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朝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优化党内的政治生态,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在处理两者的关系上,简单地把民主的重要性置于集中之上,或者将集中的重要性置于民主之上,都是将两者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党内政治生活中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统一和动态平衡的。推进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讲核心,就是讲政治、讲看齐、顾大局。缺乏核心意识,政治立场就不稳定,大局就会乱。增强核心意识,有利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好党内政治生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促进党的团结。
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中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思想。恩格斯说过“党的现行纪律,少数必须服从多数。”[1]列宁首创了民主集中制,他认为“党是有组织的队伍,但其中的各个成员并不是自行入党的,而是由党的组织接收,他们必须听从党的纪律。”[2]“党自诞生之日起的优良传统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是民主集中制的第一要义,也是列宁关于领袖、政党、群众关系学说的精髓所在,即全体党员要服从领袖,服从中央,自觉在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3]所谓民主集中制,即在民主基础上保持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保持民主的政治制度,它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民主与集中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这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一项民主权利的表达和实现,无一不是经过反复的权衡取舍和不断集中的结果。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人民的意愿,进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民主发扬的不好,集中就会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和指导,没有正确集中的民主往往会失去正确的方向,成为“虚假的民主”。没有集中,党就会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党内的一切活动就都无法进行,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民主。
首先,民主是集中的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各级党组织和各个党员的主张和意愿能够充分表达,才能把最好的方案和意见运用到最终决策中,这样才能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决策更加科学化。集中离开了民主这个前提和基础,就会变成独断专行,形成的决议会带有许多主观主义的因素、给工作造成失误,挫伤党内外群众的积极性。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和完善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次,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保障。没有正确的集中,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因为没有集中的指导,民主不会有正确的方向。集中既是民主本身的要求,也是民主的保障。此外,发展党内民主,目的之一在于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使党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得到贯彻执行,以实现党的目标。从这一点上说,集中又是民主的归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行统一纲领和纪律的党,这样才能保证实现党的整体目标。我们既需要党内民主,也需要党内集中。集中对党内民主具有指导作用,离开集中谈党内民主,是荒谬可笑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核心意识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下,党内政治生态更加净化,这既是对集中的肯定,更是对集中的发展。核心意识就是重视和维护核心,全党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充分认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必须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通常是靠不住的;国家、党、人民都需要有这样一个领导核心。”[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我们也绝不能否认;同样,历史唯物主义承认政党对阶级的重要作用,但也从来没有否定领袖人物对于政党的作用。无产阶级领袖是工人阶级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从这个角度看,集中是民主自身的要求,是实行民主的保证和指导。所以,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全党上下树立核心意识,才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形成一股合力,更好地贯彻实施党的民主集中制。
综上所述,民主与集中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党内民主与集中是相互交融与相互支撑的统一体,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能够充分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党内民主的实现,能有效集中党员的智慧,发挥党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反过来,集中能够促进权力运行效率的提高。集中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更能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党内民主和集中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离开集中谈民主,民主就成为狭隘的民主,成为失去科学理论指导和正确方向的民主,最终会发展成无政府主义;同样,离开民主讲集中,集中就成为个人的和非理性的集中,最后往往变成家长制或个人专权。我们党从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领导全体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道路上,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始终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综观世界历史,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国家崛起过程中都有一个规律性前提:政治慢慢地权威化并形成治理或领导核心。树立核心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共同维护、发展和巩固党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四个意识”中,核心意识起基础作用,树立核心意识是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
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实践表明,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才一步一步向前,不断迈向辉煌。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特别是党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进程中,自然会形成领袖集团及其核心人物。这些“最有威信、最有经验、最有影响、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之为领袖的人们”[5]拥有卓越的才能又最善于集中党的意志和群众的智慧,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事业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群众、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领袖。同时,领袖必须代表和服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必须服从党的组织,保持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重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
首先,树立核心意识是为了更好地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科学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来代表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发挥党内民主集中制的作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权力属于人民不等于由全体人民都来治理国家。根据我国国情,有必要由人民中的政治精英代表来管理国家。民主集中制是一张组织管理之网,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就好像是网上的纲,纲举目张。因此,只有核心在,才有利于提高党内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贯彻好党内民主集中制。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越是坚强有力,越有利于充分实现党内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其次,树立核心意识能更好地体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意志和人民团结。团结就是大局,领导体制的最大功能就是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舆论环境错综复杂,这就迫切要求全党上下树立核心意识,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任务,通过高效的组织领导方式贯彻下去,既解放思想又统一思想,集中党员特别是广大群众的主流意识,凝聚绝大部分人的民心和民意,通过有效的组织领导,形成强大的生产力、战斗力和执行力,从而更好地执行好党内民主集中制。
