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宇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沈阳 110122)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早期营造的各类防护林,已逐渐进入成熟期、过熟期,且部分防护林存在结构简单、树种单一、初植密度不合理、林分生长不良等情况。同时,受气候干旱、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林木损失逐渐加大,已经影响了防护林应有的防护作用。为了加强建平县防护林的建设,提高防护林的质量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有必要对建平县防护林的退化原因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进而提出合理修复建议。
根据辽宁省2015年全省防护林摸底调查成果分析,截至2015年底建平县防护林面积为108 076.5 hm2,蓄积为3 916 810.6m3,分别是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建平县防护林中,面积和蓄积最大的是水源涵养林,面积为91 263.3 hm2,占全县防护林总面积的84.4%,蓄积为3 325 944.9 m3,占全县防护林总蓄积的84.9%。
退化防护林是指因自然生理等因素,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减退。导致森林或林木防护功能显著下降、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的人工起源林分[2]。截止2015年底,建平县的退化防护林面积为40 458 hm2,蓄积为1 598 776.2m3,分别占全县防护林总面积的37.4%,总蓄积量的40.8%。
建平县的退化防护林中,面积和蓄积最大的是水源函养林,面积为35 207.9 hm2,占全县退化防护林面积的87.0%,蓄积为1 370 237.3 m3,占全县退化防护林总蓄积的85.7%。
根据森林经营技术规程将龄组划分为五个:即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建平县退化防护林中,防护功能下降或逐渐丧失的成熟林、过熟林的面积为10 825.1 hm2, 占全县退化防护林面积的26.7%,蓄积为599 367 m3,占全县退化防护林蓄积的37.5%。
建平县退化防护林的主要有13个树种组成。其中主要树种按面积排序前3位依次是油松、杨树、樟子松。其中油松的面积为32 825.2 hm2、蓄积为1 360 875 m2,占建平县退化防护林面积的81.1%,占蓄积的85.1%。
建平县防护林退化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灾害、经营管理不到位、土壤水肥变差、生理过熟、人畜破坏五个方面。因自然灾害导致的退化防护林面积和蓄积分别达到了建平县退化防护林总量的71.9%和74.9%。其中,油松的面积为23 166.7 hm2,蓄积为1 022 213 m3,主要灾害类别为病虫害和冻害。
退化防护林的退化程度主要分为三大类。防护功能严重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比例占单位面积株数10%(含)以下为轻度退化,10%~40%为中度退化,40%以上为重度退化。建平县退化防护林中,重度、中度退化的防护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占16.3%和18.7%。
建平县退化防护林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面积较大,退化防护林面积已经超过了全县防护林面积的1/3;二是近1/3的防护林已经进入成熟林和过熟林阶段,需要合理抚育采伐,及时更新;三是防护林树种结构单一,导致林分的抗逆性较弱;四是防护林退化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油松的病虫害和冻害上,其次是经营管理不到位。
要逐渐加强对防护林的经营管理,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经营、持续利用和积极发展的方针,促进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向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为主转变,并依据林业分类经营的要求,落实所有林木的管护责任。
重点修复改造油松林的病虫害、冻害等问题,兼顾其他树种的其他问题。可根据具体地块的不同退化类型、退化程度、立地条件,采取更替改造、择伐补造、渐进改造、抚育改造等修复方式。对重度退化防护林,可采取小面积块状皆伐更新、带状采伐更新、林冠下造林等方式改造。对中度退化防护林,根据枯死、濒死木分布状况,可采用块状择伐、带状择伐、单株择伐等方式,伐除枯死、濒死木,并补植改造,营造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更新的幼苗幼树。[3]
参考文献:
[1] 常立儒.建平县森林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9):198-199
[2] 安书超.建平县防护林退化成因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6(2):80,84
[3] 赵宝忠,孙敏杰,周倩.建平县退化防护林推荐改造模式及实施的保护措施[J].防护林科技,2016(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