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崟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2)
小麦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不合理栽培措包括施播种质量差、种肥施用超量等。此外,灾害性天气也容易导致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使小麦种植效益下降。总结淮安市小麦种植经验,以绿色、高效、增产为目标,以增强抗逆、防倒伏等为核心,形成了小麦抗逆稳产高品质栽培技术,显著提升了淮安市小麦种植效益。
小麦逆境包括两类:一是生物逆境,即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植物本身的灾害,主要包括病害、虫害和杂草。二是非生物逆境,即不是植物本身造成的,而是外部环境所造成的,主要包括天气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理因素。化学因素主要包括使用除草剂、化肥过量带来的副作用和对大气、水体、土壤等造成的污染危害。生理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其中温度分为低温(冷害和冻害)、高温热害,水分则分为渍涝和干旱(土壤、大气和生理干旱)[1]。
小麦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品种、土壤、密度、施肥、排水、病虫草害、天气等7个方面[2]。品质优良、生长环境适宜、种植技术正确以及气候风调雨顺,有利于小麦生产。
在小麦品种的选择上,要选择品质好、分节强、抗倒伏、抗寒、抗病的小麦品种,充分发挥小麦优良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的光合能力与抗衰老优势。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对病虫害和草害的预防,主要通过在正确的时期适用正确的药物进行防治。以纹枯病为例,其防治的主要时期是在播前种子处理、秋苗感病期、早春病性上升期、病情加重期以及病情稳定期。控制方法包括在平常合理施肥,施用氮、磷、钾配套的复合肥,并在小麦种植前用25%的三唑酮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03%(有效成份)或用2%立克锈(戊唑醇)按种子重量的0.1%的药量对种子进行拌种。除加强其抗病能力外,最主要的是因时种植。在发现纹枯病时,用三唑酮、井冈霉素、扑海因等在苗期和早春进行喷药救治,可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3]。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只有实际种植才能真正反映出种植技术的作用。首先,为了提高小麦抗逆稳产高品质栽培技术的知名度,和江苏省农委作栽站合作,在江苏省粮食高产创建工程中进行示范推广。其次,和江苏省农垦局达成合作,充分发挥农垦局下属农场稻麦生产现代化的优势条件,展示小麦增产抗倒伏新技术,起到了示范效应。再次,适应当下农村新型种粮主体调整的现状,探索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3者之间开展新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的新模式、新途径,进行了一些试验。
为了进一步扩大小麦抗逆稳产高品质栽培技术的普及范围,先后组织了4次技术培训和6次现场观摩会,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户337人次。正如我国“先富政策”一样,让一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形成示范带动其他人后富。这个推广过程就是通过“先行带后行”,让一部分人先了解,从而带动更多人来采用该种植技术。2年来,淮安市级媒体《淮安魅力乡村》报道3次,《新华日报》报道1次,《江苏农业科技报》报道1次、宣传15期,《安徽农业科技报》报道1次、宣传1期,《安徽农资市场》宣传4期。对小麦抗逆稳产高品质栽培技术起到了宣传效果,也提升了核心示范基地的知名度。
影响小麦品质的外部环境很难改变,但抗逆稳产和提高品质的种植栽培技术是可以通过研究来完善的。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小麦抗逆性质,实现稳产和高品质生产,对提高小麦种植效益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