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学文
(武汉纺织大学 教务处,湖北 武汉 430200)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首要基础性教学文件。目前人们对教学质量标准的理论性研究较多,在宏观层面也有不少研究成果[1-2],但是在微观层面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3-4]还有待延伸至制定阶段的教育实践。研究并制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且切实把握标准对人才培养出口质量的导向作用,是目前高校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各界也深度关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正在寻求满意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作为考生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依据和企业选择岗位适配毕业生的参考。随着高校内涵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很有必要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内容和范式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上下贯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5]。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3年7月启动了本科专业国家标准的编写工作。随即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始研制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基本条件要求[6-8],并陆续经教育部审批以后成为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9]。国家标准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建设和自评的基本要求和依据[10],也是政府和第三方对学校教学质量开展评估的参考基准。由教育部统一格式的国家标准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准则和规范,对于我国各类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普适性。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国家标准的特征、内涵、功能,在国家标准的规范和导向功能指引下,建立本校的质量保障体系。
在总体架构上,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了便于国家标准的教育实践实施,可以把相应条款归类为三个部分:一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包括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学习成果等内容,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建设规划的基本标准;二是教育教学保障标准,包括专业教师的数量和学术水平要求、教学支持和保障的基础条件等内容,是评估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是否达到办学要求的最低标准;三是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包括规范化的教学过程监控要求、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措施等内容,是评价学校教学过程的管理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导高校内涵建设的方向标,是评价人才培养是否具有质量保障的基本要求[11],其中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重中之重。各类高校可以在遵循国家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详细制定本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定位,设立体现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的毕业要求,规定毕业生为适应市场需求所必须获得的学习成果。有了细化、量化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就可以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口控制,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作为毕业生质量的考核依据,应该是与社会需求和企业评价反馈对接的内涵清晰、层次分明的教育教学结果标准。因此,在制定学校标准时要践行基于产出的教育理念。虽然学生进校后培养过程是经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的形式完成的,但是基于产出的教育更为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教学在学生身上产生的效果。只有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毕业要求,设置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实施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时,不能只看学生学习课程门数的多少和课程分数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看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是否真正获得了学习成果。对于工科专业,毕业要求的“主要追求”是强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习成果的“重点关注”是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必须结合生源特点与发展潜质来制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符合国家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学校办学特色,防止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首先,各高校发展历史和学术积淀的背景不同,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体现本校相对其他高校所具备的被广泛认同的办学优势和学科水平。例如,“双一流”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应具有学术性特征,地方行业大学则应更多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其次,各专业的依托学科与服务面向不同,同一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体现本专业的行业特色和就业岗位特征。例如,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要对接行业企业的技术转型升级需求,财经类专业则要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岗位的知识更新需求。总之,应在符合高校办学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不同专业的毕业要求,规定走向不同岗位必需的学习成果,优化具有就业优势的课程体系,避免出现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
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本科教育具有明显的面向毕业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特征,例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12]。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3]。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行动,既考虑到了毕业生的个体性要求,也考虑到了社会进步的总体性要求。在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的视域下,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通识性功能越来越明显,只有在宽广、扎实的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迁移能力和发展潜力。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终身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心和伦理道德等,都是本科教育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对接的文化素质要求。
培养目标是一种预期设定。科学合理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高校教育特色的彰显极为关键。首先,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依据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在理论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工程研究型、工程应用型或职业技术型等类型中确定符合本校办学层次的人才培养类型。然后,各专业应在人才需求广泛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校基本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生毕业3~5年后在从事的工作领域实现发展预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4~5个维度的表达。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清晰、可达成。应针对本专业学生描述毕业后的从业领域和竞争优势,并具有与其他专业的区分度或可识别性。所给出的文字表达应能够清晰勾画出专业人才的基本特征,要有在毕业生身上可以度量的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描述,能够体现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确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能够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去实现的可行性,也就是说要能够由毕业要求、学习成果来支撑。从文字表达来看,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应该是一段含有4~5个定语从句并由逗号隔开的完整句子,每个定语从句表达培养目标的对应维度,或者按4~5个维度表达列出一组人才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是毕业生必须达到的培养标准。学生在毕业时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学习收获,可以用具体准确描述的10~12条毕业要求明确规定。每条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对应维度,体现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
(1) 知识结构要求,包括数理、人文、经济、工程、学科专业等领域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有限的本科教学时间里,努力达到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辩证统一。基于毕业生职业生涯需求和自身学习状况,搭建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多学科知识综合交叉的合理知识架构。对于工科专业,更为注重知识的应用而不是基本知识越深越好。
(2) 基本能力要求,包括问题分析、设计/开发方案、调查与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制定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或科研问题的探索路径,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开展实验研究、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逻辑推理得到合理的结论。
