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舆情管理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以齐鲁理工学院为例

2018-04-03 08:01李静媛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舆情校园思想

李静媛

(齐鲁理工学院,山东济南 250200)

2018年1月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从年龄结构上看,10-19岁的群体占19.6%;从网民的学历结构上看,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人群占20.4%。[1]据对齐鲁理工学院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有42.86%的学生每天上网3-5小时,10.71%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7小时,主要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获取资讯。这一群体在将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作为自己思想、舆论的发声平台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网络舆情带来的各种影响。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应当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以形成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直接影响

近年来,网络舆情在社会稳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与日剧增。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主要受众、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者,其思想变化也受到网络舆情的直接影响,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在校大学生群体最常借助的发表舆情的手段是论坛、贴吧、新闻评论、微信、聚众新闻(RSS)等。网络舆情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等特点,以大学生作为最主要参与者的高校网络舆情,在具备一般网络舆情的共性的同时,还有其独有的特点。

1.言论传播情绪化

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平台的最大不同是发布的舆情信息时间不限、篇幅长短不限、隐匿性强。尤其是对于某些热点社会问题,或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大学生会在贴吧、论坛等自由发布言论、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固然体现了舆情观点的多样性,但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部分观点缺乏理性,情绪化的现象严重。问卷调查显示,有超过30%的大学生曾经在网络上发泄过不满情绪,并且这种不满情绪在大学生中传递的速度比较快,有一定的煽情性。

2.传播内容多样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需要有一个能够倾吐心声、情感交流的场所,而校园贴吧、论坛等网络空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公共领域”。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校园网络舆情的内容十分分散,涵盖热点问题、情感交流、情绪发泄、问题求助等多个方面。如《是土木工程好学还是工程造价好学》属于问题求助类,《讨贼 xiwen——水房偷水,偷壶的请自重》属于情绪发泄类。

3.传播客体发酵期短

由于校园网络舆情受到大众媒体的影响和冲击较小,舆情内容往往以与学生切实相关的话题为主,舆情信息发布的节点性明显,如在考试季,学生会发布大量与考试有关的帖子:《学校期末考英语的答题卡是横着还是竖着的》《考试作弊被抓会怎么样?》等。但这些帖子的发酵期很短,随着新节点的到来,又会有大量的新帖发布到网络上,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新的客体。

(二)在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

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不同的年级其思想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面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时候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了解、把握这些思想变化特点,对更好地利用网络舆情来引导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第一阶段:自我适应阶段

这主要是指大一阶段,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独立意识较差,依附性较强。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份由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学习方式由高中为应对高考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转变为高校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方式[2]。

诸多方面的改变造成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表现出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强,希望尽快熟悉大学生活、度过这一过渡期,但是在人际交流沟通中往往过于强调自我,不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这一时期,大学生参与的网络舆情的内容多是问题求助、情感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2.第二阶段:自我完善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大二、大三阶段,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个性要求逐渐提高。这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完善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开始将主要精力用于个人的完善、发展方面,求知欲、自我表现欲日趋增强。同时,大学生在社会敏感问题、学校热点问题等方面形成了个人的观点、看法,并愿意通过网络参与舆情讨论。调查显示,大二、大三的学生也是高校网络舆情最主要的参与者。

3.第三阶段:自我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大四到毕业,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学生的就业或深造欲望进一步增强,自我意识的发展更加趋于稳定。这一时期学生的主要精力用于选择就业岗位、考研、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方面,通过一次次的考试,学生的求职、求知欲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一旦形成,不会轻易因为别人的影响而改变。在这一阶段,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也开始重视对个人外表形象的塑造。这部分群体参与的网络舆情也多与毕业、就业、考研等方面的内容有关。

(三)网络舆情的影响

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有利有弊。一方面,积极的、正面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正能量,起着促进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消极的、负面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会产生负能量,起着干扰或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1.网络舆情的积极影响

(1)新教育平台的出现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思想教育是一种可持续教育,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管理人员投入大量的物力和精力。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量的网络舆情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声的虚拟平台[3],将自己的想法比较直观地展示在网络平台中。

据问卷调查数据,77.86%的学生对校园网络舆情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同学对“舆情”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64%的学生曾经针对校园的网络舆情发表过言论。鉴于此,通过了解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的关注、参与度,教学及管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利的网络舆情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换言之,网络舆情的出现为高校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丰富了思想教育的资源和内容。