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都必须有核心,如果没有核心,这个群体或组织的架构就会塌陷。树立核心意识是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障,领导核心维护着党内民主与集中关系的统一,缺乏核心保障的作用,民主的开展就缺乏有效的协调系统和控制系统,民主的功能将会被削弱。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在供给侧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文化强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党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内民主集中制也呈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这一切都说明党中央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在全党形成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集中又有民主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新时代条件下,如果没有核心,就难以形成集中;如果没有核心,就难以形成统一意志,也不可能有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党要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贯彻实行党内民主集中制。充分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都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要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维护好领导核心,学会并坚持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才能正确处理好党内政治生活中的民主与集中关系,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从最初使用政治核心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核心意识,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维护党中央权威,核心意识理念一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回顾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一个深刻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真正贯彻好党内民主集中制,才能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遵义会议以前就是因为党和红军没能形成真正的领导核心,党内民主集中制出现混乱,红军才遭受了巨大挫折,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核心地位,中国革命事业才转危为安;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正是在以邓小平等同志为代表的核心领导下,中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多年的执政规律表明:正是因为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大局才得以保持稳定。我们党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树立核心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经验,是对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历史遵循,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
当前,中国这艘巨轮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和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时期更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离不开引领新时代的领袖人物。在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成就非凡、硕果累累,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这些都是坚持核心意识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同志已经成为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明确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明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内民主集中制,以及保证新时代的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和国家的面貌已焕然一新。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党的领导核心和权威在。为正确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和权威,我们必须摒弃把党内政治生活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的观点,在思想和政治上认同和维护核心,同时用制度来保障党内民主。
树立核心意识不是把党内民主与集中关系根本对立,而是引领党内政治生活民主与集中组成新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坚决抵制把维护党中央权威与“核心”理解为“专制独裁”的观点,而应当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与“核心”与发扬党内民主是统一的。用核心意识来处理党内政治生活中的民主与集中关系不是只要集中不要民主,当然也不是只要民主而不要集中。有些人把民主与集中完全割裂开来,认为加强核心意识必然会使集中过多而造成党内生活的不民主,这些都是把民主与集中根本对立起来的片面而狭隘的观点。实际上,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而不是集中。应该说,在核心意识下,我们更有可能和条件执行民主集中制。
首先,增强核心意识,广大党员最根本的是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政治方向、立场、行为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的落实;其次,整体之所以可以产生巨大力量,根本原因来自于个体的服从精神,只有个体对集体和组织充分服从,才能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党员干部来说,贯彻民主集中制首先要做到的是“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增强核心意识的关键。党员干部要切实强化组织观念,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自觉服从党的方针政策,与党中央同心同德;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搞“山头主义”;自觉服从党的安排,服从和执行组织的决议,不与组织讨价还价;最后,增强核心意识,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每个党员自觉的行动来保证,要坚持把维护核心意识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与核心,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在真正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才能够使广大党员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广大人民积极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纲领和任务。实践表明,发扬党内民主和维护党中央权威是互为条件、相得益彰的。必须按照党章党规保证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贯彻党的民主原则,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任何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发扬党内民主对立起来,忽视党内民主建设,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内民主,侵害党员民主权利的做法都是错误的。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对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核心意识下党内民主的制度保障。我们相信,只要加强党内监督机制,严明党的纪律,把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以《党章》和《条例》为根本遵循,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贯彻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特别在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扩大民主,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全党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活力又有纪律的政治局面。可见,核心意识将会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高效有序,更好地维护党中央权威,更好地促进民主与集中的良性发展。我们也可以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示范下,将会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进步,将在全社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整治党风、严惩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当前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处在加速转型期,矛盾复杂,利益多元,迫切要求全党上下始终确立核心意识,这对于处理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与集中关系,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和谐发展和体现党的先进性,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大到国家治理,小到单位管理,都要突出并注重发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在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树立核心意识,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进而形成全党行动,实现社会转型、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 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 袁刚.民主集中制和国家官僚制[J].当代中国研究,2009(2).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