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卓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 04400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据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数量快速提高,互联网+、大数据、云、微信、微博等网络热词和软件app我们都不再陌生,甚至成为了我们生存和言论的平台,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和信息接收的平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信息,这是一个网络和新媒体带来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对于新消息、新头条、新热门都有较高的关注度。教师应该抓住这一个特点,针对高校学生的信息接收程度,开展课堂教学。[1]应用新鲜的话题导入教学,应用相关信息技术,将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流量话题引入教学中,使思想政治教学不脱离现实生活,而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升华。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关注程度都得到提高,使学生主动接收相关信息而不是只听不思考,或者只思考不接收的单向输入和输出,而且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场景和环境中受到引导。我们知道,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能企及的,庞杂的信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当中既有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有益的信息,又有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无益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进行思维道路的指导,促进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人生轨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成为符合时代特色的、有远大人生目标的、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同社会目标相结合的新时代新青年。
新媒体网络时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根据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我们得到以下数据:
有的同学表示,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起床看朋友圈有没有什么新消息,看微博热搜有没有什么新闻和新鲜事,晚上睡觉之前最后一件事也是在手机上通过软件跟大家互道晚安,或者玩完最后一局游戏才入睡。[2]可以说新媒体的应用影响着大学生们的生活起居。接受新鲜消息的途径因为流量时代的到来而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书面或者报刊杂志,随便刷一刷微信公众号,大量的消息和文本就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也就导致学生接收的信息过于繁杂,学生对纸质书目的阅读量也在不断减少,学生依赖网络阅读,依赖电子书目和阅读器,数据库能够使学生拥有海量资源,也使得每个学生仿佛有了一个蕴量丰富的移动图书馆。
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借助互联网模式进行有成效的思政教育。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网络环境日益和谐美好,不良信息也在严格的管理下大幅度减少,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是有积极影响意义的。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是能够承担起我国社会发展和决胜小康社会进入第二个一百年伟大历史任务的新生代力量。大学阶段是新时代青年走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这一站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将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将个人发展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无论是在信息闭塞的时代,还是当前这个数据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都要有社会承担意识,要有社会责任感;只有将个人同整个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才能够真正成为有所担当,有所作为的新时代青年。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就在于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将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个人的发展目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将大数据化为教学使用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资源的广阔性和前沿性,通过新媒体资源的使用,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喜欢的话题,通过新媒体的使用,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出来。[3]
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在新时代下可以获得更多更新鲜的网络资源,能够获得更大的数据信息量,获取资源的方式也十分便捷,但不可忽视的是,新媒体时代的数据和信息流通速度越快,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也就越多。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人们的言论自由可以说是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人们很难发现说话的人是谁,有的人申请小号在网络上造谣生事,让不明事理的人十分容易信以为真。大学生在网络上搜取信息时就很容易被“带节奏”。比如,当微博头条上出现某某话题时,热度炒的十分高,就很容易使人根本不去了解背后情况就一味发言,一味地表达态度,这样的道听途说式的评价方式很容易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不利影响,对具体事件的解决带来麻烦。大学生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做网络喷子,在网络上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让自己成为不良话题发酵的推动者。不可否认,网络舆论力量有时能够带来好的效果,实现舆论压制,让一些棘手的事情得到解决,但是,往往因为网民们事不关己,胡言乱语的态度,使得本来可以很快解决的事情变得棘手起来。因此,大学生所处的网络言论环境是自由的,是混乱的,大学生需要具备明辨是非的眼睛,面对网络,认清自己的态度,认清自己的位置。
大学生在接受新鲜消息的时候,由于手机的随身携带性,可以随时接受消息,去网上交谈,这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我们关注到这样的现象,手机族,低头族这些新鲜的“部族”在这几年开始出现,由于青年人走在时代的前端,所以这些“部族”中很大一部分是青年人,这对于青年人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是有害而无益的。[4]新媒体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大学生们每年的网购数量惊人,外卖数量惊人,这都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这是物联网的好处,也是物联网的坏处,本来是为了方便生活,但是却影响了生活。凭借一部手机看世界的态度是极端的也是消极的。面对面的交流才是我们交流和交往的最佳方式,通过声波和视频传达的感情永远带着些许冰凉的意味。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首先要学会放下手机,即所谓的拿得起放得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引导意义,首先要发现学生思想上的病症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了解学生所关注的话题,知道学生每天在想和在做的都是什么,然后再思考自己所要进行的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什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早就应该被教师所摒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举的教学案例还局限于课本上的例子,局限于若干年前发生的事件,学生们就会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讨厌思想政治课的原因。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老生常谈,按照不经常更新的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教学,说得就是些学生不感兴趣的话题,试图将道理传达给学生,注定是徒劳无功的。[5]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截取新鲜的有热度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自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成为和学生们合作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道士。在高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加大数据的输入量,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信息接收能力。引导学生分辨信息的好坏,形成正确的观念。
既然学生们每天接受信息的方式是新媒体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比如运行相关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相关文章和信息资源,通过微博平台转发信息,学生可以留言或者评论,参与到话题讨论当中,让学生对相关网络事件、新闻话题有更积极的认识方式,扩大学生的关注程度。教育工作者可以创建话题小组,创造讨论组,针对热点问题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具体事件加以引导,在不断地讨论和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好的思维方式,摒弃不良观念。[6]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线下教学和线上讨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思政教育渗透进学生的生活。课堂环境毕竟是小范围的教学,利用网络平台能够扩大教学资源的范围,扩大教学内容的广度,使思想政治教学从横向知识广度上得到拓展,同时教师要积极提高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度,使思政教育从表面深入到更广阔的领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拓展,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同社会的关系更近也更远,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量与日俱增,如何分辨信息的优劣,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是思想政治课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新媒体时代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教师可以应用新的平台将课堂从小教室搬到大的网络中,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当中得到积极引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发展意识,提高创新意识,真正运用创新型模式,实现创造性教学。