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贫困地区“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2018-04-03 12:01郝晓玲郝彩林
山西农经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南充市现代农业

□郝晓玲 郝彩林

(1.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1;2.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 晋中 030800)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扶贫要精准扶贫”[1],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要加大精准扶贫的力度。2015年7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11个方面的具体行动之一提了出来。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农业,大力发展智能农业、生态农业,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运作模式和销售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激发内部活力,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是实现农业大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发展不仅需要精准扶贫,也是发展南充经济、打造美丽南充的需要。现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南充市“塌陷”地带的发展亟需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来实现精准脱贫,“互联网+”的提出为南充市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通过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导入,形成了“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使农业产、供、销产业链条体系和模式得到创新,休闲农业等农业新业态的产业链得到拓展。

1 南充市农业发展现状

1.1 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低

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不高、标准生产观念不强、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市场化经济时代,标准化代表的是产品品质,产品标准化是市场的要求。然而,南充市农产品生产标准化问题一直制约着南充市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的技术不配套、不完善。其次,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没有统一的规范,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管理,市场上的质量标准交叉、混乱。目前,市场上的食品标志有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等,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农特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这些标志却无相应的标准可以参考、依照。再次,标准化生产实施效果不佳,示范作用不明显,优势效益不明显,对企业生产标准化产品带动性不强。一些技术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实施过程比较繁琐,给企业增加额外负担;标准化产品带来的效益未能在各产业链主体之间得到很好的体现,标准化生产的驱动力不强。最后,在实施过程中,标准没有严格执行,成为应用的瓶颈。传统上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和经营不能保证标准化的生产要求;培训体系不健全、比较效益不明显也是制约标准化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认可并接受标准化理念、积极投资标准化生产的意愿不强,标准化生产所要求的“统一组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收获加工”难以实施[2]。

1.2 农村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不完善

当前,农村的信息闭塞,网络资源不健全,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市场化的发展需求。信息化是发展农业现代化必要途径,现代农业市场化的目标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达成。但是,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仍不完善,信息资源相对欠缺。如综合信息多,农业农产品专用信息少;重复赘余的信息多,能对当地情况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专有信息少,信息实用性不高;信息延时,没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无法指导农业生产,无法准确把握市场机会;受自身知识水平及经验等的影响,农民缺乏收集信息和识别信息的能力,对网络信息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网络信息资源服务方式不健全、信息不对称、信息收费高,导致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经营理念滞后。

1.3 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当前的物流配送制度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保证农产品的最大价值。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物流配送问题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南充乡村地域广阔,存在路难行、距离远和道路不畅等客观问题,物流企业参与农村物流的积极性不高,使农村物流发展缓慢;物流配送系统没有经过系统整合,物流公司各自为政、独立经营,导致物流系统成本过高,无法形成组织合力。政府对物流企业进入农村、落户农村缺乏激励措施;当前农村收入状况、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不足以支持现代物流所需的吞吐量,企业难以盈利;同时,物流业中还存在着用工难问题。

1.4 缺乏电商人才

在贫困地区,存在人才流失现象,留在农村的贫困人口文化程度低、思想较为保守落后、学习能力差、无法接受新事物,将电子商务等同于“高大上”。即使有年轻人懂电脑,但因缺乏专业知识,不懂产品的包装、策划、营运、结算,很难适应电商发展。

2 南充市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基础

2.1 地理区域优势

地理条件是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良好的地理条件为南充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必要保证。首先,南充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同一季节雨热、光照和水资源丰富,气温适宜,生长季节长。并且,南充市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浅丘平坝、中丘中谷、高丘低山类型大体各占1/3,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优势。其次,南充地处成都和重庆中间地带,交通优势突出。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南充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区域优势,借助交通网线延伸,南充市又可以更好地吸附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更好地驱动经济发展。

2.2 产业发展优势

一是形成了西充“有机充国香桃”、仪陇“五媚粮”等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其中,西充产的香桃通过电商网卖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售价从原来的6元/kg卖到16元/kg;张飞牛肉、保宁醋、保宁蒸馍、川北凉粉、方果挂面等部分农特产品远销海外。二是南充市良好的农业经济发展环境可以更好地发展新产业。近年来,根据各县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南充市逐步引入新农村工业项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避免同质化竞争,努力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带动作用。

2.3 政策环境优势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在这一政策的带动下,一批立足本土、面向全国经济的电商城建立起来,搭建了电子商务的贸易平台,实现了农产品和市场的无缝对接。现在,全市的电子商务呈现出一种井喷发展的态势:西充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已完成验收;仪陇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已初见成效;嘉陵区、蓬安县、阆中市、南部县新入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电子商务进农村提供网上代购服务,帮助农民购买各类物资等,还提供网上代销服务,帮助农民销售各类农副产品,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业市场化,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2.4 网络环境优势

首先,互联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2016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名单出炉,南充等39个城市榜上有名。这标志着南充具有较强的宽带接入能力,家庭宽带接入率在全国也处于前列。南充市还将继续大力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在未来3年内,将投入16亿元,加快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4G覆盖率100%等目标。其次,出现了一批引领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很好地规范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在2017年11月之前,南充市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已突破600家,其中国、省重点龙头企业45家、市级230家,名列四川省前茅[3]。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市场,实施技术创新,成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支柱。第三,南充市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内在压力和内生动力是充分的。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和与省内其他地区横向比较所产生的压力,工业发展优势带来的力量和摆脱贫困的艰巨任务,使得南充市有巨大的压力和动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发展。

3 南充市“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设计

3.1 智慧农业模式

依托互联网技术,深入挖掘“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潜能,引导南充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高效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南充市2018年将新增15个农业新业态示范样板,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开展农场品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智慧农业可广泛用于大中型农业种植基地和畜禽养殖业。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信息,对农作物生长过程进行实时跟踪,根据实时数据诊断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状况,将诊断信息发送到手机端或者电脑端,可以为用户生产决策提供帮助。当检测到环境参数超标时,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端或者电脑端对农业装备进行控制,监控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这种智能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特别是对于自然资源贫乏的南充市贫困地区意义重大。

3.2 农业电商模式

依托互联网技术,可以加快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积极整合信息经济,共享经济发展,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与互动。截至2016年末,全市共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294个,村级电商服务点563个,培育开设网店1 964个,培育涉农电商企业230户。在投入方面,各类资本投入达1.25亿元,财政资金投入8 76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2 680个,帮助贫困人口就业5 257人,实现网络销售15.4亿元。加大投入农村电商产业,促进农业电商发展,加快建设淘宝“特色馆”、阿里“产业带”,逐步推出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3.3“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升乡村形象,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互联网+休闲农业”模式全面整合移动智能终端、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使休闲农产品、服务项目和品牌等信息通过微博等多种互联网营销方式进入公众视野。提供以农民和从业者为主导的APP营销和休闲农业网站平台等,为消费者提供全面、准确、便捷、时尚的休闲农业信息和服务。

4“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

随着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过去的金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的发展需求。农业、农业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越高,对现代金融的依赖程度越高,对现代金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越迫切。积极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一批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银行;将增加贷款投入、提高“三农”贷款总量为关键,着力提供普惠金融,不遗余力地确保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通畅“主动脉”;积极推进农业企业上市,扩大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发展农业保险政策,完善农村保险保障体系;有目的地进行综合管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健全投融资环境。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南充市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南充市顺庆区:从严推进就业培训领域系统治理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南充市:党建引领 促进社保高质量发展
有惊无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