第二轮筛选。在此基础上引入管理学中的“360度测评”方法,分别从经济困难学生、非经济困难学生、教师等不同视角,面向不同群体征集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特征,再通过结构式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征求专家学者意见,最终总结归纳出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表现形式。

1. 理想信念缺失、精神空虚

进入大学以后,突然从紧张的高中学习状态到自由的大学学习状态,不少学生感到不适应。这种从“圈养式”到“散养式”的转变,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支配时间和精力的机会。在“关于如何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的调查中,13.5%的学生选择学习,28.3%的学生选择兼职,16.8%的学生选择社会工作,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则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而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高中阶段往往格外关注文化课学习,兴趣爱好比较单一,到了大学阶段由于社交圈子狭窄,加上自卑心理而怯于与人交流,精神上感到空虚、郁闷、无聊,感叹“上大学没意思,学的知识还不如高中多”,进而埋怨生活枯燥,殊不知是因为自身缺乏理想信念的目标而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2. 感恩意识淡薄,有功利主义倾向

当前,党和国家、社会团体以及一些个人从不同层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资助,总的来说,基本上解决了困难学生的“上学难”问题,某些条件好的高校、地区甚至提供专门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公费出国交换学习机会。然而,有些学生由于缺乏感恩意识,将获得资助认为是“理所应当”,催生了“我困难我有理”的错误思想;一些高校为了培养学生公益服务精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出于激励的目的将志愿工时作为下一年度申请助学金的必要条件,但有些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志愿活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认为助学金是自己通过工时“抵充”而来的,产生了功利主义倾向。

3. 金钱观不成熟,消费观不理性

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贫富分化的现实存在,加上舆论媒体对奢侈品文化的宣扬,使得拜物主义成为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一些经济困难学生在拿到一笔数额不菲的助学金时会迷失自我。调查结果显示,47.2%的学生选择购买手机、电脑、衣物、化妆品等个人物品,11.6%的学生选择购买图书、报名学习班等个人提升项目,35.8%的学生选择寄钱回家改善家庭条件。可见,用于购买个人物品以及寄钱回家占据了很大比例,而用于提升自我的比例则非常小,反映出经济困难学生缺乏自我发展的需求。因此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合理使用助学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4. 心理敏感,有自卑、自闭倾向

对于一些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由于物质方面的限制,进入大学之后发现“新款的科技产品没见过”“时尚前沿的话题搭不上话”,日常交往中难免感觉低人一等,缺乏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性格上变得相对孤僻,自我封闭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加上长期以来家庭、学校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缺乏相应的培养和引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相对欠缺,加剧了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的敏感与自卑。调查发现,经济困难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包括学生会、社团、班级、党支部等学生团体)人数占经济困难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为16.6%,非经济困难学生担任学生干部人数占非经济困难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为23.1%,说明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或不擅长与其他同学交流、交往。

三、 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深化阶段,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多元、多样、多变,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也影响着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造成精神贫困的原因是多样的。

1. 物质条件匮乏

马克思指出:“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划分为生理、安全、情感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7]。其中,最基础的就是生理需要。相对普通学生来说,由于物质条件匮乏,经济困难学生不得不在课余时间从事兼职活动以改善经济状况,从而失去了培养自身兴趣爱好、增进人际交往的机会;经济上的拮据也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心理落差,敏感、自卑等心理反过来又会增加其交往障碍。长此以往,人际沟通得不到改善,情感与归属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无法满足,精神贫困也随之产生。

2. 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健全

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项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标,也是一种心理状态[2]。经济困难学生一般来自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城市下岗家庭,他们在进入大学时常常把自己原有的与家庭相一致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带进校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过分在意金钱容易导致子女金钱观扭曲,过度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容易造成子女对于综合素质培养的忽视,缺乏与子女的陪伴、交流容易导致子女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等。

在学校教育方面,中小学阶段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往往特别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关注以及心理上的辅导,导致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无法通过自身的知识、技能及时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环境、新生活,进而加剧了精神贫困。

3. 资助育人工作不完善

有些高校的资助政策不完善,对于经济困难的认定仅凭一张证明,民主评议环节流于形式,舆论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非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了助学金,或者困难程度低的学生享受到了高额度助学金,滋生了“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有些高校重资助、轻育人,对于公益慈善文化宣传不够,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助学金但感恩意识淡薄。有些高校志愿活动设计不够精细,缺乏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只是简单地参与志愿服务,不清楚其内涵和意义,误以为自己是通过劳动“抵充”而获得助学金的。

4.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社会上的拜物主义思想、不良媒体的推波助澜、娱乐至死的舆论导向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于助学金的使用,有些学生用来宴请室友、同学,其目的是希望收获所谓的友谊,因为不这么做就会遭人白眼,让人觉得自己“不够义气”;有些学生购买奢侈品、出境旅行,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摘掉“困难生”的标签;有些学生寄钱回家,希望得到家庭的“肯定”,觉得自己在家族中“有能力”,能够光宗耀祖。如此种种,表面上看似乎是消费观扭曲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困难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同学、家庭乃至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难以坚守自己的价值判断,在他人的“眼光”中迷失了自我。

四、 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解决对策

高校在开展育人工作中,不能只关注普通学生的成长成才,更要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切实需求。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大资助力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提出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8]。对于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最先面临的是经济上窘迫,正是经济贫困导致了他们学习、心理、能力上的贫困。《管子·牧民》上写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解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其精神贫困问题才有破解的可能。因此,高校应当加强资助力度,一方面积极拓展助学金融资渠道,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将助学金的“蛋糕”做大,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搭建综合素质提升平台,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设立技能提升培训课程(项目),增强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补齐精神上的“短板”。

2. 构建学校、家庭双向联动机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校应当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可以在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状况的基础上,调动家庭的力量一起帮助学生成长。在实践中,笔者在“父亲节”“母亲节”期间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现场连线家长,做一次温情互动,培养感恩意识,效果良好;在班会中播放新生报到时家长送行的照片,引导学生反思“在大学虚度时光、挥霍金钱是否对得起父母的殷切期盼”,很多学生看后内心深受触动。这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方式,调动了家庭的力量,远胜于教师空洞苍白的说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直面挫折的勇气、正确使用金钱的观念等,可以作为思政育人的一种新尝试。

3. 加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资助为育人服务,离开资助,育人无从谈起;注重资助,忽略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淡化了资助的意义[9]。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要将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民主评议、舆论监督等手段,坚决杜绝助学金评定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公益慈善文化,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国家、社会要设立助学金,以及志愿服务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爱心、责任、奉献等公益精神内涵。

4. 弘扬青春正能量,增强精神免疫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10]。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校应当积极创建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弘扬青春正能量,带动经济困难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使他们能够承受挫折、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经济困难学生抵御不良社会风气、坚定正确价值取向的免疫力,使他们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

猜你喜欢
助学金困难资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