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金融组织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作用分析

2018-04-03 12:55:2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额贷款村镇县域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00)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对于农村的关注度逐渐增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特点、新机遇。对于涉农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的管理在新经济常态下将会更加严格,而构建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在此过程中就会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金融组织的研究和创新来加强涉农产品、机构、服务管理,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县域金融健康、快速的发展。

1.我国县域组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1.1 建立农商银行

起初,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就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基本上已经遍布了我国各个县域。但是现在,开始出现高于该组织之上的农商银行,农商银行是在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合并建立的,属于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该银行有着先进的管理模式、治理模式、明确的产权、合理的股权结构等,在实际运行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提供了较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其次是提高了资金筹集与发放的规模和效率,最后是在决策以及传到机制上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1.2 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正在以一种快速的方式发展,在金融组织上也有了较为明显的不同。一些县域农村地址已经建立了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县城金融机构、国有企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等一些金融组织。这些金融组织体系的不断发展,使得涉农贷款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时开始出现更多的物权抵押方式[1]。邮政储蓄银行在此方面也做出了适当的调整,推出了适合广大中小企业融资和农村地区融资特点的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产品,更好的为县域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1.3 新型县域金融组织建设

在新型县域金融组织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组织就是小额贷款公司,据了解,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正在逐步的涌现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是在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建立的一种公司制企业,其主要经营方式就是吸收其他企业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投资,然后进行小额贷款业务。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特点就是来源渠道较窄;贷款效率与银行相比更高,手续简单;与民间贷款相比更具有安全性、规范性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突出的新型县域金融组织,村镇银行。所谓村镇银行实际上就是指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并吸收其他投资者投资的、在村镇设立的、主要为当地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需求者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级法人机构。在县域金融组织建设中村镇银行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由最初的四川、甘肃、吉林、内蒙古等六个省试点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目前,我国共构建村镇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300多所,基本上已经保证了每个县域至少有一家村镇银行[2]。

2.我国县域金融组织中的问题

2.1 村镇银行发展不足

相关数据显示,村镇银行在银行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这就足够说明村镇银行在银行金融机构中发展十分缓慢、使用范围十分小。在我国村镇银行中对于法人治理机构这一块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其内部经营、管理还不完善,运行成本较高、经营风险大。在实际了解中发现村镇银行的地域特点和服务定位决定了村镇银行很难找到或者是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总是会存在的状况就是人才的不足,无法对经济市场、金融产品、经济新常态等进行完整的、适合的分析。另外就是村镇银行融资渠道的狭窄,在村镇银行中主要的融资渠道就是当地农民的资金、中小企业的资金以及一些闲置资金,这些都是村镇银行的融资来源。但是这些资金不仅数量相对较少,更重要的是这些资金并不仅仅是能够全部的融资到村镇银行中,还会有一些老牌商业银行竞争。

2.2 银行作用未发挥

在县域金融组织中一些商业银行、政策银行的作用并没有完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能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网点分布不均,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多数县域地区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分布不合理,直接导致了使用者数量的减少;二是县域金融组织所能够信贷投放的资金较少,涉农贷款数量并不是很高,因为不能够满足借贷数量的需求又进一步使得该使用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人数量大大减少。

2.3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前景不乐观

目前,正在发展中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前景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有:涉农贷款比例较低、资金缺乏、缺少政策支持等。在小额贷款公司中,与涉农有关的金融数据显示,很少部分的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比例能够超过50%,小额贷款公司利润较低,注册资本较低,而且没有监管机构颁发的金融牌照,不能够吸取公众存款,所能够获得资金的渠道很窄,所以,对于小额公司来说,资金短缺也是一大问题。另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小额贷款公司缺少相关法律的支持,没有金融牌照,不在银监部门监管范围,不能在同业市场上融资,取法吸收公众贷款等,因为缺少法律的支持,所以其发展存在很大的阻力[3]。

3.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我国县域金融组织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农村发展银行建设

农村发展银行的存在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政策性金融正式纳入到了县城金融组织的制度安排之中。从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农村银行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下,农村发展银行所起到的作用正在逐步的减少。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农村发展银行建设,就必须要尽可能的拓展农村银行业务,让其服务质量、性能、范围更好。比如说能够采取的措施有:大力筹集农业政策性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当地龙头企业来带动周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而有效的带动整个县域地区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产品经济效益,加大涉农资金投入等。

3.2 政策推动村镇银行发展

村镇银行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对此,建议相关机构出台一些相关政策,用来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首先,必须要明确村镇银行的金融服务定位,国家政府需要明令规定村镇银行服务内容、方向等,然后适当的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减少税收、引导企业资金融入、建立县域金融专家组,为村镇银行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以及人才培训等。其次是可以从考核机制以及监管机制入手,在村镇银行中内部管理建设存在很大的漏洞,建议相关机构能够正确的看待这一问题,切实的分析问题所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考核机制和监管机制[4]。通过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的规范村镇银行业务管理、经营管理等行为,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规范信贷流程,提高行业服务质量,降低借贷风险等。

3.3 优化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环境

当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竞争环境的不公平。对此,必须要从政策、制度这一方面优化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环境。首先是要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可在地方立法中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处于同等的法律地位,保证市场竞争起点的一致,进而能够给予小额贷款公司一定的政策优惠。其次是要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贷款比例,可以从农民方面入手,给那些涉农中长期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小额贷款公司中涉农贷款比重的增加。最后还要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渠道,政府可以加强小额贷款公司和银行之间的业务合作往来,形成一定的联合放贷模式,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3.4 设立土地流转银行,建立相应机制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县域金融尝试多种转型,尤其是在金融组织这一方面。当下许多地区正在尝试着建立土地流转银行。所谓土地流转银行该银行通过支付一定的利息获取农民资源出让的土地承包权,然后再以一定的利息进行转让,转让给那些有意愿接收土地承包权的人。土地银行的尝试给我国县域金融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一个契机,国家政府也倡导各县域根据自己本土实际情况尝试进行土地流转银行。另外,土地流转银行的建设还必须要政府的相关扶持和帮助,政府要提前做好制度安排,构建农地金融制度,完善新型县域金融组织的开辟和发展道路。

我国县域金融组织虽然目前处于落后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稳定,国家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渐重视,在我国县域金融组织的优化和发展上提供了一定的扶持,这就意味了我国县域金融组织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前景的。国家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对县域金融组织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摸索,不仅推动了我国县域金融组织的长期、有效的发展,还很好的推动了我国县域金融组织的创新。

4.结束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的发展目光更应该停留在我国县域金融组织的发展上,面对县域金融组织发展中的众多问题,国家更应该着力解决。对此,国家需要做的就是从政策、法律等方面入手,优化我国县域金融组织发展环境,实现我国县域金融组织转型,探究我国县域金融组织发展新模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县域金融组织的发展需要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但是当地政府、金融机构等的微观调控也是不可或缺的。

猜你喜欢
小额贷款村镇县域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2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6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8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22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基础教育(2014年3期)2014-04-16 05:29:04
山东:首次表彰小额贷款先进 累计发放贷款471.16亿元
村镇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