(2)有利于思想教育的落实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沿袭了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且仅谈理论的痕迹过重,在教育的过程中吸引力、可信度不够,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校园网络平台的出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环境,大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舆情信息的鉴别能力,同时通过教学及管理人员有意识的引导,最终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正确认识;并通过正确的网络舆情教育和引导,使在校大学生能够主动地界定好思想的警戒线、行动的边界线,树立正确的“三观”。

2.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

(1)多元化信息或将造成一定冲击

网络舆情具有多样性,由于当前网络舆情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还不够高,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鱼龙混杂的信息,其中不乏负面甚至破坏性的信息,给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对其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最终影响学生“三观”的构建,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2)虚假错误信息易引发诚信危机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诚信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一种基本美德,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网络舆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以网络为背景和基础的,网络上的虚假甚至错误的信息不仅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扭曲和价值观的混乱,造成其责任感的降低、言行的出轨等现象,最终导致严重的诚信危机,甚至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网络舆情管理对大学生思想的重要作用

网络舆情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一)疏导作用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积极向上,有极强的求知欲、上进心。但是由于社会阅历浅、情绪不稳定,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在学习或校园生活中遇到挫折后容易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一些过激、不负责任的言论。[4]

具有虚拟性及隐匿性等特点的校园贴吧、微信等网络平台,一方面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宣泄不满情绪的虚拟场所,实现自我心理的调节、疏导;另一方面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管,高校教师及学生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通过对学生发布的网络舆情信息加以筛选,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

此外,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通过有针对性地发布和传播学校的相关政策、先进典型、热点评论等,与学校的传统思想教育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激励作用

在校大学生是学校贴吧、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最主要的受众,同时也是学校公共事务最主要的参与者。互联网时代,基于网络媒体的种种便捷条件,在校大学生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主要途径由以往的校长信箱、校长热线等传统方式为主,转变为依靠网络为主,其中网络舆情是其参与社会政治事务、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

高校教师及学生管理人员,应鼓励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发表意见与观点,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建设。[5]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将涉及大多数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反映给学校相关部门,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最终实现多数人利益的满足;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可以及时获取有利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建设。

事实证明,管理好校园网络舆情,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建设发展可以起到推进作用。

三、齐鲁理工学院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的启示

齐鲁理工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其在办学定位、师资构成、学生状况等方面都与公办院校有着明显不同,在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利用网络舆情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引导方面显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网络舆情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渠道多等特点,在网络舆情管理的过程中,仅依靠学校宣传处、网络信息中心很难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全覆盖。鉴于此,齐鲁理工学院在舆情管理的过程中,依托网络信息中心,形成二级学院、宣传处、学校分管领导三级联动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

在网络舆情管理的过程中重点调动熟悉学生工作、精通网络技术、政治觉悟高的教师力量,密切关注重点网站、学校贴吧、论坛以及部分微信、QQ等言论,及时了解学校的网络舆情信息,重点监控与学校、在校生有关的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舆情,及时分析并作出正面的引导。

(二)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网络监管作用

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是推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利用网络舆情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施者。与公办院校相比,齐鲁理工学院年轻教师较多而有学生管理经验的老师较少,专职教师职称普遍偏低而兼职教师职称普遍偏高。针对这种情况,在网络舆情管理的过程中,学校通过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配合的方式,弥补师资的不足,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

此外,针对高校教师综合能力素养普遍不高的问题,齐鲁理工学院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能力素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师培养的重点目标在于通过组织教师对不同的信息进行探讨,强化教师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加强其对网络舆情的组成、应用模式的了解,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三)大力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

校园媒体主要指校园报纸、广播、网站等,是学校形象展示、信息发布最主要的平台,也是在校大学生获取学校信息、参与学校建设的重要方式。

齐鲁理工学院利用学校广播、网站等校园媒体,通过专题报道、舆论引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教育。如在学校的官网首页设置了《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共产党员电视栏目》等专题栏目,通过专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利用校园广播、学校论坛等进行舆论引导,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引导。

(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最主要的参与者,也是网络舆情管理最直接的收益者,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管理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状态。要管好网络舆情,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学校就一定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齐鲁理工学院除重视发挥校级公众号、学校贴吧等媒体的作用外,还在部分学院设立了学院内部的公众号。学院公众号的管理以院学生会宣传部的成员为主,同时调动其他有兴趣的学生共同参与。这部分学生有两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及时更新学院的新闻、最新动态,转载部分热点新闻或与学生有关的政策内容;二是对学院内部的网络舆情进行筛选、管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帮助教师做好学院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资源成为当前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形式,网络舆情在高校思想教育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在大学生思想引导方面的作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建立完善、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以便积极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舆情校园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