(3) 基本技能要求,包括使用现代工具、与团队合作、语言沟通和文字表达等方面的技能。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工具使用方法,能够撰写技术报告和设计方案,掌握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及沟通交流技能,具备协调处理人际公共关系的技巧,能进行国际交流和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4) 素质结构要求,包括社会责任与职业规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对于工科专业,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质量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安全生产意识。
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教学统筹规划,必须有效支撑相应的毕业要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应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专业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并且规定各类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每条毕业要求都必须分解并落实到与之对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环节,使较抽象的能力培养变得具体实在,这样才能有效规范与监控全部教育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学生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活动收获学习成果,并进行教学产出与效果的评价和检查,进而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不仅是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的内容,还应该是课程学习的考核重点,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毕业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因此,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成果是专业准出必须规定的基本质量标准内容,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落实在对学生获得课程学习成果的认定上来。要求毕业生能够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学科知识交叉,具备以抽象逻辑思维为特征、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知识应用潜能。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获得各种能力的重要教育过程。只有通过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毕业生掌握实验操作、模拟仿真、分析归纳、报告撰写和交流表达等专业基本技能,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及手段,才能真正落实专业人才各种基本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实践单元、技能点的学习成果也是专业准出必须规定的基本质量标准内容,便于对学生在知识应用、表达沟通、社会适应、交流合作、组织管理、自我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进行出口认定。
在专业实践训练中,可以引入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职业岗位资格考试的内容或形式,对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进行认定,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中应有创新意识或科研能力的初步要求。对于工科专业,特别要细化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标准,要对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达到的知识应用、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严格把关,对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标准进行明确界定。
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高校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我校(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内唯一冠名“纺织”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大学,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制定校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旨在落实学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实际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塑造学校教育特色[14]。同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也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对学生及其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了解的重要文本。
制定地方行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艰巨工作。我们在学校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之前就探索性地制定了校级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行业转型的需求,校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也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最后形成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适应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模式要求的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体例上包括专业教育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专业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训练五个部分[15]。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类型,是一句含有4~5个描写培养目标某个维度的定语从句并由逗号隔开的完整文字。为了便于专业评估,专业培养目标也可以用4~5个描写培养目标某个维度的独立句子形式来表达。毕业要求用10~12条文字来细化规定在知识、能力、技能、品格方面的培养规格,并附上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专业课程学习首先列出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然后列出毕业生应该获得的关键专业基础课和关键专业课的学习成果。为了便于推行完全学分制,专业课程学习中还规定学分制条件下的准入课程和准出课程。专业实践训练中列出毕业生应该获得的实验类核心单元学习成果、实习类核心实践单元学习成果、设计类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实践单元学习成果以及创新训练与素质拓展单元学习成果。
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及质量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得学校教育特色进一步彰显。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肯定,专家组的《审核评估报告》认为我校较早地启动了专业质量标准建设工作,正在本科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切实保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校质量标准工作下一步将要认真研究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创新训练等实践环节的质量标准,制定并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措施。
制定校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高校要主动适应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把握好制定质量标准工作的正确方向,充分体现基于产出的教育理念。在制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时,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是难点,各专业教学团队必须深入研讨,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是核心内容,教学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和行业企业转型需求的提升,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高校只有建立了明确的校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才能有效把握住人才培养的出口质量关。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科院教育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J].教育研究,2013(6):4-16.
[2] 谢延龙.教育质量标准的三维分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9-23.
[3] 顾永安.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与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0(6):12-16.
[4] 黄彬,邹晓平.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48-57.
[5] 林健.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及其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4(6):8-11.
[6]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5(2):31-33.
[7] 贾洪彪,唐辉明,隋旺华,等.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与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5(3):40-43.
[8] 蒋洪新.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 :456-462.
[9] 赖绍聪.建立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56-61.
[10]蒋宗礼.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5):18-21.
[11]陈先哲.“国标”是本科人才培养风向标[N].中国教育报,2016-11-01.
[1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S].2015-03.
[1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14]张昌,黄运平,李德骏,等.地方行业高校教育特色塑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5):18-22.
[15]陶学文,刘香菊. 地方行业大学的特色化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升[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